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1995,(15)
库存、拖欠确实偏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卢春恒谈相互拖欠卢春恒曾长期从事工交统计工作,他说:看了你们第11期的报道,“黄世仁”讨债难,“杨白劳”欠债不还的情况在现阶段确实具有普遍性。你们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怎么彻底解决,还有待研究,我赞成...  相似文献   

2.
罗平汉 《理论视野》2009,(10):46-50
“周扒皮”与“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都曾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地主形象。前不久,有研究者对小说《高玉宝》中的地主“周扒皮”(本名周春富)的原型作了考证,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周春富与作家笔下的“周扒皮”大相径庭,此人不但没有半夜装过鸡叫,而且还是一个“厚道人”,  相似文献   

3.
黄薇 《各界》2012,(10)
歌剧第三幕,喜儿被黄世仁奸污后怀孕,一度误认为黄世仁会娶她,于是高兴的披着红棉袄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周扬主张:“喜儿对黄世仁应当有幻想嘛!”  相似文献   

4.
岂能让“好人”不得“好报”──上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追踪调查本刊记者吴复民近年来,上海为国有企业扭亏解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支点”──改革、改组、改造“三位一体”推进,收到了成效。其中用优势企业兼并亏损企业则是一条现实途径,但兼并之后的种种境遇,却使做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打击走私犯罪越来越严厉,走私活动却屡禁不止,局部地区仍然严重。“走私有益无害”,“走私可以致富”、“走私有利于发展经济”、“打私不能打死”,如此奇谈怪论在一些地方还颇有市场。走私到底能不能致富?走私致富到底富了哪些人?记者最近沿广东、广西、海南三...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们宣传“按劳付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时,是把“按酬付劳”的观念当作对立面批判的。这里刊登的田善耘同志的文章,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按酬付劳”和“按劳付酬”同义。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相似文献   

7.
田善耘同志提出的“按酬付劳”和“按劳付酬”同义的观点(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今年第6期),颇有新意。正如田善耘同志所指出的,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是把“按酬付劳”作为“按劳付酬”的对立面加以批判和排斥的。现在,突然用等号将两者连接起来,又有点令人惊诧不已。“按酬付劳”和“按劳付酬”是否是“异语同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房县近年来不断传出好消息:全县通过实施万户山羊基地工程,山羊饲养量连续3年翻番;代料食用菌扶贫工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近,记者慕名到这里走村串户采访后却发现,这些好消息大有水分。为“检阅”借羊“赶集”我们首先来到了房县的养羊示范...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一些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按酬付劳”的思想。有的同志视“按酬付劳”为雇佣观点,对其采取一批了之的态度。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理想,人们或不服气,或无动于衷。“按酬付劳”不同于雇佣观点。雇佣观  相似文献   

10.
表扬的“错位”,是一位老工程师向我提出的。他说,技术人员做工艺,有的做得好,下面执行很顺利;有的做得不好,下面老找他,他也不得不一再“下基层解决问题”。然而,受表扬的往往是后者。该表扬的不表扬,不该表扬的却表扬了,这种表扬“错位”的现象在实践中并非个别。譬如,搞环境卫生,搬走垃圾山越多的越受表扬;检查设备,查出事故及事故隐患越多的越受表扬;扫黄,单位中查出淫秽物品越多的越受表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企业家盼望记者宣传自己的政绩、经验,有的甚至不惜重金雇人“推广”自己的“典型经验”。而山西省忻州地区冒尖户——外贸肉联厂却对自己的“管理绝招”守口如瓶,连续24次拒绝记者的采访。为啥?厂长武吉生自有高论:  相似文献   

12.
一些热情的管理者,不分巨细,揽事在身,辛劳忙碌,终无成果。不能说这些管理者缺乏真诚和敬业精神。问题可能在于,他们工作聚焦点发生了错位,在于他们自己角色定位有偏差。他们往往“短枪”、“长枪”一起拿,甚至可能抓了“长枪”,丢了“短枪”。管理者的职责应是,按既定目标,组织、协调各方力量,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创造性,去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他的高明处,也是艰难处就在于要通过他人的大脑与手脚。通过一个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群体去做成事情。这种基本职能,天然地要求管理者明确责任,立好岗位,选准角度,拿好‘’短枪”。…  相似文献   

13.
民办非企业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却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却不能像企业一样融资分红……日前,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政府官员和专家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14.
错位的“裁判”湖北成尚城据报载,湖北汉川县委、县政府在组织检查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时,要求各个检查组直接深入到农民家中去,听一听农民的意见,问一问农民的要求,看一看农民的负担卡。一句话,减轻农民负担是否有成效,要让群众当“裁判”。让群众当“裁判”,这种...  相似文献   

15.
汉南农民的“腿”变长了周东爱,徐士杰前不久,记者来到武汉市汉南区农村采访,所见所闻让人耳目一新:在城里常看到民工潮涌进涌出,在这里田头却不时碰到一些效益不佳的企业的工人为种田大户收谷摘花;在报上总断不了有撂荒地的消息,在汉南,却找不到一块荒田、荒水,...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石家庄市纪委书记姜瑞峰因铁面无私,被群众尊为“黑脸”。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纪委书记的形象应该是:腐败分子感到可畏,老百姓感到可亲,党员干部感到可敬。可畏、可亲、可敬,多么令人感动的“三可”!与这位“三可”书记截然不同的是,少数干部论政绩无所作...  相似文献   

17.
曾是中国革命根据地的陕西榆林地区,近年来农村庙宇“香火”愈旺,庙会规模越办越大。有人说:这是当地多年来的民俗习惯;还有人说,这是贫困地区封建迷信活动的再度兴起。然而,记者深入调查后的发现,却很难简单地做出这样的结论。让我们透过这个表层现象,看看这“香火”烧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它给我们提出的警示在哪里 ? 说不清榆林有多少座庙,座座香火都不断。这里群众生活并不宽裕,但修庙敬神却慷慨解囊 陕北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这里的人素有敬神的习俗,因此“陕北庙多”早已人所共知。六七十年代,这些庙宇被作为“四旧”…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福州市采访,常有人这样劝说:“去写写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吧,他们是代表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公仆!”而当记者去采访福州市的几位主要领导时,他们又动员记者:“多写写市民群众吧!”采访中,记者不仅为福州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廉政勤政的扎实作风所感动,更为福州市领导与市民这种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而感到欣喜。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说“拖欠”本刊记者李大宏,王晓光本刊第11期和第13期的专题报道,连续报道了企业间相互拖欠的严重态势以及煤炭行业实行“不付款,不发货”等“三不”政策之后的部分情况,读者和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本刊这一期再推出部分人大代表、政府官员的看法及记者述评...  相似文献   

20.
“富门”亦当“寒教”江苏严保林望哨·40·《望》新闻周刊1997年第31期“粮食银行”解民忧山东徐健错位的“裁判”湖北成尚城“富门”亦当“寒教”@严保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