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与做官     
凡是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在学校读书、教书的人,大概都参加过对"读书做官论"的批判。当时的批判者都认为:"读书做官论"的老祖宗就是孔子,而《论语》中"学而优则仕"是"读书做官论"的理论基础。因此对其开展了批倒批臭的口诛笔伐。按照当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工农兵学员著述的《〈论语〉批注》中的解释,"学而优则仕"译成白话就是:"学习好的人就可以做官。"依据这种解释的大批判,使举国上下都认为读书做官是极为丑恶的事情,从而导致"读书无用"风潮出现,学校教育遭到极大破坏。以至当时还出了一位由于考试交白卷  相似文献   

2.
做官的好处     
如果一个社会中有很多人把做官作为首选职业,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官本位社会,不论时代的指针是指在11世纪还是21世纪。做官虽也是一种职业,与别的职业却有一种大不同,那就是握有权力。官员拥有权力本不成问题,问题是手中的权杖若不受制约,再加上头顶无星空,心中无律令,则会在管辖的一亩三分地里为所欲为,权力派生的好处由此层出不穷,用阿Q的话说:"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古人教育子弟读书求上进,管用的办法是强调读书可以做官,而做官的好处则足以使人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看小人书,有一本讲红小兵斗地主的,名字早记不得了,故事也都是阶级敌人在祖坟里藏了变天账阴谋搞破坏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老一套,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地主教育"地主崽子"的那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当然是反动言论,在特殊年代里当归入<武训传>和"马尾巴的功能"一类批倒批臭.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句话却再真实不过地反映了人们对于读书做官出人头地的执着向往.唯一令人不舒服的,便是它的表达方式太过直接,远不及宋人黄庭坚所说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那样不伤及任何人的自尊.  相似文献   

4.
正外埠考生即便混到北京来"异地高考"也就是录取的机会可能要多一些,至于能不能"金榜题名",还得看自己的功底。科举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办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起于隋代,是通过科举而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起来了。当时科举过程也是比较严谨的,以清朝为例,清随明,考试过程分为五级:一是县试、府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通过县试、府试后可  相似文献   

5.
抗日英雄吉鸿昌的父亲临终时嘱咐他:"作官即不许发财"。对此,吉鸿昌牢记在心,并亲书这七个字烧制在细瓷碗上,分送给下属的所有军官,以勉励他们廉洁律己。当前,我们重温"作官即不许发财"这句话,可以获得深刻的教益。自古以来,做官与发财似乎是密不可分的,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便是封建社会做官而发财的生动写照。但是,即使是在封建的旧中国,也不乏"做官即不许发财"的人士。为复兴汉室鞠躬尽瘁的蜀国丞相诸葛亮死后,内无全  相似文献   

6.
<正>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必须处理好"无我"与"有我"的关系,时刻持有"无我"的清醒清白,坚守"有我"的责任与担当。当官发财"无我",但为民造福必须"有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出来做官,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逍遥做官,一种是踏实做事。党员干部绝对不可以为了个人功名利禄、荣华宝贵而做官,而是为着更好地做事,为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  相似文献   

7.
刘金英 《乡音》2023,(11):40-41
<正>在封建社会,许多家庭坚守“读书”“科举”“做官”,光宗耀祖,富甲一方。然而,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河北武强县刘南召什村却出了一个“父子双进士,叔侄三举人”的名门望族。笔者从有关文史资料查阅中看到,这个名门望族的崛起,经历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蝶变——即从诗书传家、做官,以坚守“贫无妨”而传为佳话。执着于诗书传家  相似文献   

8.
读书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读书是高尚的人生体验,已成为世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对书籍重要性的论述,号召国人积极行动起来,读书学习、思考践行,用智慧和汗水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清净的哲学     
《创造》2016,(10)
正古人提倡"耕读传家"。耕田可以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德行。简单讲,就是谋生、立人。这样一看,以耕谋生,自然不等于飞黄腾达。倒是论农耕、商耕、笔耕时,如何立人,成了关键。古人所谓的"读",不是为了做官发财挣大钱,不是为了今后前呼后拥车香满路,而是学会些礼义廉耻。因而,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与做官     
古人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何以为高?因为自隋唐以来,以科举取士,读书与写文章是踏入仕途的敲门砖。而一旦入仕,则身价陡增,荣华富贵随之而来,因而又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然而,读书与做官毕竟是两码事,书斋与官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书斋好比情场,书生就像热恋中的少女,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眼前浮现的总是鲜花、美酒,耳边回响的总是音乐、掌声和甜蜜的话语,脚下踩着的似乎就是通向结婚殿堂的红地毯,因而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的微笑。书…  相似文献   

11.
"自律"一词,辞海中解释为自我约束力。也就是说,自律是一种自觉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把自律看作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一个人能否自律,被看成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15,(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修身立德,要求党员干部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德,要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作为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石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作为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做官先做人,从政须立德。做人、做事、做官三者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很好地诠释了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内涵。习近平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以试验田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做官与不做官的纠结。而在司马昭看来,他们做不做官,做官清不清廉,勤不勤政,都无关紧要。最要紧的,是听不听话,嘴巴老不老实如今,大家都想做官,都觉得做官其乐无穷。而在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中国人习惯把读书与做官联系在一起,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等等,都是为人熟知的例证。说到底,似乎读好书,就能做到官,而做了官,就可功成名就,拥所欲求。然而,十年寒窗实属不易,仕途艰险也在所难免。有道是,读书难,做官更难,而做一个好官则难上加难。尽管如此,苦读诗书以考取功名始终还是一代代文人学子的唯一追求。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也逃脱不了世俗的框框,自小便知用功读书,长大考上大学,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后开始在仕途上一步一步向上攀行。时间…  相似文献   

15.
另类阅读     
<正>前辈读书人施蛰存先生说:"我很怀念我十四五岁至二十多岁这一段读书经验。书读了不少,都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功利观念,所获得的,可以说是纯粹的读书之乐。"这的确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最近有一篇回忆历史学家郑天挺的文章说,郑先生研究明史"不分场合,不管地点,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读史料、做卡片、做研究……他研究明史,并非以发表文章为目的,而是为学术而研究"。评论者感慨地说:"这与时下不写文章不读书,读书是为了发表论文而  相似文献   

16.
夏亚灵 《政策》2012,(8):69-70
"书比益友,开卷有益。"今年3月29日,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致信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亲自向全省干部群众推荐4本好书,为深化全民读书活动擂鼓助威。在"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中,咸宁市"快乐阅读.书香咸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推进,鄂南大地掀起读书热潮,为鄂南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阅读带给人以智慧,是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7.
高继宗 《中国减灾》2013,(6X):50-51
<正>郑板桥,乾隆七年春铨选为曹州府范县知县兼署朝城县,十一年调任山东莱州府潍县知县,十七年底辞官。郑板桥辞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重农轻士、乐为农夫;二是不肯与虎狼官吏共事;三是为民造福的夙愿无法实现。重农轻士乐为农夫郑板桥在做官之前,曾写《道情十首》,其中就有不屑为官的豪言壮语:"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首道情儿归山去了。"做官之后,郑板桥更认为做官不如为农。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里说:"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  相似文献   

18.
王文滋在《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做人要有理智,做官更要有理智。"因为,从道理上讲,做官的理智要比做人的理智标准更高。做一个有理智的好官的标准或许有很多条,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至少要做好"有所作为"、"有所敬畏"、"有一颗平常心"三条:  相似文献   

19.
读书思廉     
高尔基在其自传体小说《在人间》中写道:"书籍使我变成不易为种种病毒所传染的人。"可见,不重视读书学习,又不注意修身自律,难免不被财色权术所迷。读书思廉,重在读,贵在思。领导者读书养廉,是以读书积淀为底  相似文献   

20.
正读书之风,与父母的言行有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十二年内,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先后出生。那时候,物产不丰富,生活很困难,全家人吃穿用都是个大问题。即使这样,父母深知"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道理,他们朴素而固执地认定,我们上学读书,是家庭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