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进》2015,(9)
<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目前全国各地全面启动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助推农村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深远。第一书记到村后干什么,如何才能待得住、受欢迎,笔者认为,当好第一书记,关键在把握好"四个导向"。  相似文献   

2.
选派优秀干部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是一项重要的举措。第一书记应该不辱使命,抓好农村基层党建这个第一职责,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农村的学习贯彻作为第一要务,加强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建设,当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复杂而充满矛盾。驻村"第一书记",要充分依靠派出单位、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等坚强后盾,尽快转变角色,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更好地完成"双争四帮"各项工作任务。选派机关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要充分依靠派出单位、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等坚强后盾,尽快转变角色,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更  相似文献   

4.
《前进》2015,(6)
<正>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对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截至2014年4月底,全国共排查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7688个,占村党组织总数的9.6%,2014年全国认定的贫困村共有12.8万个。这些村的党组织存在战斗力不强、组织涣散,制度不完善、管理混  相似文献   

5.
张俊林  郭冬生 《今日海南》2018,(5):I0002-I0003
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是中央立足抓基层、打基础,推动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决策。我省通过严格选派标准、强化教育培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加强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排头兵”。一是严格选派标准。选拔工作经验丰富、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6.
正从2015年起,海南先后从机关选派12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省委组织部还专门出台管理办法,将派驻工作制度化。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说,驻村第一书记,就是"把最能干的人派去打最硬的仗"。两年多来,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富产业、强思想、聚人心……各显神通拔穷根促发展,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正一是持续优化脱贫工作力量。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使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将12名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调整到重要岗位任职。按照"党群部门到软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贫困村、涉农部门到专业村"的思路,选派87名优秀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二是狠抓脱贫能力素质提升。利用东西部对口帮扶资源,选派干部到天津接受脱贫攻坚专题培训。选派镇村干部、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在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连百乡包千村"行动,全省各级选派26000多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选派了于茂允、韩印亮、于军波、郭金涛、张博韬5名同志到泰安市东平县戴庙镇的5个帮扶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  相似文献   

9.
小李下乡记     
李良 《北京观察》2016,(7):44-45
“李书记……李书记……今天下午两点,去镇里支山办,讨论咱们村支山工作汇报材料……” 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在叫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农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是北京市的一项统一行动.2015年11月,受党组织委派,我作为市政协研究室宣传处的一名普通机关干部,被任命为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这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转变和挑战.尽管我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但既然接受了这样一个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要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0.
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抓党建促脱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决策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和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一种制度创新。驻村"第一书记"为农村发展建设注入了活力,在解决一些村"软、散、乱、穷"等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突出问题,强化党对农村社会的领导、推动富民强村、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谐稳定以及培养锻炼干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全市第一批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总结表彰大会,24名优秀“第一书记”受到表彰,扬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张龙顺同志荣获表彰并作大会典型交流发言。 张龙顺,16岁参军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20多年一直扎根奉献于祖国的航天事业,2010年他副团职转业到扬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基建房产处任主任科员。2012年9月,市委选派208名机关干部赴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张龙顺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江都区丁伙镇新杭村“第一书记”。从军营到机关再到农村,变化的是环境,但对于张龙顺来说,始终不变的是那份军人对事业的执著和对人民群众深厚的赤子情怀。  相似文献   

12.
党建动态     
正钦州兑现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晋升定级政策钦州市2012年3月选派119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最近,钦州市对驻村工作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予于晋升定级。对符合条件的第一书记进行严格推荐、筛选、  相似文献   

13.
动态信息     
《党建研究》2021,(8):63-64
正1吉林省农安县着力优化年轻干部成长链压担式"蹲苗",在实践中长本领。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火热熔炉"与"练兵场",共有计划选派89名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一线挂职锻炼;先后从机关中选派82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4名到乡镇党委挂职副书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统一战线》2012,(10):50-50
近日,当阳市召开选派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大会,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麟等22名企业家被当阳市委选派到农村基层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会上,当阳市委书记郑廷贵等领导同志向他们颁发了任职书。向农村基层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其主要目的是强根基、增活力、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育干部,切实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次选派的对象主要是在当阳市内外有一定实力的当阳籍党员企业家。他们原则上应任满三年,三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和组织推荐可以续任。  相似文献   

15.
后进村为何难选党支书唐仁晖近年来,各地陆续从机关选派部分优秀干部到后进村任党支部书记,加强了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后进村为什么选不出合适的党支书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最近走访了一些乡、镇和后进村干部、群众,听了他们的反映。归...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们讲加大对干部的培养力度,往往是把有计划地选派一些优秀干部到中央、省级机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基层去挂职锻炼作为重点。毋庸置疑,这种形式对提高干部的领导才能是有益的。然而从根本上说,挂职锻炼还是从"官"到"官",只不过是位置变动了一下。笔者以为,就我国的国情和有利于干部成长而言,让部分相关干部到农村去挂职当"农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王立球 《当代广西》2012,(10):10-10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藤县选派39名机关党员干部任39个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从机关单位选派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样的做法既能够有效地改变广大干部的工作作风,锻炼一批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的机关干部,又能有效地带领广大贫困村群众更新观念。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笔者依据本人曾挂职村委会主任一年的实践。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柴昆鹏 《前进》2014,(9):55-55
<正>为破解软弱涣散支部升级转化难题,陵川县通过"十步工作法",为软弱涣散村选派了28名"第一书记",住村开展整顿工作,促进了软弱涣散支部的成功转化。"十步工作法"即宣传发动、自愿报名、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现场调研、竞岗演讲、考察确定、双向选择、岗前培训、到岗任职等十个步骤环节。一是宣传发动。召开全县选派"第一书记"动员会议,明确选派的重要意义、实施办法和具体要求,并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贵州省坚持把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到村帮扶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做到"九个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选派8000余名第一书记、3.5万余名驻村干部,累计选派20余万人次干部到一线驻村帮扶.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扎根基层、走进群众,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为全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全区选派3000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快集聚正能量。从2012年起,广西从自治区、市、县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3000个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全区3000个国家级贫困村全覆盖,为扶贫攻坚主战场集聚正能量。“第一书记”驻村两年,围绕谋发展、促和谐,吃住在农村,工作在基层,充分发挥机关干部优势,对贫困村进行全面帮扶,为群众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组部领导批示这一做法是对基层组织的有力加强,可介绍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