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社会道德观念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 ,社会道德观念异彩纷呈 ,既有历史的、传统的、民族的 ,又有时代的、新异的、外来的 ;既有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 ,又有消极的、腐朽的、没落的。各种道德观念对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对社会道德观念作出能动的正确选择。一、道德观念选择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道德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 ,作为特定的社会意识形式 ,从根本上说 ,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 :“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 ,归根到底…  相似文献   

2.
道德观念的继承与发展,既是个老问题,又是个具有时代性的新话题。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近几年的文化热,其间有关的探讨和争鸣,始终没有中断过。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反思,人们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逐渐由“左”右极端走向理性和客观。历史向人们揭示,道德的变革和进步,离不开道德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历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和主张,业已成为人们在这一问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不仅是近现代西方文明发展最高成就的吸取和应用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优秀遗产的继承和改造的结晶。对毛泽东一生的事业有深刻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主观的内在的因素,又有其客观的外在的因素。这里仅就中华民族人生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对毛泽东事业的影响。作一粗浅的分析,以求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商品经济很不发达,长期以来人们在自然经济和小生产的思想束缚下,形成了一些陈腐、落后的道德观念。恩格斯曾说过,一切道德观念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此,人们必须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而不断更新自己的道德观念。当前,就是要让传统道德观念接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践的检验而决定弃取。现阶段亟待更新的道德观念主要是: 一、用“义利统一”来取代“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重义轻利”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很深,长期来人们轻买卖、贬商贾,“文革”中更大肆宣传“革命不讲个人物质利益”,把“义”与“  相似文献   

5.
人们日益深刻地感受到,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经济活动中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道德上的矛盾,从而引起了人们观念上的分歧。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是国家利益一元化的经济体制。在过去,国家作为唯一的经济主体,以行政力量组织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构划全社会的生活方式,禁锢人们的思想。由于它过分地强调以至夸大社会整体利益的作用,结果经济单位统统成了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劳动者个人又成了经济单位的附属物。这样,作为经营主体和劳动主体的作用难以发挥,抹煞了他们生产、经营的创造力和能动作用,导致了社会经济长期低效益、低效率。现…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分化     
一、农民分化的实质及其提出的依据 所谓农民分化,就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一大批农民在职业、身份、居住地点、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甚至与生产资料结合形式等一系列方面出现不同,许多人从原有队伍中分离出来。当然这种分化也反映在收入差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如何评价和用什么观点去评价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的现状,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就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拟选取义利观、群己观和理想观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根据我们从1992年至1996年连续五年的系统调查和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实践经验,侧重于从道德认知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行实证的、理论的和社会历史背景等三个方面的分析,以期得到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毛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我国今后15年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是个长期过程,涉及许多方面和环节,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归根结底,实现这一转变主要在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是推进经济增...  相似文献   

9.
孟庆仁 《理论学刊》2003,2(6):32-35
历史进步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主要表征着社会历史的前进、上升运动 ,但总是走着曲折的道路 ,有时伴以历史退步。历史进步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对抗和非对抗。历史进步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这一标准是被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所决定的 ,同样带有历史性和暂时性。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初,中央就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三大又把科技进步放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几年来,我国在技术进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看,技术进步的状况不够理想,在相当一部分企业,设计落后、装备陈旧、工艺粗糙、管理松懈的局面没有根本的改观,企业还没有从以粗放经营为主转变为以集约经营为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人们便会立即想到儒、道、释,而曾经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墨家却由于种种原因,在秦汉以后逐渐转入沉寂,以至几乎成为绝学,这不能不说是墨家思想发展中的一大遗憾。实际上,不论从历史上或是从现实上说,墨家思想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借鉴墨家学说的意义不仅不比借鉴儒家学说的意义逊色,而且要比借鉴儒家学说更能贴近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要求。(一)在我国伦理思想史上,儒家和墨家都讲“爱人”,孔子讲“仁者爱人”,墨子讲“兼爱”,二者之间似乎没有质的分别,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事实上,儒家和墨家关…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人类自身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社会进步的方式和人的发展的模式还很不完善,具有巨大缺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也相应地要求社会采取各种对策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分化已经成为了诸多农村社会的既成事实。村庄中的分化机制分为两部分,一是村庄整体层面的分化,主要体现在村庄经济分化上,由此造成农民之间的贫富悬殊;二是农民在群体特征上的分化,主要体现在老人、妇女、青少年和青壮年相互之间的隔离。如何把经济分化维系到一定的限度,并且重建经济资源分配的正当性是一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课题;而如何规范农民的分化,建立有利于农民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重建农民的价值体系,和建立对未来长远预期的家庭环境是另一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倡导怎样的道德观念□陈江旗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孙玉娟 《唯实》2007,4(1):14-18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生产力状况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尺度来衡量社会发展进步。这两把尺度是以人的尺度为基础、手段和目的的内在统一。生产力的状况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尺度,体现了对人的现实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理想尺度,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理性尺度,既保留和肯定了前两个尺度的必然性、客观性、合理性,也克服了各自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步伐,农民阶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分化,由此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如何在城镇化背景下科学、合理、有效地分析农民阶层不断分化的事实,并能有效整合农民的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这不仅关系到农民阶层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能否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设一个稳定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共管理责任是由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三者耦合的复杂的结构体系。从来源上看,这三种责任分别与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以及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在公共管理责任体系中,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强调对公共管理责任的道德整合,实质上就是发扬光大道德的张力,弥合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之间的缝隙,使得公共管理责任体系真正成为一个水乳交融的有机统一体。只有这样,公共管理人员才有可能经由道德责任的升华从而充分履行公共管理责任,真正做到以服务社会作为组织终极价值和职业终极目标,并真正成为社会的"公仆"。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与党的统一战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变化,使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面临严峻挑战。针对社会阶层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统一战线应加强全面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道德价值观上,中国以群体或人伦为本位,西方以个体或个人为本位,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同时,中西方各自的思想政治上层建筑对这种道德本位的形成也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个体本位意识将越来越强,这是我国道德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应对这种趋势是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美育对青少年教育的意义,以及加强青少年美学教育的途径,通过培养青少年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鉴赏力、对美的创造力,论述了美育在青少年的人格建构的作用,进而说明美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阐述了青少年美育的全面提高,对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与进步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