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商业经营和金融活动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晋商的贸易活动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促进了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山西票号开创了中国近代金融业,丰富了中国商人的经营理念;晋商对中国建筑和戏曲文化的贡献独特,影响深远;同时,晋商树立了优秀中国商人的形象,提高了商人在传统社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玉商"是指在玉林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和社会历史背景下蕴育形成的商人。玉林商人在工商贸易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重利尚义的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的文化思维、自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诚信开放的处世之道、精明性灵的商业意识、富而思齐的责任担当等为主要内涵的玉商文化。玉商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现实价值,它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现代社会经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晋商常家为个案探讨“儒商”商业伦理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商是"崇尚儒家学说并以儒家思想指导经商实践且有所建树的商人".与其他商人相比,儒商具有自身的商业伦理特质,明清时期的山西榆次车辋常氏家族就是儒商的典范.常家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将儒商大义与商家的逐利有机结合,实现了儒家思想与商业策略的融合,诚为一代儒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总体上讲固然是贱商抑商,但是商人的身份地位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进步,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唐宋时期商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商人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商业伦理是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人(主要是企业)从事商业活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以人性关怀为终极目标的商业规范,也是商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探讨了商业伦理教育的一般意义及商业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并认为基于故事讲述的教学方法是进行商业伦理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作为近代中国新式的商人组织——商会的兴起由以下因素促成:在西方经济势力侵入中国后,旧式的会馆逐渐瓦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型的阶级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形成了共同的商业意识;外国在华商会的示范和带动;清政府自上而下推行"新政"的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7.
近代商人以商会、同业公会等组织参与国民外交,成为国民外交的一股重要力量。中美商人社团对国民外交的参与,总体上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活动基本处于启动阶段,后期的活动则呈现频繁化趋向,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中美商人社团在这一时期开展的国民外交呈现出不均衡性和双重性的时代特点,它与本国的政府外交带有极强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外交的主旨,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对政府外交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晋中商人不仅善于经商,纵横商界,逐利四海,执全国金融之牛耳,而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开拓创新,在清末民初积极投身兴办近代新式教育事业,在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兴办女学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女子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山东文化品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一直受儒家文化的熏染,在商业活动上一直采取排斥的态度,而重视"为官",这是山东文化的主基调。这样的文化氛围,从观念上阻碍了文化经济的发展。而近年来,受南方商业  相似文献   

10.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商人阶层势力的壮大等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促使了唐宋时期市场管理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唐初,朝廷利用严密的行政机构通过市场控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来满足统治阶级的经济需求。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管理政策也随之转变。宋代商品交易突破了坊市制的限制,商业发展的范围大为拓展,商人作为直接追求利益目标的阶层大量参与到市场当中。政府市场管制的目的由单纯的限制工商业发展,逐渐过渡到了规范市场行为。对市场的干预由唐代的行政管制逐渐演进为宋代的行政管制与市场调节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