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8年元月,《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己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  相似文献   

4.
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为了维护职工的休息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国务院通过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对带薪年休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然而为了扩大资本积累,一些不法用人单位想方设法阻止、减少劳动者的带薪年休假,由于学习不够,一些劳动者对带薪年休假规定还很“朦胧”。希望以下案例能给您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14,(24):68-68
编辑同志: 徐某2012年5月入职我公司,月薪1万元(税前)。徐某在入职我公司前已经在其他单位累计工作近9年,在我公司工作至2013年8月时累计工作年限满10年,每年开始享受10天的带薪年休假。2014年2月,徐某为了春节在老家多呆几天,将2014年10天的年休假与春节假期一起休了。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落实现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公布实施已有一年多时间,然而,很多的用人单位并没有给职工安排年休假,也没有按条例规定给不安排年休假的职工以日工资300%的报酬。县级以上地方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1号令公布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办法》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该办法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执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行政处理决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办法》自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我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该办法。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照该办法执行。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07,(23):3-3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08,(5):20-21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0,(5):7-7
小保:去年下半年对外加工情况好转,定单紧急,我所在企业连续加班。为赶生产任务,职工们应带薪享受年休假的,去年都没有享受,当时老板表示,以后按年休假天数以工资的3n0%给报酬,新年过去了,旧历年也过去了,可带薪年休假的报酬一直没给。不知这以后要后到哪年哪月。请问:法律对带薪年休假的报酬发放时间有没有个说法?  相似文献   

11.
魏文彪 《人民政坛》2014,(10):39-39
<正>国务院不久前公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8,(2):15-15
王秀英(湖南郴州):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今年开始实施了。请问,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年休假工资标准如何确定?主持人高薇:根据今年2月15日发布并施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简称《条例》)给职工带薪休年假(简称《年休假》)带来了福音。2008年9月份公布施行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简称《办法》),又给企业职工一方尚方宝剑。根据《条例》和《办法》规定,要休好年休假,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要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08,(1):26-26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针对职工带薪年休假这一广大职工非常关心的问题,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日前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5.
《干部人事月报》2008,(24):73-74
案情简介 2008年5月,在某厂担任车间主任的小杨通过朋友介绍,来到某汽车配件公司工作,并签订了两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08年11月3日,小杨向汽配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交了5天年休假的申请,但直至11月底仍未获批准。根据汽配公司休假制度规定:“因公司业务、经营需要,员工年休假时间截至每年11月30日,年休假未休满天数的工资报酬与11月工资一并发放。”小杨以为公司是因业务需要才未安排其休假,也未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6.
【案例】: 今年40多岁的王某是某家电容器厂的职工,至今已有近20年的工龄。几年前,该电容器厂为加强内部职工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中一条规定,厂里的在职职工,平时在厂内不许打架斗殴。否则,将被永远开除出厂,终止一切待遇。2006年2月,一直表现不错的王某,在单位食堂用餐时,因为一件小事,与同事发生矛盾。争吵中,他先打了同事一拳。在周围其他同事的竭力劝阻下,事态很快平息。几天后,已将此事忘到脑后的王某,突然被厂人事部门找去谈话。该人事部一位负责人称,王某打人事件虽然很快得到平息,也没有产生多大负面影响,但为严肃厂纪,经厂领导研究决定,还要对其作开除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适逢暑期来临,上班族休年假的小高峰也随之而来。在员工休假过程中,HR则需做许多具体工作。特别是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行,2008年9月18日,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企业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后,企业在对带薪年休假的理解及适用上存在着诸多疑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2月15日起施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8,(1):120-121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针对这一广大职工非常关心的问题,本刊将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答记者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我国先后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这一系列旨在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为规范和平衡劳资关系划定了新的准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