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久前召开的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选商引资"。闻之,颇多感怀。 由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虽只一字之差,但足以彰显出发展理念的变化。由招到选,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应当承认,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要想构建潇洒人生,就必须通过"名利关""、情欲关"和"生死关"三关,从价值观上来一个根本转变,回归道家的"身重于物"的生命观"、少私寡欲"的情欲观和"以死为乐"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3.
王文军 《理论导刊》2003,(11):37-3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领导理论的开拓和创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任务、价值和基本素质,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 21世纪发展的最新成果;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三个代表"的领导观,必须不断强化"五个"意识,即思想灵魂意识、与时俱进意识、"第一要务"意识、"两个务必"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  相似文献   

4.
"人民主体论"作为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为坚持"人民中心论"提供了基础;"人民中心论"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在新时代中国的集中体现,为实现"人民主体论"提供了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认识两者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应然关系,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习近平的人民观,无论是从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还是从理论自觉与执政自觉层面或是从整体性与个体性层面,都体现了"人民主体论"与"人民中心论"的辩证统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我国天人观思想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不断发扬光大,生生不息的过程,对"天人观"的分析研究对当代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第一个深入地探索了宇宙的本根问题,建立了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与"自然"之道相应的"欲不欲"的理欲观,并把它贯彻到人生的各个方面.老子的理欲观既具有唯物的、辩证的特点,又具有唯心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它对后代理欲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的价值观是从科学实践观、唯物史观、世界史观和科学价值观相统一的理论高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对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活动具有政策导向功能、目标激励功能、标准评价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8.
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理解与诠释,虽然抓住了实践、社会、历史等马克思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但研究往往局限于对概念、文本的直观性理解,忽视了马克思变革人性观的生命根基.人的"本质交换"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存在方式,对它的生命自我意识是理解马克思人性观的视角之一.在人类生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的"本质交换"有其特定的方式.西方传统哲学家运用"实体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抽象化,人与抽象"本体"进行概念性的"本质交换",人性亦被"抽象化".马克思运用"生存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诠释为"现实的人"社会地、历史地实现生命本性"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从而确立了"具体人性观".马克思立足于对人的"本质交换"的觉解变革人性观的致思理路及其思想成果,是当代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个性化"人性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田萍 《侨园》2003,(1):8-9
2002年,我国资本市场上有两个热点很值得关注,那就是10月“江苏省农业招投资洽谈会”和“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这两个会上都彰显出一个共同的特点——资本市场青睐农业。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我国“三资”农业将成为投资的一个新的热点。农业引资势头正劲在招商引资的热潮中,吸引“三资”(即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新一轮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江苏省农林厅调查统计表明:全省“三资”投入农业的企业目前已达18160个,投资总额累计162亿元,其中民间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对外政策,各方褒贬不一.本文拟对其"和戎"外交的思想根源做深度挖掘,力图揭示"和戎"思想与中国廷绵数千年的传统华夷秩序观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满清王朝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为了维护统治阶层利益,清朝不得不同时刻意强调满族特权从而制造民族隔阂。鸦片战争之后,汉满间的民族矛盾在列强入侵的激化下日益凸显,边疆少数民族在领土被侵占之时也将重构关于"国族"的想象。传统的"天下观"已经无法应对这千古未有之大变局,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12.
"禅让"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等篇,叙述尧、舜、禹"禅让"帝位的故事.据说,尧在帝位,向四岳咨询继承人选,四岳推举舜.尧于是"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经过种种试验,让舜摄位行政.二十八年后尧死,"百姓如丧考妣",舜正式即位.舜后来也照样咨询众人,选出禹来摄行政事.禹在位时,众人推举皋陶.皋陶死,又选皋陶子伯益为继承人.这就是"禅让".但当禹去世的时候,禹子启夺伯益位自立,启开了"家天下"的局面,"禅让"制度也就从此被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宗法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意淫"、爱情观、女儿观、生死观等情感世界的几个层面进行剖析,提示了贾宝玉对人生精神价值的最高追求是"情","情"显示了贾宝玉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而他的广博而又彻骨的感情体验,实际上是一种真人生真感情真体验.曹雪芹苦心塑造的贾宝玉这个艺术典型,不仅深广地开拓了"儿女真情"的境界,还远远超越了男女爱情的狭小天地,显示了以情待人的人道主义的浓郁的理想色彩.  相似文献   

14.
胡健 《理论探讨》2003,(1):37-40
中国明末启蒙思潮的"自由"观与西方早期启蒙运动的"自由"观一样,都因农业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的时代性要求而将源头上的价值系于"个性自由".但由于文化类型与历史境遇的殊异,双方也表现出不同的心路逻辑.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个性自由为一种"权利",因而提出了以"理性"界定权利,以构建现代制度保证权利的实践途径.而中国明末的启蒙思想视个性自由为"新道德境界",据此要求人们首先转换传统伦理视角,肯认个性自由的合德性;进而提高思想境界,成为个性自由的实践者;最后寄希望在未来的"大同"社会解决全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目标含糊、内容乏味、方式单一、保障不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实际效果.摆脱这一困境可以尝试围绕目标人文化、内容特色化、方式创新化、保障责任化等"四化"展开.麦金太尔的德性实践观对于"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的诠释、内容选择和方式创新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菁 《理论探讨》2008,(2):48-51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自由与法律的责任与义务是相对立的,在专制主权下人们才能享有自由.这种"自由"理论是建立在霍布斯对"自由"含义的哲学分析基础上的.他将"自由"区分为三个层次:运动物体外在阻碍的缺乏;自由人不受阻碍地做想做的事;自由人经过"斟酌"的选择行为.霍布斯进一步对第二层定义进行分析,认为在强制状态下人是自由的;但在法律或义务束缚下人不是自由的.这就是霍布斯政治上消极自由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时代党在对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和运用上经历了丰富和扭曲的过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践中也走过了探索与挫折的路径,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得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逐步走向集权化,而这一切都与毛泽东的"手段"民主观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日前,读臧克家同志的《毛泽东同志的新诗观》一文,颇有点感触——当年毛泽东同志曾就新诗说过这样的话:"我不看新诗,除非给我一百块大洋".此言不乏幽默,却也足见毛泽东同志对新诗的不够喜欢.但是否可得出贬抑新诗的结论呢?臧老的回答是否定的.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给臧老和《诗刊》编委同志的信上曾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他还说过:"新诗的成绩不能低估".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世界秩序观是一种以"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型世界秩序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发展型世界秩序观的现实产物,从价值追求、互动模式、秩序目标三个维度充分展现出中国引导世界秩序变革的"中国方案"。同时,作为脱生于中国实践的产物,发展型世界秩序观要为世界所接受,需要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践基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探索其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世界秩序观是一种以"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型世界秩序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发展型世界秩序观的现实产物,从价值追求、互动模式、秩序目标三个维度充分展现出中国引导世界秩序变革的"中国方案"。同时,作为脱生于中国实践的产物,发展型世界秩序观要为世界所接受,需要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践基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探索其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