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兴国 《求索》2008,(8):83-8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三大建设相提并论,强调要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格局拓展深化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战略格局,“社会建设”的概念也随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社会建设的命题及其目标指向是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2.
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四川大学教授谢放“中体西用”作为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具有“艺(器物)”、“政(政制)”、“教(文化)”三个层面、以甲午战争为界,议论“中体西用”者所关怀的焦点有所不同。甲午战前,着重于“艺”和...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化理应是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草根”们的演出充满着浓郁的生活和乡土气息,因为他们有着深厚的生活根基。中国文化需要接地气,深入广大百姓,走进底层社会。或许“草根”文化的呼声和文化诉求在有的人看来只是社会大合唱中的低声部.是社会调色板中的浅色块,但它却是社会压力锅中的减压阀。  相似文献   

4.
学生文化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战后日本大学的学生文化经历了“学习型文化”和“娱乐型文化”你进我退、此消彼长的过程。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界,“娱乐型文化”在大学校园长驱直入,最终逼退“学习型文化”的主导地位。但是,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平成萧条”带来的“学习型文化”返潮,在本质上已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的“学习型文化”。如今,日本大学学生文化中,注重人格完善、教养培育的“学习型文化”依然在不断衰退。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活个体化程度增加和社会容纳力弱化是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容纳力”可理解为家庭、企业、社区、政府等社会单位在组织与道德双重层面对分散化的个体社会成员的吸纳能力和保障能力,主要包括“制度容纳力”和“文化容纳力”两个方面。“钓鱼执法事件”和“杨丽娟追量事件”体现了社会容纳力在制度与文化层面的缺失。我们需要在“组织一制度”、“文化一价值”双重层面重塑“社会容纳力”,以化解人们在个体化生活中所经历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困就..  相似文献   

6.
“泡沫文化”与“危险文化”伊洛有些经济学家,把经济活动中只顾眼前的和表面的繁荣,而不顾社会生产力的真正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形容为“泡沫经济”。我不知怎的,却把这种“泡沫经济”与当前社会文化生活联想起来了。在如今热火的“文化”声中,我觉得不但有一种“...  相似文献   

7.
赵梅 《人民论坛》2023,(3):93-96
“取消文化”已经成为今日美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并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运动,对美国政治和社会文化产生着深刻影响。公众人物或知名公司因不当言论而被抵制、被“取消”的事件时有发生。“取消文化”源于美国历史上的多元文化主义和反种族歧视运动,在表现上与“政治正确”“觉醒文化”和重塑历史运动密切联系。我们看到,“取消文化”在捍卫女性、少数族裔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平等权利,在追求多元、平等和正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另一方面,矫枉过正的“取消文化”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和极化,使美国社会深陷“文化战争”。  相似文献   

8.
“族群热”:青少年流行时尚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族群”文化凭借其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热浪。“族群”文化具有以青少年为参与的主体、表征的时尚性、反叛性与娱乐性并存、“小众化”流行的总体态势、与消费文化紧密结合的特征。“族群”文化的风行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动因,也有来自社会的客观因素,应关注青少年“族群”文化现象并对其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9.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话语权的获取与崛起。“屌丝文化”是自嘲中的解构与身份认同中的建构。它意味着青年草根阶层或弱势群体更多地获得了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屌丝文化”所反映的集体焦虑,折射了社会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其代表的自嘲韵味是解构文化中的快感和胜利,这和“阿Q精神”有着内在传承性,网上的“愤青”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屌丝”。“虐骂”和“求虐”心理是“屌丝文化”集体喷射的快感。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社区成员的互动模式逐步由“熟人社会”转型为“陌生人社会”。在自治、德治和法治有机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中的人情和面子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探究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路径,需按照“一核多元”的思路,重构新时代人情和面子的文化内涵和运行机理,着力营造和谐社区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06,(5):16-17
践行八荣八耻 重铸企业文化 首先,要在理念层面将“八荣八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作为一家以公益事业为主导产业的民营企业,从创办开始,我们就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建设,提炼出了“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文化理念,并在实际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感恩”就是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回报”就是要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爱心”就是要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责任”就是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相似文献   

12.
现在,对于我国有没有真正的志愿者文化很多人存在疑问,认为我们还不具有真正的志愿者文化。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结论是从志愿者文化外延的角度思考得出的。志愿者精神虽然是舶来品,但中国的志愿者文化同样具有“自愿”、“无偿”、“奉献”、“有利于社会发展”等核心内涵,只是从现代公民文化建设、现代社会文化构建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体现上来看,目前我国志愿者文化建设确实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须俭 《群众》2011,(7):63-6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一系列积极举措“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并将文化发展目标落脚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力量”。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定位和作用,体现了文化作为“精神家园”的意义,为我们多角度体会文化内涵,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解丽霞 《岭南学刊》2012,(2):120-124
广东家庭文化建设应围绕幸福广东和文化强省的建设宗旨,以建设健康、文明、和谐、幸福的家庭文化为基本目标,针对家庭文化建设面临的社会环境五大影响因素和家庭内部的三大问题,拟采取“五位一体”的宏观建设战略和“三大文化”的微观建设战略,以此提升全省人民的道德美化感、文化认同感、人文关怀感、家庭幸福感与社会和谐感。  相似文献   

15.
孙凌 《浙江人事》2006,(12):40-41
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越剧之乡、名士之乡,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美誉的绍兴县,在两千年的悠悠岁月中,积累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跻身全国十强县后,绍兴县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为突破口,整合文化资源,强化文化实力,营造文化氛围,打造“文化强县”,积极探寻一条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共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社会文明和谐并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曹可建 《湖湘论坛》2002,15(5):28-2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项极为重要又颇具新意的内容。在这个命题中,“先进文化”的称谓,不仅涵盖了对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关系的多重规定,也包括对科学、进步、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定。所谓文化价值取向,通常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存在的文化理念引导社会精神需求和价值目标的观念指向。文化价值取向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它是整个社会价值系统有机构成的一部分,既深刻反映着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一般社会价值取向,反映着该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又极大地影响着社会…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宣传》2009,(2):15-16
2009年,黄石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按照“大宣传、大文化、大产业”的工作思路,以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深化改革大局、社会稳定大局为根本,以“团结鼓劲、积极进取、昂扬向上”为主调,以建设“文化强市”为重点.不断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与发展,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黄石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8.
政府积极支持“文化点”的文化产业发展,鼓励他们将自己生产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逐渐实现自负盈亏,为“文化点”的长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带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校园“课桌文化”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课桌文化”点评■周宽山朱志军“文化”一词拉丁文为Cultas,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它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对立。当代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给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道德、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20.
南昌市“四个结合”拓展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内涵。一是把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程来抓,使企业社会责任升华为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部分,激发了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使命感。二是把履行社会责任与参政议政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