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是》2014,(9)
<正>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社会问题增多,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如何看待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就成为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辩证思维,需要科学把握矛盾分析方法。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所谓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说的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即统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同  相似文献   

2.
关于求同存异方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对求同存异的哲学根据及其方法论意义,做一番思考。 一切对立都是相对的 我们在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时可以看出,无论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矛盾的斗争性,其基本规定都来自对方属性的相对性。换言之,矛盾的斗争性即是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矛盾的同一性亦即矛盾对立性的相对性。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切矛盾双方之间的对立都具有相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是矛盾。但矛盾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和谐,因为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结合在一起而实现的。但不正视矛盾,不正确而有效地解决矛盾,必然要导致不和谐。  相似文献   

4.
《矛盾论》是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代表之作。在这部著作里,毛泽东用一定的篇幅对矛盾构成的内在机制即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的阐发。笔者认为,毛泽东在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时尤为重视矛盾的斗争性,这也是毛泽东解决矛盾的艺术所在。本文欲对毛泽东矛盾学说,尤其是其斗争性思想的形成及意义作理论上的探讨。 一、矛盾斗争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矛盾斗争性思想是很丰富的,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强调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性。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引用列宁的话…  相似文献   

5.
张林 《求实》2002,(6):19-21
“一国两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对立统一规律 ,它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 ,反映了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矛盾属性。  相似文献   

6.
第一种意见认为,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此是主要的;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是次要的。第二种意见,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是就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不同属性存在的看条件性  相似文献   

7.
刘超 《学习月刊》2013,(8):15-1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同一性理论,成功地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科学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学会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或事物)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面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指矛盾着的双方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趋势。列宁曾指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同一的、是相互转化的。”(《列  相似文献   

9.
王晓琳 《探索》2000,7(2):72-74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实践的历史特点不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也不同。如何把握由于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引起的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变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问题。纵观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马克思主义者探索这个问题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继武 《探索》2007,60(3):106-108
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其关系是辩证的。我党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的经验教训一再启示我们:搞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学会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在斗争中把握同一的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如此,就本质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求的是一种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并自觉地以矛盾同一性规范限制矛盾斗争形式和规模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艺术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以维护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所需的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是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共产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历史使命和发展规律来看,它的哲学只能是斗争哲学.否定斗争哲学的人们歪曲了矛盾斗争性的科学含义,没有正确理解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及其相互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没有变,仍然需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共产党的斗争哲学.  相似文献   

12.
领导思维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以领导者为核心,围绕制定和实施领导目标而进行的理性认识活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是现代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笔者认为,这种转变应是全方位的、系统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斗争思维向建设思维转变 所谓斗争思维,是指人们在处理问题和矛盾时,总是从事物的两极出发,通过双方的斗争来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思维方式。斗争思维是典型的两极思维。按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斗争中的同一性,而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中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有的同志认为,这种把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截然分家的理论是不对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共同作用决定事物统一体的稳定存在和变化发展。理由是:任何一个矛盾,对立面总是存在着相同部分与相反部分。相同部分是对立面互相依存的纽  相似文献   

14.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这两种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研究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的问题。因而弄懂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有的同志认为,不对。理由是:(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这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是彼此并列,相互平等的,没有谁大谁小,谁多谁少的差别,没有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区别。因此,根本不  相似文献   

16.
第一种意见认为,“同一”是指对立的“同一”。离开了差异和对立也就谈不上同一。如果同一只是“同”,自身不包含矛盾,那就不是具体的同一,是形而上学的抽象的同一。例如生与死、战争与和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等等,因为是对立的,所以具有同一性。但是。矛盾的同一性并不是指矛盾双方的“同”,如果是指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与竞争:中西文化精神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斌 《探索》2005,1(5):162-165
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历经传承积累而凝聚出的共有的、成体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过程中,中华民族侧重矛盾的同一性,化生了悠久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西方民族偏向于矛盾的斗争性,演绎成为颇具个性的竞争文化精神。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差异是追求“仁义”境界与实现“功利”目标的差异。当代社会,应把两种文化精神辩证地统一起来:在和谐中讲究竞争,在竞争中追求和谐。这也许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佳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认为,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相互依赖;②相互转化。还有的同志对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包含“相互依赖”的内容没有疑义,但对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包含“相互转化”的内容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30年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执政的新思维,其核心层面是和谐思维.所谓和谐思维是相对重视矛盾斗争性的斗争思维而言强调矛盾同一性在解决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和创造和平建设时期和和平发展时代解决矛盾的新办法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邵荃麟等同志在“写中间人物”的主张中,以提倡“人物多样化”为借口,来反对大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文学中爭地盘。邵荃麟同志说:“只有人物多样化,才能使创作的路子宽广起来”。他认为我们的作品,“人物写得单纯,只写人物的英雄主义、敢想敢干,对于斗爭的复杂性沒有充分反映”;“只写英雄模范,不写矛盾错综复杂的人物”。说作品中的人物“尽管写的职务不同,但性格相似。都是红脸,人家就不爱看了”。他在歪曲了恩格斯的话之后愤愤不平地说:“……结果演绎出不能写消极,连半自觉的小人物也不行,除了最完美的英雄人物,其余的都不算。……这是非常有害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