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廖中武 《台声》2011,(2):65-66
我现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是台湾政治问题,到台湾实地观察台湾的社会与生活一直是我的愿望。受台湾铭传大学大陆研究学会的邀请,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的台北行程,终于让我实现了到台湾实地体验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作为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台湾政治问题的博士研究生,到实地观察台湾的社会与生活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受台湾铭传大学中国大陆研究学会的邀请,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的台北六天行程终于让我实现这个愿望。  相似文献   

3.
王振林 《黄埔》2010,(4):55-55
2010年4月15日至24日,我随北京市人大农委考察团,应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之邀,专程考察了台湾农业合作社和有机农业。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使我对台湾的农会和有机农业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考察之余,走马观花地环游了台湾岛,从而对台湾有了浮光掠影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若兰 《两岸关系》2015,(3):59-61
<正>台湾诗人余光中著作的《乡愁》的最后一段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0年后海峡两岸通航,余光中先生又续文一段:"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也去那头。"而今,我应了余老先生《乡愁》的续文,我真的通过武汉开放赴台湾个人游这条长长的桥梁,去了海峡那头。2014年3月16日,我与先生舫兄登上飞往台湾班机,我庆幸,梦想多年、筹备多日的台湾之旅终于成行了。自1949年在昆明与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一别,他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5.
刘隽 《台声》2010,(9):59-60
7月3日至10日,我随河南省新闻交流团赴台开展新闻交流参访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宝岛台湾,多年来梦想的地方。通过8天的参访,台湾给我的印象:美、洁、礼、新。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航海节。1991年春节前夕,我被外派到一艘巴拿马籍的远洋船上工作,这艘船奉命驶进台湾的高雄港。在那里,我得知每年的7月11日为台湾的航海节。  相似文献   

7.
宝岛行杂感     
刘志祯 《黄埔》2010,(6):55-56
今年4月22日,我随旅行团踏上宝岛台湾,沿海岸线环岛转了一圈后,于4月29日跨过海峡飞回大陆。此行虽是走马观花,但我见到了相别60多年的台湾老同学,可以说今生有幸永志不忘。很多同行者亲眼目睹了我与老同学真诚深厚的情感而颇受感染。进而对我羡慕、钦佩,沿途对我呵护有加。  相似文献   

8.
微博声音     
《台声》2016,(8)
正黄玉珊台湾导演近几年,性别研究在台湾受到重视,台湾女性影展已然成为鼓励女性创作很重要的国际平台。由于家族经历,我拍摄了几部关于台湾日据时期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展现了台湾人民在高压统治下所发挥的生命潜能和鲜活的生命力,我觉得大陆对于台湾来说是文化上的"祖国"。  相似文献   

9.
祖国宝岛台湾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应台湾学界同仁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佘日新教授的邀请,我于今年4月7—14日访台,参加文化创意产业运营模式国际研讨会,终于有机会踏上这片充满热情和神奇的中华大地。在台7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海绵吸水般地丰富了我脑海里对台湾的印象。尤其是我在台湾认识的几位企业家朋友,  相似文献   

10.
公元二零一二年九月四日至九月十一日,我有幸随团到台湾学习考察。所处所见,多年期盼;所感所思,几番纠结。台湾之美,台湾之情,已镌刻心间,更深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