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1年底,在毛泽东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下,由傅连啤领导的“中央看护学校”在福建汀州成立。这是我党在中央苏区创建的第一所红色护士学校。在此基础上,1932年秋,傅连唪进而创建了“中央红色医务学校”,为红军和苏区输送了大批医务骨干。  相似文献   

2.
傅连暲是最早为红军服务的“红色医生”,是中央红色医院、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的创始人。他于1894年9月14日出生在福建汀州(今长汀县)。1927年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兼中央红色医务学校校长、苏维埃国家医院院长、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3.
傅连暲在中共党史中无疑是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他几乎为所有老一辈中共领导人提供过医疗服务,其精湛的医术和善良的品德在党内外有口皆碑,毛泽东曾称赞他是“红色华佗”。在延安时期,他是除毛泽东等领导人外最受外国记者关注的人物之一,主要原因是他的经历非常独特--由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建国后,傅连暲历任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勤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等职,1955年获授中将军衔。1968年3月29日,傅连暲遭林彪集团迫害惨死。1975年,毛泽东的批示使其获得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4.
汀州福音医院旧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东门街东后巷58号。 汀州福音医院原名汀州“亚盛顿医馆”。亚盛顿是英国伦敦基督教会的一位爵士,1903年以个人名义给汀州中华基督教伦敦会25万英镑作基金,开办了“亚盛顿医馆”和学校。1925年,在五卅运动的反帝怒潮冲击下,英国院长和医生、护士惊慌逃走,于是全院推举傅连障为院长。傅连唪遂将“亚盛顿医馆”改为“福音医院”。  相似文献   

5.
正导语:1952年底,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及青年文工团随团医生的顾承敏,刚回国不久,即被卫生部调到中央保健委员会,安排在傅连暲副部长的办公室工作。从此,开始了她长达35年对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她也成为了中南海中为数不多的女保健医。1926年6月,顾承敏出生于北京市,  相似文献   

6.
傅连暲(1894——1968),是最早为红军服务的"红色医生",他从一九二七年起就为人民革命工作,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央红色医院、中央红色护士学校、中央红色医务学校、陕甘宁边区医院的创建人和领导者.建国后他为新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尽心竭力,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从一个基督教徒,转变为我党一个坚贞不渝的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有着近50年的党龄。他从事老干部工作时,被同事们称为“勤快局长”、“贴心局长”;退休后,他奉献在社区,被居民们称为“热心人”、“好心人”;他发明的“红色名片”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金字招牌,白编自唱的“红色歌曲”在机关、学校和社区激荡。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建立后,傅连暲受命担任军委卫生部副部长一职,后又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同时还被选为中华医学会总会理事长。一身兼几任,有时上午在这里办公,下午又到另外的地方办公。但他主要是负责中华医学会和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 经党中央批准,建立了由傅连暲领导的中央保健办公室,负责中央领导同志保健和中央直属机关  相似文献   

9.
参加过当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长征的老一辈革命家、老红军谈起红军中医术高明的医生,便会提到红一方面军三大名医之一、被人称为“大金刚”的李治将军。▲弃暗投明当红军李治,原名李圣治。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一个小木商家庭。由于家境尚可,父亲又望子成龙,加上李治从小聪颖好学,父亲便决心培养他,先是送他到一家私塾读了几年书,后来又送他到县城中学就读。1924年李治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1929年毕业。这时,他决心终生救死扶伤,为人治病,遂改名为“治”。开始在南昌开诊所,前来看病的国民党军官…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红色间谍”,转移到中央苏区后担任红军保卫部部长;他又擅长绘画、书法、戏剧,他设计的中央政府大礼堂等“红都”6大建筑,如今成为“国宝级”文物。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区奇才——钱壮飞。 钱壮飞是浙江湖州人,1895年出生。他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1914年在湖州省立第三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医科专门学校(现中国医大前身)。  相似文献   

11.
纪念傅连暲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1994年10月5日至10月6日,由中共龙岩地委宣传部、中共长河县委员会、中共龙岩地委党史研究室、龙岩地区卫生局、龙岩地区民政局、龙岩医药采购供应站等六家联合举办的“纪念傅连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傅连的家乡...  相似文献   

12.
“文革”的烈火一开始就烧到了傅连暲中将的头上 1966年8月25日,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关“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林彪就指示邱会作先要烧透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中将。于是,邱会作在总后党委会议上,恶狠狠地说:傅连暲是个坏人,你们卫生部不烧透他就是没有党性。”邱会作诬蔑傅连暲反对毛泽东并指令一位常委:“卫生部一定要烧透傅连暲,对傅连暲烧不透,由你负责。”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在1927年4月临刑前写的《狱中自述》中,有两处提到夫人赵纫兰。一处是说他离家到永平府中学读书时,“祖父年逾八旬”,全赖妻子“在家服侍”;另一处是说他在天津法政专门学校读书的六年期间,“学费所需”皆赖妻子“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是妻子为他回报了祖父的养育之恩;是妻子支持了他的事业,令他终生感激。李大钊在成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始终得到夫人赵纫兰的支持和帮助。由于赵纫兰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她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14.
傅连暲(1894-1968),字日新,福建长汀人,是我党我军卫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他从1927年开始就为革命卫生工作,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重要领导人及普通士兵、人民群众看病,被誉为"红色医生""红色华佗"。从长汀、瑞金、延安到北京,他一直负责中央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为中央保健工作尽心竭力,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闽籍将军丛书之《从基督徒到红色“御医”——傅连暲传奇》一书,于今年4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王盛泽、钟兆云著,全书近20万字。书中记叙了傅连暲从一个基督教徒成长为我党我军医疗卫生事业创始人的传奇一生,从中可以看出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的第一位保健医生陈炳辉许多提及毛泽东早年保健医生的书籍或文章都称傅连暲是毛泽东第一位保健医生,但根据傅连暲回忆,毛泽东的第一位保健医生应是陈炳辉。1932年春,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征军在开赴福建汀州时,当地一家福音医院的医生傅连暲见到毛泽东由于战事而过于劳累,身心疲惫,于是产生了把自己的得意门生陈炳辉派到其身边做保健医生的想法。后来,陈炳辉与傅连暲的女儿傅维莲结了婚,成了傅连暲的女婿。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红色音乐是催人奋进的战鼓,指挥家则是领航的旗手。壬寅年开局之际,有一位红色指挥家、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网络春晚。在由他执棒的《梦圆东方·2022东方卫视跨年盛典》上,观众全神贯注,洗耳恭听天籁之音。他就是活跃在沪上的“最年长音乐家”、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97岁高龄的中国顶级指挥家曹鹏。他从硝烟战火中走来,以音乐与爱为谱,唱响大江南北,带领观众一起“走进交响乐”,分享精彩的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8.
试述傅连暲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李井辉傅连从一个基督教徒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旧中国的历史环境和贫苦家庭的熏陶是傅医生走上革命道路的根本前提。他诞生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童年时期就目睹种种不平等、人吃人的现象。旧中国的历史环境使他从小就痛恨黑暗...  相似文献   

19.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02,(11):53-55
“二十八个半”中的两名成员 1927年9月,陈昌浩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被党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当他进入“中大”时,张闻天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已经毕业留校任教。次年9月,张闻天又考入红色教授学院,并参加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张闻天比陈昌浩年长6岁,他的身世阅历、渊博学识和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都为陈昌浩所羡慕和敬佩。两人之间,与其说是同学关系,不如说是师生关系更为确切一些,而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各自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民族化、大众化文学圣手”的赵树理曾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原名赵树礼,字齐民,1906年出生于山西省中条山北麓的闭塞山乡沁水县尉迟村一户中农家庭。他的祖父是“三教圣道会”成员,父亲热衷于阴阳八卦,母亲及外祖父—家都信奉“清茶教”。童年的赵树理饱受宗教的熏陶,接受了封建宗法教育。他18岁时曾到邻县阳城开明寺读经,并向僧倡学习寺院音乐。1925年夏,赵树理考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