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今年41岁的杜巴叶是农二师二二三团农六连一名蒙古族女职工。多年来,她和丈夫依靠团场的富民政策及连队的大力扶持,刻苦学习各种致富技能,发展多项经营,走上了致富的"金光大道",现已形成了大田种植、农机经营、庭院养殖多轮驱动的综合发展模式,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连续多年,她被团授予"三八红旗手"、"春播能手"、"田管能手"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农二师"青年致富能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农二师二十五团以开展"科技之冬"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服务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团场女职工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周丽是该团六连一名参加工作仅10年的女职工。2002年团场推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政策,她承包了连队的110亩土地,当年由于管理不善,她亏了本。年底冬闲时,她积极参加团工会举办的"科技之冬"农业技术培训班,边学边总结经验,寻找种田窍门。2003年她加  相似文献   

3.
正刘朝芬是一师十一团六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勤劳的双手闯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成功之路,她热心帮助身边的同事,成为团场职工群众致富的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人,为团场职工勤劳致富作出了表率。1990年的春天,刘朝芬一家离开重庆老家来到新疆,那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睡的床是红柳编的帘子,做饭的锅灶是三、两块土块砖垒起的,吃饭的时候全家人围着用砖支起的一块木板"桌子",凳子是  相似文献   

4.
周桂英是农五师八十一团十连一名女职工。因为饲养波尔山羊使她家从一贫如洗到现在年收入53.745万元,她从无名小卒成为团场2002年度"十大标兵""、三八红旗手"、兵、师"庭院养殖致富能手"。1995年,周桂英和新婚丈夫从安徽阜阳农村来农五师八  相似文献   

5.
"俺去年养殖肉牛收入10多万元,今年的收入会更高!"近日,农十师一八二团八连肉牛养殖大户吴青云乐滋滋地对笔者说。如今,像吴青云一样该团涌现出一批致富女能手,女职工已经成为推动团场经济发展"响当当"的生力军,顶起了致富的"半边天"。近年来,该团积极发挥女职工"半边天"的作用,鼓励女职工投身团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引导她们鼓足干劲奔小康,该团以农业科、农技推广中心为依托,长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因  相似文献   

6.
农二师三十四团充分发挥女职工的"半边天"的作用,引导她们学科技。目前,该团已有640多名女职工运用所学到的科学技术,在种植、养殖等方面大显身手,依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近年,该团工会为全面提高团场女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利用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女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使大多数女职工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当她们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农二师二十九团妇联在全团女职工中开展了"巾帼建功"系列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为建设和谐团场、和谐连队再立新功。依靠科技致富,狠抓科技攻关。团妇联狠抓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在定期对女职工进行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外地专家为女职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42岁的阿米娜,是二师二二三团园一连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女职工,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借助养殖贴息贷款及房屋拆迁等优惠政策,勤劳肯干,勤勉持家,调动起家庭中每一名成员的积极性,用25年时间,从白手起家,到年创利10余万元,如愿住上了宽敞的楼房,有了车、有了一家小超市,小日子过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成为团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多元增收致富的典范,多次被团场评为"五好职工"、"致富女能手"。勤劳致富,改变现状1990年12月,阿米娜结婚嫁到夫家,当时没有钱盖房,就和婆婆一家  相似文献   

9.
丁淑荣是农二师二十四团六连一名普通的女职工,去年种植了67.5亩辣椒,单产454公斤,纯收入12万余元,成为六连的致富带头人。她依靠科技勤劳致富,从土里刨到了"金子"。  相似文献   

10.
今年,农七师一二七团为团场女职工、贫困女工、贫困母亲脱贫致富、拓宽增收渠道创造条件。一是制定出台备用金制度,筹集资金1000元,用于团场困难女工脱贫,用于典型女工致富;二是信用社协调,做好庭院特色种植、家庭特色养殖贷款工作,共为360名女工贷款1000万元;三是积极  相似文献   

11.
张兰花,是二师三十三团十九连的一名普通农业女职工,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0年来,她所承包的79亩棉田为团场上缴了40多万公斤籽棉;在生活中,她相夫教子,毫无怨言,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小家庭.她热爱团场,热爱这片土地,像兰花那样给团场增添一点绿色.她连续十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五好职工";2007年度被二师授予"植棉高产状元"荣誉称号;2008年被兵团评为"植棉高产个人"荣誉称号;2009年被二师评为"和谐家庭",连续三年被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连续两年被评为二师"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光荣的称号是和她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二师三O团十连女职工雷素芝,今年39岁的她勤劳肯干,依靠科学管理,种植棉花连续几年夺取高产,成了团场远近有名的致富能手,左邻右舍都夸她是大伙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农八师一二一团充分发挥女性职工在各项工作中的半边天作用,积极组织全团妇女开展"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的"三学"竞赛,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使广大女职工走上了致富之路。为了让广大女职工早日致富,该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500多名女职工参加了师市和团场举办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利用冬闲,向女职工传授小麦  相似文献   

14.
1月8日上午,二师三十六团林园连"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将一块制作精美的"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的奖牌送到女职工葛素梅的家里……葛素梅是连队出了名的女致富能手,去年她的枣园喜收红枣14吨,经济效益64万元,在她的帮带下,李雪珍、胡秀芝等6名女职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葛素梅于2002年承包团场枣园20亩,前几年由于红枣价格低加之自己又没有枣树管理经验,红枣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羊,一个个挥舞着羊鞭的"女羊倌",走进九师一六八团北区三连随处可见依靠科技养殖致富的"娘子军",她们忙碌的身影、欢快的笑声回荡在连队的每一个角落。近几年,北区三连引领妇女积极创业,拓宽致富门,利用冬闲组织妇女科技养殖培训,在妇女中开展"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活动,连队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养殖女致富带头人,发挥了"女职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陈善梅是2004年从河南支边来到北区三连的女职工,丰韵的圆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46岁的王霞玲是农二师二十一团八连一名普通的女职工,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从2006年起,她依靠兵、师、团党委的优惠政策,带头运用加压滴灌、育苗移栽新技术,在承包的35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勤劳致富,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浇灌出理想之花,近几年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率先走上了小康之路,成为团场农业一线女职工"巾帼科技致富"的领头雁。2010年荣获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正>"我去年种了30亩打瓜、40亩西红柿、120亩棉花,通过科学管理赢得丰产丰收,纯收入达20多万元。"3月12日,农六师一○一团六连女职工吴慧莉对笔者说。像吴慧莉一样,该团近两年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女职工,成为团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据了解,这个团现有女职工近千名,90%以上女职工依靠科技致富。  相似文献   

18.
<正>会骑摩托车、会开小四轮;走路风风火火,办事利利落落。这是一位让人感叹的残疾人,肢体二级残疾,但不自弃,接过父辈屯垦戍边接力棒,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近5年获纯利35万元,获得了"为团场争光、为连队添彩优秀主人翁"和"青年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家庭也是连队人人羡慕的"和谐小康家庭"。她叫冯春梅,是农九师一六六团三连的普通女职工,今年31岁。近几年,依靠上级党委的富民政策,响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七师一二七团通过开展“三学”“三比”竞赛、巾帼建功活动,积极引导团场女职工投身团场经济建设,充分展示了巾帼风采。广大女职工在团场各行各业争相致富,撑起了一二七团自营经济的半壁江山。范云是军垦第二代子女,1997年她利用团场的优惠政策,凭借靠近团部的地域优势,在家人的支持下,投资万余元,在自家庭院内盖起了面积达266平方米的两个温室大棚,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涯。面对一个全新的种植技术,她边学边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农四师七十八团,一提起金红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称她为女强人。走进金红的家庭农场,就可以看到屋前是生机盎然的果园,两旁是两排整齐的猪舍,屋后是一排排绿油油的蔬菜大棚,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小农场。如今她家固定资产50余万元,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成为团场女职工致富的"领头雁"。她致富不忘穷乡亲,带动周围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事迹在团场广为传颂。今年46岁的金红,是土生土长的兵团子女,八十年代嫁到了特克斯县,在特克斯县精纺厂工作,因工厂倒闭夫妇双双下岗。1997年冬,她从地方调回团场,走林果、种植、养殖多种经营之路。刚开始创业举步维艰,缺少资金和科学技术,状况并不好。金红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