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白光勋、崔庆昌、李达,是朝鲜朝宣祖时期的三个汉诗诗人,他们推崇、学习中国的唐诗,被称为"三唐诗人". "三唐诗人"力图扭转自高丽以来侧重说理的学宋诗风,诗歌创作转向了注重抒情、长于情韵的唐代诗风,感情真挚、意境优美,为当时的汉文诗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在韩国的汉文学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精神在唐代西域的传播不仅影响了西域各族民众的日常行为体系和价值体系、促进了西域宗教文化的发展,而且表现出官方信仰的政治导向性和民间信仰的功利性、世俗化特点。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儒学、道教还是经中原本土化的发展回授西域的汉传佛教,都要与当时所处社会相适应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以史为鉴,今天我国的宗教也应该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按照中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晚年曾出任彭州刺史。在彭州刺史任上一年多时间里,由于他由北而南转换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相对安定,再加上诗友杜甫也来到成都,相互砥砺,他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一个高潮。在这个阶段,他的诗风也在过去的苍凉悲愤的基调中增加了清旷平和的成分,写景秀丽清新,并且在诗歌形式上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唐代史学家刘知己所著《史通》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史学理论著作,《史通》成书之后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二十世纪是《史通》研究转型的重要时期,对之后《史通》研究奠定了基础,是《史通》学术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5.
百龄释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6,(7):47-47
唐朝开明君主李隆基不仅博学风雅,而且礼贤下士,善于纳谏,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各级官吏,促进了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开创了举世公认的“开元盛世”。  相似文献   

6.
自公元前十一世纪末燕都蓟城建立以来,北京就一直是我国北方军事重镇和南北交往中心。众多的人口,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了蔬菜业的兴旺。房山云居寺所藏石经中,不少经文后的题记,反映了唐代幽州城(北京)工商业的发达,其中就有菜行捐经的题记,说明当时的蔬菜生产和销售达到了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7.
纵观马克思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历程,在马克思的早期文学实践尤其是诗歌创作中,就明显表现出对浪漫主义的接近、吸收和偏好,直到他诗人之梦未能实现后,他献身浪漫主义的想法才趋于消逝。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对浪漫主义是充分肯定的,不仅没有提出尖锐批评,而且投注了巨大的热情,表现出超乎一切的推崇和尊重。  相似文献   

8.
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其背后的主客观因素多种多样.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得唐代农工商经济保持一种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为其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地理环境基础.唐代的文化也间接得益于气候的恩惠而显得丰富多彩、魅力四溢.人与自然的和谐铸就了唐代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人类将接踵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将把广袤的世纪变成一个地球村。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信息一词都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之一。 据查考,诗人李中是我国最早使用信息一词的学者。 李中是五代时期南唐的诗人。但在近年出版的有关书籍却误把李中汜为唐代诗人。比如:(文明的跃升——社会信息的形成和发展)书中说:“我国唐代李中的《暮春怀故人》诗云‘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据新版《辞源》考察,这是汉语文献中淡到信息的最早记录。”此外,《信息技术》、《信息学概论》、《知识经济与信息》等书  相似文献   

10.
绥阳县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文人诗歌创作传统,而且群众性诗歌创作蔚成风气。这既是“诗乡”得名的由来,同时也说明了绥阳诗歌创作的特点。首届“诗歌艺术节”的诞生,是天时地利使然,并结出了《诗乡诗选》这样丰硕的成果。该书是绥阳第三本全县性的诗歌集子,也是从众多诗人,作者发表的大量诗作中精选出来的。无疑地,她比前两本诗集具有更长足的进步,就思想内容的深  相似文献   

11.
眭楠 《湘潮》2007,(12)
徐志摩是新文化时期新月派的重要诗人,对我国的白话诗歌的创作和理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哲学思想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受到了英国文学的巨大影响。但同时,这种影响的表现并不是简单的抄袭,他的诗歌为中国的白话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佳 《理论建设》2010,(4):74-75
<正>唐朝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最高峰,集聚了诗歌史上的诸多显赫人物。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是生活在中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尤以长篇叙事诗为代表,如《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白居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桂林石刻发展的初兴期,其中山水纪游石刻占有相当比例。李渤是唐代桂林石刻作品最多的人,其题刻集中于隐山和南溪山,均为山水纪游石刻,生动描绘和讴歌了桂林的山水风光。桂林山水之殊胜,使歌咏之题刻文化兴盛;桂林山水题刻的兴起,使桂林山水更加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4.
唐初统治者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为了“得人”,唐代开辟多种途径选拔人才,充实各级政府机构,其主要途径之一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始创于隋炀帝统治时期,在唐代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后在中国沿用一千多年,其影响波及亚洲许多国家。唐代的科举分为常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14,(18):63-63
僧一行(673-727),俗姓张,名遂,唐代巨鹿(今属河北巨鹿县)人,我国杰出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线纬度一度之长,编制了《大衍历》。在我国佛教界,僧一行可能是唯一一位名垂青史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周文欣 《世纪桥》2014,(3):82-82,89
茨维塔耶娃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女诗人、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同时被誉为"20世纪的第一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圣处女——女皇。"茨维塔耶娃特立独行的创作特色使她的诗歌很难归于哪一派别,她的诗歌创作特色是值得人们推敲和考究的。本文通过对茨维塔耶娃诗歌创作特色出发并分析,让人们更加了解伟大诗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中部,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是我国南方的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赞美这块神奇的土地。近年来,柳州教育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边学边整边改,探索了不.少新经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新跨越。本刊特此推出柳州市教育局开展先进性教育的一组文章,以赐读者,供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蜡染曾经是我国汉唐时期重要的染色工艺之一,作品广泛地应用于宫廷、上流社会和军队。我们现在可以从唐代的绘画作品中,看到画面中人物服饰、环境器物上的蜡染工艺  相似文献   

20.
以“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全球化、行业国际化和科学技术世界化的本质是,任何“发展”都要充分协作、共荣共进。这,应当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我国西部发展为例,只有选择以“三化”促进发展的思路,才能尽早实现区域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