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如今市场竞争的时代,它的作用举足轻重,对国家来说它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是灵魂、是城市的内在吸附力,是城市魅力和品位的体现。南昌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基础,抓住当前江西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契机,做大做强南昌的文化产业。挖掘南昌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南昌文化生产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使南昌文化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当前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南昌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南昌存在着文化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增加值比重偏小、文化创意人才缺乏、文化品牌相对不足、文化投融资体系不完善等制约因素。新形势下,南昌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拓展投融资渠道、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实力,努力把南昌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相似文献   

3.
全力打造三张文化名片,全面提升南昌新形象,是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南昌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市委、市政府在带领全市人民加速推进我市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时,非常重视南昌的文化建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欣荣同志反复强调,要十分注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有机结合,做到山脉、水脉、人脉、文脉融为一体,把南昌真正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型、历史文化型、环境生态型的现代文明城市。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打造南昌文化名片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她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南昌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仍是整个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苑》2005,(8):F0004-F0004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成立于2001年10月,位于南昌昌北下罗,主要负责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的税收征管。设有5个机关科室和7个管理科,现有在职干部职3245人。其中,中共党员20名占44%,45岁以下人员占7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3%。  相似文献   

6.
水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作为打出"中国水都"口号的南昌,其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公众对此却缺少相应的认知,这必然要求南昌在水文化的传播上加大力度。人类世界本质上是符号世界,符号是传播的基础。南昌的水文化符号可以划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别,将这些符号统合起来,建立一个有效的水文化传播平台,构筑以水为核心的南昌城市形象,可增强南昌的文化吸引力及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从对南昌城市定位历程的梳理中发现,南昌城市形象定位存在不够清晰、形象传播薄弱的问题。"乐活新城"最能体现南昌城市的内涵和特色,是南昌城市形象的准确定位。南昌城市形象传播要在"乐活新城"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周密的形象建构和传播策略,树立南昌的强势地位,推动南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要谈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处的特殊地位,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大背景。  相似文献   

9.
南昌历经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被媒体冠之以“南昌现象”。认真总结30年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进行提炼升华,进一步探索南昌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性,这对于南昌今后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孟用潜,1905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27年1月参加国民革命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曾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共河北省委代理书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兼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11.
发展南昌旅游业的战略思考孙华逊南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旅游作为少数人的游学活动或寄情山水的逸兴由来已久,但发展成为一项经济事业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事,尤其作为南昌旅游业龙头的滕王阁重建竣工,进一步促进了南昌旅游他的发展。目前,南昌旅游业的...  相似文献   

12.
1927年1月,爹爹朱德被委任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7月中旬,中共巾央召开会议,作出在南昌举行暴动的决定。因爹爹在江西有便利条件,对情况也熟悉,就派他从赣东抚州剿匪一线赶回南昌。7月21日,爹爹到达南昌。起义的前一天,爹爹的任务是设法拖住留驻南昌的第三军两个团的团长,保证暴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发展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南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南昌作为欠发达城市,要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板,就必须实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要以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为背景,以南昌市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进而提出加快南昌市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南昌起义时的公安局长兼卫戍司令是谁?陈先义南昌起义时的公安局长兼卫戍司令是谁?国内外研究者有一种说法:朱德是南昌起义时南昌的公安局长、警备(卫戍)司令。历史并非如此。在南昌起义之前,朱德确曾担任过此职。1927年2月,身为共产党员的朱德,受党组织的委...  相似文献   

15.
陈赓大将一生戎马倥偬,战斗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四次光临有英雄城美誉的南昌。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和斗争形势的复杂,陈赓的四次南昌之行也各具曲折,充满传奇色彩。用他自己的话说:“(前三次南昌之行)或为亡命客,或者站不住,或为阶下囚……”。直至全国解放前夕他率大军兵临南昌,才使自己的南昌情缘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匆匆过客,陈赓一进南昌城1926年9月,风华正茂的陈赓挟“黄埔三杰”之盛名,受党的派遣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次年2月,学成回国,奉命到上海辅佐周恩来等人组织并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16.
省委苏荣书记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着力将进贤打造成为南昌新型工业聚集区、省会都市休闲旅游区、县域经济特色样本区和机制创新先行先试区,坚持"四区"共进,为进贤"对接鄱经区,融入大南昌",助推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提出一些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迁厂南昌1949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委民用航空局,随后,南京空军第22厂转由航空局管辖。当时,我是22厂的职工。1951年4月,航空局决定将22厂迁往江西南昌,组建南昌飞机修理厂。大家听说要迁往南昌,议论纷纷。南京本地人一般都不想离开南京,上海来的人则认为,从上海到南京才刚习惯,又要到南昌去,都不太愿意。  相似文献   

18.
全国城市运动会是每4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2007年3月,国务院和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复,同意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南昌举行。南昌市历经数年申办历程,在激烈的申办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举办权。它的举办将极大促进南昌乃至江西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南昌的体育形象和城市知名度,是南昌及全省体育运动水平和城市实力的综合展示。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07,(2):24-25
南昌起义不但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和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而名垂中国革命史册,它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培养了大批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建国后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中开国元帅中有6人参加了南昌起义。此外,大将粟裕、百陈赓、许光达,上将周士第、赵尔陆、萧克、杨志诚等,以及恽代英、彭湃、王尔琢、毛泽覃、朱云卿、朱完靖、刘畴西、李井泉、李一氓、李硕勋、吴玉章,范长江、林伯渠、罗石冰、周逸群、徐先兆、黄道、陶铸、彭干臣、廖乾吾、谭平山等许许多多人们熟知的人物,都曾在英雄城南昌留下闪光的人生足迹。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选录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向导》周报——这份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在大革命时期,犹如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它在向人民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进行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斗争及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方面曾起了重大的作用,对江西人民的革命斗争亦有着深刻的影响.一、《向导》在江西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向导》在江西的传播,是从“南昌文化书社”和“南昌明星书社”开始的.1922年9月,由赵醒侬、袁玉冰、方志敏等15个进步青年联名发起,在南昌百花洲畔沈文肃公祠,开办了“南昌文化书社”,年方23岁的方志敏任经理.书社公开销售一般文化读本,秘密销售《向导》、《先驱》等革命书籍和刊物,是当时传播革命思想和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阵地.1923年书社遭军阀查封.1924年6月,中共江西党团组织在南昌西湖横街设立“南昌明星书社”,由北京派回省进行革命活动的曾天宇任经理,继续秘密销售《向导》等刊物.1923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后改为南昌地方团)成立后,为扩大《向导》在江西的发行面,通过团南昌、九江、吉安地方组织,在南昌、九江、吉安建立了发行网点,设书报经销处或流通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