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博览》2011,(13):31-31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所做的注解中说:“后,君也。”而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都被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如《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制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过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到了汉代才开始实际执行。《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日皇太子。”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还有“四大丑女”呢。通常的说法是:黄帝之妻“嫫母”;齐宣王之妻“钟离春”;梁鸿之妻“孟光”;许允之妻“阮氏”。此外,还有西施的邻居“东施”、诸葛亮的妻子“黄阿丑”,以及登徒子的老婆等人,作为候补。其中,最著名的丑女人,就是“无盐”。  相似文献   

3.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3):38-39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从秦始皇“登基”称帝至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炮声中宣布退位,2133年间共涌现出494个皇帝。中国的皇帝很多身体欠佳、寿命不长,他们“驾崩”时不少太子尚在幼年,有的甚至还在襁褓之中。而“皇命难违”,太子年纪再小也要“接班”,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出现许多娃娃皇帝,即所谓“小皇帝”。  相似文献   

4.
常强 《法制博览》2009,(11):44-45
我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皇帝是国家之元首、黎民之至尊,与皇帝同处于至尊地位的,便是他们的嫡妻——皇后。中国古代的皇后与皇帝一样,不乏其人。然而,在一个家族当中,能有两个人甚至三个都曾经做过皇后,达到至尊位置,这种情况便是极其罕见的了。下面不妨将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姐妹皇后的出现情况介绍给大家,以飨对古史感兴趣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屈维英 《法制博览》2008,(11):49-51
大清王朝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至1911年溥仪逊位,共有12位皇帝,历时296年。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最后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子女,世称“宫荒”,或谓“国统三绝”。其实,这三位晚清皇帝中,同治又是中国皇宫中出生的最后一位皇帝,光绪和宣统虽为皇帝,但都是从宫外“抱”进来的,光绪甚至是非皇室血统的皇帝。这种罕见的“宫荒”现象,预示着大清王朝气数已尽。  相似文献   

6.
皇帝之殇     
饮者 《法制博览》2008,(17):52-5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天下是皇帝个人的私有财产,人类都是皇帝的奴仆。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也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所以,“四万万人都想当皇帝”,“中国向来没有为平等自由起过战争,几千年来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大家要争皇位。”(孙中山语)  相似文献   

7.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李伟 《法制博览》2009,(23):24-24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宫廷戏里大家耳熟能详,那么,是否真的在皇帝的圣旨上皆由这八个字开头呢?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3):47-47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皇帝”、“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诏日”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史书中出现过。一种说法为:“奉天承运”这四个字连用开始于朱元璋,不仅因为他命名的“奉天殿”,  相似文献   

11.
说是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心血来潮,问大臣赵普说:“天下何物最大?”一时问住了赵普。皇帝并不罢休,又追问下来。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这话有些风险,为什么不是皇帝最大,而是“道理”最大呢?如果,宋太祖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事情麻烦就大了。好在这位皇帝还懂道理,便连连称善,夸赵普答得好。  相似文献   

12.
雷永春 《法制博览》2009,(19):53-53
历代真正有明文规定实行皇室“试婚”制度的,唯满清一朝。清朝宫中明文规定,皇帝在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心挑选出八名年龄稍长、容貌端庄的宫女,陪皇帝随寝做“试验品”。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一般冠以宫中四个女官的名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看这名分便可知她们的职责是专门侍候皇帝起居的。宫女一旦被选中去为皇帝“试婚”,每月可拿俸禄,不再从事一般宫女的劳役。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法制博览》2009,(21):18-18
老百姓习惯叫皇帝的老婆们“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其实,“后宫佳丽三千”是有严格的等级和尺寸的。虽说皇帝多是花花公子,荒淫纵欲,但“天之骄子”也是肉做的,再禁折腾,总会熬到油尽灯枯那一天。为了江山社稷千秋万代,为了皇帝陛下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朝廷不得不对后宫的“美人堆”做出细致、透明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法制博览》2008,(17):18-19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有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15.
陶短房 《法制博览》2008,(20):55-55
话说隋朝末年群雄割据,皇帝一下出了十多个,其中就有一个西秦国大皇帝薛举,连打了几个败仗,泄气之余,问他的大臣“自古皇帝投降有好下场吗”,结果两个大臣褚亮、郝瑗一个说降得,一个说降不得,弄得薛举大皇帝莫衷一是,最终稀里糊涂熬到驾崩,儿子薛仁果听信“缴枪不杀”的宣传投降唐朝,最终还是逃不了一死。  相似文献   

16.
薛西斯  彭连熙 《法制博览》2010,(5):F0002-F0002
实在说来,中国古代“全无心肝”的皇帝并不鲜见,陈叔宝就是一个。因为宠幸贵妃张丽华,国家大事也要“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不过。陈叔宝虽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在花天酒地和辞赋方面却有很深的造诣,着实创作了一些亡国之音,比如《玉树后廷花》、  相似文献   

17.
水银河 《法制博览》2009,(15):23-23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全天下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大臣们对皇帝拜见时总要山呼“圣躬万福”(非电视剧里演绎的山呼“万岁”)。皇帝的身体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当活化石一样小心保护,不能随意碰着伤着,至于棍棒相加更是大不敬的事情。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金国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曾被大臣们从龙椅上拖下来痛打一顿,事后他还要乐呵呵地作自我检讨,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上算是唯一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越楚 《法制博览》2011,(13):20-21
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只能从一而终。一旦女人“出轨”,则会受千夫所指、万世唾骂。但即便如此禁锢,也难以抵挡住历史上女人之“出轨”,就连那些高贵的皇后们,也有胆敢让皇帝老子戴“绿帽子”的。中国历史上敢送皇帝“绿帽子”的皇后,至少有北魏孝文帝皇后冯润、西晋惠帝皇后贾南凤、北齐成武帝皇后胡氏、唐中宗皇后韦氏等。  相似文献   

19.
水银河 《法制博览》2009,(20):32-32
“温柔乡”源自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荒淫皇帝汉成帝的一句诗——宁愿醉死温柔乡,不慕武帝白云乡。诗中的“武帝”就是他的先祖汉武帝刘彻,这位英明的皇帝晚节不保,四处寻神问药,期盼长生不老。那时的人们相信白云乡是仙境,汉武帝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20.
慈禧陵寝的正式名称叫“菩陀峪定东陵”。为什么出现这么复杂的名称?清制,皇后陵的名称是根据皇帝陵名来确定的,其中第一个字与其丈夫陵名的第一个字相同,第二字根据其丈夫陵的相对方向而定。慈禧的丈夫成丰皇帝的陵寝叫定陵,慈禧陵又在定陵的东面,所以叫“定东陵”。可是,咸丰皇帝的另一位皇后的陵寝——慈安陵也是在定陵东面,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定东陵:为了便于区别,就在二陵名前面分别冠以地名。慈安陵位于普祥峪,所以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位于菩陀峪,所以就叫“菩陀峪定东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