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虎 《新青年》2013,(3):16
南京下关永宁街北,是南京老城改造区,一栋栋上了年纪的老屋在被喷上写有"拆"字印记后,居民便走的走搬的搬,让本来就破败的老城显得更加萧条。然而,在一条小巷的入口,一面拆得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墙里,有一栋铁皮屋分外抢眼。铁皮屋一面靠墙,其它三面是用白色的卷帘门拉起,就连屋顶也是用白铁皮做成。铁皮屋四周挂满了白铁制成的水壶、漏斗、水桶、铁锅……铁皮屋的主人叫夏依海,今年已经81岁高龄,在下关永宁街上,夏依海的铁皮人生已经持续了71年。  相似文献   

2.
小荷 《新青年》2004,(7):24-25
和她最爱的时候他说,你说爱情能永恒吗?她说,是的,我会永远爱你。那时他们已经论及婚嫁了。他开玩笑说,那我们就再去试着爱别人,看看我们是不是还能爱上别人,这也是对我们爱情的一种考验。如果考验通过了,说明我们的爱是永远的,是刻骨铭心的,如果我们变了心,我们就不是真爱。他  相似文献   

3.
烟火爱情     
她是个可人的女孩,他喜欢她.一天,她问他:如果我突然死了,你怎么办?他一听,就激动了起来,涨红了脸,很是气恼,不允许你这样说的,你怎么会这样说话呢?多晦气呀!没有你,这日子还怎么过呀?你必须和我一起活下去!她笑了,觉得自己很幸福,他把自己视为生命呢!把自己的一生交到这样的男人手里没错的!  相似文献   

4.
她是个很挑剔的女人。对人是这样,对事也是这样。不知道是性格使然,还是后来书读得多了,就变怪了,或者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就变得爱挑剔了。生活上是这样:她看见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坚决回避。比方说,她哥哥买回一辆女式自行车,还骑得有  相似文献   

5.
阿冰 《新青年》2005,(8):17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了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了延…  相似文献   

6.
马德 《新青年》2007,(10):34
这一天,校园里的迎春花开了,一串串的黄晕,让初春多了几分暖意。我拿着一沓作文,穿过办公楼前面的小花园,一个女生急急走过来.拦住了我。她说,马老师,这两天烦,想和你说说话。我笑,你说吧。就这样,一园子的花草,邂逅了这么一位心事重重的小女生。原来,一个和她相交甚深的朋友,大约有一个多月了,不搭理她,闹得她心神不宁.一直不能安心学下去。她说,马老师,你知道吗,我和她(朋友)从初中一直好到现在。说到这里,女生哭了,两行泪夺眶而出。看得出来,她是真的珍视这份友情。  相似文献   

7.
瀑瀑安 《新青年》2005,(4):22-23
1周小夏红着眼睛对我说她爱那个男人的时候,我一点都没有怀疑。清晨,她从她的床上爬到我的床上,我已经确定了这一点。对于周小夏来说,早起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今天5点,她却像一只小猫一样蜷缩过来,只是为了跟我说,她爱那个男人。周小夏是我进入公司以来第一个遇见的人,也是至今在这个城市惟一的朋友。记得刚下火车的时候,南方的夏季炎热而潮湿的空气一下子扑面而来,7个小时前还是干燥的空气,一下子习惯不起来。望着已经是漫无边际的黑,我甚至怀疑是火车开错了地方。心浮气躁的南方城市一下就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却手足无措地站着。忽然想起那…  相似文献   

8.
家祖传的不吃葱蒜、辣椒和芹菜类的蔬菜,一吃就反胃。但是,每次炒菜之前,她总要先切上一碟辣椒、姜丝拌蒜泥,再往上浇半勺滚烫的花生油,因为这是他喜欢吃的。她很乐意地做着这一切,甚至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他从来不进厨房,至今还不太会用电饭煲煮饭。但他只要一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便会不由自主把一个酒杯摆在餐桌上,然后看看酒瓶里的酒还有多少,再坐下来看电视。其实,他滴酒不沾,但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程序,这样做后,他的心里就踏实了。等菜都端上了餐桌,他就为她斟上小半杯酒,说声“你辛苦了。”再尽情地享受桌上的美味佳肴。她呢,则独…  相似文献   

9.
情人节玫瑰     
又是一年情人节。小兰在自己的花店里忙了一整天。是啊,情人节,自然是要有鲜花相伴的。她店里的玫瑰下午两点就售完了,可还是不断有人来问,她只好满怀歉意地解释。好多人指着插在水桶里的那最后一打玫瑰说,那不还有吗?确实还有最后一打玫瑰,她一遍一遍地对人说,已经订出去了。到了后来,她就把那一打玫瑰放到自己休息的里间屋里去,省得再多费口舌。她知道自己这样做有点傻,但是每年的情人节,她都要留下一打玫瑰,留给那个人。她不由得想起那个人第一次来买玫瑰的事,那是好几年前,她开花店的第一年。情人节那天晚上,她正要关门…  相似文献   

10.
他爱上她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女孩子是如此地爱喝茶,而他从来不爱喝茶,入口就是苦涩。所以,他的冰箱里总是各式各样的饮料,而她总是笑着说,早晚有一天,你会爱喝茶的。他想,江南的女子大概都爱喝茶吧,一杯上好的龙井或者碧螺春往往就是一首诗呢,这是她说的。所以,他以后去江南出差,总是买了最好的明前茶给她。爱情就是这样吧,如果爱了,就愿意给爱人最好的。而他依旧喝他的饮料,从冰箱里拿出来,即开即喝,不像她似的,要那么讲究的茶具,还要一步步慢慢地运作,像是在茶艺表演。多累啊!他总是笑话她说,说她注重过程比结果更…  相似文献   

11.
她和他相爱时都很穷。他大学刚刚毕业,在一家小公司打工,一个月也就500多块钱,除了交房租和吃饭所剩无几。但是,他还是每个月挤出一部分钱寄给他乡下的父母。他对她说,他们家里很穷,父母供他读书已倾尽家中所有,甚至包括他们的体力和健康。百八十块钱在城市里不算什么,可对于乡下人来说却能顶大事,他父亲整天向村里人炫耀,正在沾了儿子的“大光”呢。她听了非常感动。在纷乱又挤满物质刺激的现实生活中,他能保持一份纯朴和责任弥足珍贵,说实话,这样的男人现在不好找。就凭这一点,她心里就认定了他。她的收入虽然也不高,但她的家就在本市,吃…  相似文献   

12.
男左女右     
结婚后,女人发现男人什么都好,只是有一点让她不明白的就是老爱走在她的左边,特别在出门时更是一定要她靠他的右边走。她很纳闷男人为什么爱这样,问他,男人就笑笑说习惯了,没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怎么想起写《叩问》这样一部"反腐倡廉戏"来的呢?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去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位市纪委的宣传部长在闲谈时,对我说:"您能不能写个反腐倡廉的戏?现在的形势很需要。"我认真考虑着,但没有吭声。她又说:"您就写当年刘青山和张子善的事件,行不行?"我停了一下才回答:"让我好好想一想。"当时我想的是还要不要再写主旋律作品,尽管我过去写过不止一部。老实说,多年以来主旋律作品已经"主"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李愫生 《新青年》2015,(3):36-37
她胡乱地将马尾扎起,细细描着眉,其实作为一个跟文静从不沾边的女生,她向来都不喜欢这些的,可是南吉说她不留刘海后眉毛实在难看。所以在被他嘲笑了几次后,她便气愤地去买了一支眉笔,逼着闺蜜教她画眉。以前认识她的人都说她留齐刘海更好看,可她却还是固执地爱着现在的自己,南吉说,你何苦这样倔呢?于是那一刻她就红了眼眶。不久,公司里就传开了一个笑话,南吉在楼道上因为多看了希希一眼,激动得  相似文献   

15.
素问 《新青年》2005,(1):34-36
我是一个十分热爱吃的人,热爱到了崇拜的地步。我这样一种有前途的爱好小小年纪就初露端倪,传说我4岁的时候有一回半个月低烧不退,到处求医不见好,爸妈给急坏了,问我想吃什么东西,我说想吃罐头。那时候本来也没什么好吃的,我们家也很拮据,能吃上罐头已经是了不得的奢侈了。于是妈妈下了很大的决心,给我买了一瓶珍贵的梨罐头,嘱咐我不要乱动,等她晚上下班回来打开给我吃。我等她上班走了,自己从床上爬起来,用剪刀啊钳子啊什么的把瓶盖撬开来,享用一番,一滴甜水也没剩下。吃完后吐了一地,烧就退了,想来是积食的缘故。此事20年来一直被传为笑谈…  相似文献   

16.
阳光大嫂     
在采访一个被拐10载的少年寻找到生身父母的故事时,我听到了一个细节:一位环卫大嫂知道了少年的经历后,掏出身上仅有的50元钱,捐给了少年。也许有人感到这钱并不是很多,可我想这对她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留下钱后她就走了,人家请她留下名字,她说这给孩子凑些盘缠,好让他回到父母的身边。我也是做母亲的,我也有孩子,我不知道少年的心是不是被这片母爱所感动,会不会是他以后漫长人生路上的一缕阳光?  相似文献   

17.
嫂娘     
烟雨 《新青年》2005,(11):5-6
我结婚的第二年,公婆就因为疾病相继去世了,留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外债。安葬完老人后,老公和哥嫂开始商量还债的问题。那时我们刚在城里买了房子,按揭付款,首付五万,其余每月付五百二,要坚持整整十年。我私下对老公说,乡下的老屋怎么也值几万吧,爸妈都留给他们了,治病时咱们也没少拿钱,这欠下的账还要分担吗?如果是这样,日子还怎么过呢?老公狠狠瞪我一眼,我气乎乎地说,你把债全揽过来算了,反正你有的是能耐!然后便赌气坐车回去了。可是后来商量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我意料。原来,嫂子说我们刚刚成家,又买了分期付款的房子,没什么家底,他们现在没有…  相似文献   

18.
母爱     
正每每看到有关母亲的文章,心里都会涌起莫名的酸楚,总想为早逝的母亲写点什么,可脑海里总也泛不上母亲的容颜。如今鲜见谁的母亲没有照片,可我的母亲偏没有照片。周围许多亲人说,你母亲长得像大姨,想她了就去看你大姨。我看了无数次大姨,虽然她老人家对我亲切有加,可我心头总也找不回母亲的影子。记忆深处,总觉得母亲是这样的:白皙的皮肤,慈祥的眼睛,在村里也算大个子女人,见谁都一脸笑意,大抵有着活菩萨的形象。这便是我心头的母亲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说,没问题。她说:"那好,等我走遍了世界,就和先生、孩子回去,南方是不去了,就在北京定居,你们说好吗?"我们连声说好。离开餐馆时,她又要送我们硬币做纪念,我们每人都选了几枚,说,下次还要到你这里来。进退两难的另一位女士,向我们诉说苦衷......也是在这个餐馆里,也是在这个夜晚,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女士。她也姓叶,清瘦、干练,说话的态度很诚恳。她带了一个19岁的女儿来这里吃饭,她和这里有亲戚关系,吃饭是肯定不付钱的。听说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她主动和我们聊了起来。她来这里也快十年了。在温州,她是国家正式职工…  相似文献   

20.
阿瞳 《新青年》2005,(5):48-49
和我在一起的朋友们都说,林姗姗爱上我或者我爱上林姗姗是个奇迹。他们觉得我们一高一矮很不般配,还说这和长颈鹿与小白兔相爱是一个道理。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后,林姗姗很生气,开导我说:让他们嫉妒吧,我们都是食草动物,食草动物要彼此相爱。林姗姗的个子不高,娃娃脸,长发清水挂面似的披在肩上,是我们那个街区里公认的美女。关于我追她的具体过程比较复杂,不想多说,反正我们在一起恋爱已经很久很久了。和她交朋友后,我叫她晓晓。她没有表示异议,温柔地接受了这个称谓。她说,感觉这个名字很新鲜,然后笑得像一朵雨后的水仙。她非常喜欢笑,大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