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65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上海会议),是一次向罗瑞卿突然发难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叶群作了3次共约10个小时的发言,矛头直指罗瑞卿。其中她语惊四座地抛出了刘亚楼的“四条”遗言,这“四条”不啻一磅重弹,在会场引起轩然大波,邓小平称之为“死无对证”,是无头案。正是这“四条”遗言让罗瑞卿身陷囹圄。已然盖棺论定的刘亚楼即使走后“仍未能摆脱这场残酷斗争”。这“四条”遗言到底是什么?这是刘亚楼的遗言吗?林彪一伙是如何炮制出这“四条”遗言的?《林彪、罗瑞卿、刘亚楼之间的一桩公案》一文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林、罗、刘”三人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揭开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真相。  相似文献   

2.
引言福建党与人民九年抗顽斗争的历史,是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在福建具体环境中光辉实践的历史,是福建人民群众与福建党团结一起艰苦奋争的历史,是党中央与华中局正确领导和曾镜冰同志及全党同志坚持毛主席思想胜利的历史。九年的顽,福建党与人民紧紧的结合着,掌握毛泽东思想这一尖锐武器,粉碎了国顽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年的“暗杀”、“袭击”的无耻阴谋;粉碎了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三年国顽三次以百倍于我的兵力,发动极野蛮极残酷的“追剿”、“堵剿”与“搜剿”的阴谋,粉碎了一九四三年到现在的军事围剿,配合特务进攻的阴谋。坚持了人民的利益,得到  相似文献   

3.
钟兆云 《党史博览》2010,(12):34-39
刘亚楼自1949年7月受命组建人民空军以来,励精图治,历经朝鲜空战、台海大空战、国土防空,使新中国空军跨越式地跻身为世界空中三强。在刘亚楼卓有成效的影响和带动下,空军成为解放军最好的军种。1962年,毛泽东提出“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翌年.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林彪提出“解放军学空军”,空军被推到了最前面,成为榜样中的榜样。也是在这一年,以刘亚楼为首的空军被中央军委树为全军的标兵。  相似文献   

4.
罗帅的品格     
罗荣桓同志离开我们快三十年了。我每每想到刘亚楼同志的教诲,脑海里立时会呈现出罗元帅的光辉形象,久久不会消失。罗帅是刘亚楼同志一生敬重的首长和战友,他生前经常教导身边工作人员要向罗帅学习,说罗帅是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典范。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我虽然和罗帅接触不算多,但由于长期在刘亚楼将军身  相似文献   

5.
刘亚楼于1938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二战爆发后,刘亚楼参加苏联红军当了参谋,并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建立功勋,让苏军高层对他刮目相看,多次动员他加入苏联国籍,但都被刘亚楼谢绝了。  相似文献   

6.
何立波 《湘潮》2005,(5):4-10
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位著名高级将领,为新中国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自1929年古田会议前夕起,刘亚楼就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刘亚楼坚定地拥护和贯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决策及战略构想,深受毛泽东的信任和器重。刘亚楼和毛泽东之间,有着特殊的将帅情怀。毛泽东半开玩笑地对刘亚楼说:“你说留在后方没出息?那好,我10年不准你上前线”1910年4月8日,刘亚楼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8月,19岁的刘亚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个月后,刘亚楼参加了…  相似文献   

7.
1965年5月3日,湘店公社一条弯弯曲曲的石路上,行色匆匆地走来几位解放军战士。他们找到刘亚东,要他和刘协昌(刘亚楼同父异母之弟)立即随他们去上海。“出什么事了?”“刘司令病重。”刘亚楼是半年前患病的。1964年8月18日,他随李先念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摘     
“还是飞机这东西好” 1956年5月3日,毛主席第一次乘坐空军的飞机。 当日清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来到机场,听取飞行准备情况汇报,为本次航行做最后的准备。 8时许,毛主席和随行人员乘坐的小车径直停在8205号飞机旁。毛主席跨出车门,笑眯眯地仰望着飞机。刘亚楼趋步向前:“报告主席,这是苏联制造的里—2  相似文献   

9.
耿耿 《党史博览》2002,(10):9-17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美蒋高空侦察机经常窜到中国内地从事间谍活动。我空军部队针锋相对,仔细研究敌高空侦察机的活动规律和击落它的办法。就在这一时期,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多次对空政文工团的同志说过这样的话:“我一手抓文,一手抓武。每年能打下几架敌机,演一台好戏,我的日子就好过一点了。”从刘亚楼的这句话来看,他把空政文工团的地位、作用,与航空兵、地空导弹兵的地位、作用看得同等重要。早在空政文工团建团之初,刘亚楼便非常重视这支特殊的部队。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关爱着这支特…  相似文献   

10.
“总的趋势是东风压倒西风。”——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八年九月八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話“一年来,我国人民同全世界革命人民一道,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各国反动派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特别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了进一步的高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进一步四分五裂。现代修正主义的头子赫鲁晓夫被赶下了历史舞台。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妄想孤立我们的种种阴谋,都遭到了更大的失败。我们的同志和朋友越来越多。我国的国际威望越来越高了。”——《人民日报》一九六五年新年献词  相似文献   

11.
关于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毛泽东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不是阴谋,是“阳谋”。其实,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总而言之是“预谋”。“反右”本来就是整风的题中之意。在整风中进行“反右”早就在毛泽东的“预谋”之中。“引蛇出洞”是既定方针“牛鬼蛇神与麟凤龟龙并长,这是我们所料到,也是我们所希望的。”许多论著都说,毛泽东没有料到在整风运动中会出现“右派趁机猖狂进攻”的局面。新近出版的由逢先  相似文献   

12.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福建武平湘店人,从红四军时期就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冲锋陷阵、指挥作战。在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刘亚楼屡立奇功,有“智将”的美誉。建国之初,刘亚楼受命负责组建人民空军。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他带领空军党委一班人,奇迹般地建设起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3.
“九一三”事件是指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三叉戟飞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身亡的事件。这一事件影响很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记载:“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机智地粉碎了这次叛变。”在共和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正史中。也大多有关于“九一三”事件的文字记载和表述。那么。在这些正史中是怎样记载和表述这一事件的呢?  相似文献   

14.
刘亚楼将军潇洒英俊,性烈如火,人称“雷公爷”、“肝火王”。 1946年9月,攻打锦州。一日,八纵丢失小紫荆山阵地,未报告。刘亚楼将军即挂电话给前线指挥所,得知情况属实后,怒而瞪目挥拳,传令曰:“不管是‘两条腿’,还是‘四条腿’(骑马的),严惩不贷。司令员也跑不了。”据刘亚楼将军令,丢失阵地所在部队的连长枪毙,团长、副团长撤职,师长、司令员通报。命令建议下达后,该部队官兵知耻而愈勇,遂夺回小紫荆山。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史上,有一位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和成长呕心呖血、毕生奋斗,作出重大贡献,并为空军广大指战员永远缅怀的人物,他就是人民空军的组织者和建设者之一,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刘亚楼同志。刘亚楼同志原名刘振东,一九一○年二月诞生在福建省武平县桃澜区大洋泉村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农民家庭。他从青年时代,就投身于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排、连、营长;支队、  相似文献   

16.
离开国内战场8年之久的红军名将刘亚楼,1946年春突然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前身)参谋长。刘亚楼重又回到我军,这与时任大连市委书记的韩光从中联系分不开。刘亚楼和翟云英结为伉俪,还是韩光作的媒呢。不久前,笔者在北京中纪委大院拜访了原中纪委常务书记韩光,听他讲述他与刘亚楼在东北共同战斗的难忘往事早在1938年4月,时任抗大教育长的刘亚楼,被中央军委选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下半年,他告别抗大,经新疆踏上赴苏行程。到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后,他刻苦学习马列理论和现代军事知识,而且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7.
1948年的初秋,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喜讯飞到了松辽平原。东北战局胜负已定,这一点已不再有人怀疑了。 秋风送来了秋雨,伴随着一阵阵雷声,大雨哗哗地下个不停。傍晚,一辆美制吉普冒着大雨,沿大直街驶到汪金祥的住所门前。车门开启,首先跳下来的是几位斜背驳壳枪的警卫战士,接着下车的是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代号103的刘亚楼同志。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刘亚楼参谋长进屋坐定,就向汪金祥、陈龙传达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要东北野战军迅速组织以锦州为主攻目标的辽西战役的电报,和中央军委野战军分委会的作战布置。他边说边拿起桌上的笔,只几笔便勾划出了东北的略图。他说:“‘野司’决定用1个纵队、7个独立师继续围困  相似文献   

18.
刘亚楼将军 ,福建武平县湘店大洋泉村人 ,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将军潇洒英俊 ,性烈如火 ,人称“雷公爷”、“肝火王”。故空军流行口头禅曰 :“苦不怕 ,死不怕 ,就怕刘司令来训话。”1946年9月 ,攻打锦州。一日 ,八纵丢失小紫荆山阵地 ,未报告。刘亚楼将军即挂电话给前线指挥所 ,得知情况属实后 ,怒而瞪目挥拳 ,传令曰 :“不管是‘两条腿’ ,还是‘四条腿’(骑马的) ,严惩不贷。司令员也跑不了。”据刘亚楼将军令 ,丢失阵地所在部队的连长枪毙 ,团长、副团长撤职 ,师长、司令员通报。命令下达后 ,该部队官兵知耻而愈勇…  相似文献   

19.
林彪打破不出门迎人的常规,握着刘亚楼酌手说:“你一个刘亚楼顶我三个参谋长!” 1946年5月的东北,暂时的风平浪静中酝酿着惊涛骇浪的凶险。国共两党在经历死伤枕藉的四平大血战后,都在喘息、休  相似文献   

20.
划时代的歌剧《江姐》,是刘亚楼亲自指导抓的轰动全国的文艺作品。 《江姐》是空军创作员阎肃从小说《红岩》里抽出“江姐”故事,单独编成歌剧的。1962年,刘亚楼一口气看完阎肃的稿本,连声叫好,提出要精雕细刻,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