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舒 《党史纵横》2002,(4):9-13
《刘志丹》是一部描写刘志丹革命生平的长篇小说。关于小说的内容,阎红彦提出异议,认为小说涉及了“许多原则性问题”,上书中央和康生等人。康生还没看小说,就为其定了性:“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文艺的写作问题,看来是带有政治倾向的。”  相似文献   

2.
1956年,工人出版社为了对广大工人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拟定了一个出版革命烈士传记和革命回忆录的选题计划,小说《刘志丹》就是其中的一种。当时,出版社看到刘志丹的弟弟刘景范和弟媳李建彤写的回忆刘志丹的短文,于是约请李建彤写作小说《刘志丹》。李建彤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关于陕北历史的决议》等文献作为理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核实材料,花费了五年时间进行创作。小说在创作过程中,先后得到  相似文献   

3.
1962年,刘志丹烈士的弟媳李建彤撰写了历史小说《刘志丹》,先在《工人日报》上登载了部分章节,并准备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为了弘扬革命传统,《中国青年》也刊登了其中一章《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4.
夏飞 《世纪风采》2008,(12):24-27
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人。习仲勋是刘志丹的老战友,在刘志丹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历任重要职务。1935年刘志丹和习仲勋同遭极“左”分子的迫害,被关押在一起。习仲勋后来回忆说:“我和刘志丹同志一起被关在一个旧当铺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执行者搞法西斯审讯方式,天气很冷,不给我们被子盖,  相似文献   

5.
“原来你这么年轻” 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年仅21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6.
1928年渭华起义失败后,时任起义军委会主席的刘志丹回到陕北组织革命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1929年冬,刘志丹与妻子同桂荣的女儿降生了。刘志丹给女儿取名力真,是真诚、质朴的意思。1934年,时任陕甘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习仲勋与刘志丹等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962年,刘志丹烈士的弟媳李建彤撰写了历史小说《刘志丹》,先在《工人日报》上登载了部分章节,并准备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为了弘扬革命传统,《中国青年》也刊登了其中一章《星星之火》。不料,在中央召开北戴河工作会议期间,康生在会上提出,小说《刘志丹》是为高岗翻案,是“习仲勋反党集团”的一大“阴谋”。这样一来,《中国青年》也被牵连了。胡耀邦立即打电话给杂志社负责人,让迅速把发稿的情况搞清楚,并写成材料急送给他,由他交给中央办公厅。在之后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这份材料被印成会议资料,发给与会人员。由于胡耀邦的得当处置,《中…  相似文献   

9.
1962年完稿的长篇历史小说《刘志丹》,仅发表了部分章节,就被强加上了“利用小说反党”的罪名,横遭批判被封杀,因受该书株连而遭迫害甚至监禁者以万人计,成为新中国的一大“文字狱”。直至1979年。该冤案被彻底平反后,《刘志丹》才得以公开面世。  相似文献   

10.
刘洪 《理论导报》2013,(11):21-2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在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地区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践行了我们党的许多政策,尤其是在政权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后来的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秦俊 《党史博览》2008,(10):39-41
一 习仲勋生于1913年10月,13岁参加革命,15岁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出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刘志丹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编辑出版《刘志丹纪念文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刘志丹同志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陕西出了两个领袖人物,一个是刘志丹,一个是谢子长。他们是井冈山道路在陕西的代表。志丹和子长同志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共同领导创建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后来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北上抗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果当时没有这块根据地,中国革命很可能还要  相似文献   

13.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影视改编自2004年至今,一直方兴未艾。"革命+历史"一时成为了影视剧改编的热门首选。从《沙家浜》、《林海雪原》到《苦菜  相似文献   

14.
谷梁 《广东党史》2011,(11):4-9
习仲勋,新中国的国务院副总理、秘书长、西北红色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他因刘志丹的弟媳喜欢当作家,弄了一部《刘志丹》的小说,他被不自觉地牵进去,而后“是鬼不是人”的康生发明了一句名言“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毛泽东上当,信之。于是习仲勋就被列入“高饶反党集团”,后来又升级为“彭(德怀)、高(岗)、习(仲勋)反党集团”的...  相似文献   

15.
齐心 《党建文汇》2013,(11):48-48
1962年秋,康生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对仲勋搞突然袭击,诬陷仲勋授意李建彤炮制《刘志丹》小说,为高岗翻案,说仲勋是挂帅人物,是大阴谋家、大野心家。  相似文献   

16.
1962年完稿的长篇历史小说《刘志丹》,仅发表了部分章节,就被强加上了"利用小说反党"的罪名,横遭批判被封杀,因受该书株连而遭迫害甚至监禁者以万人计,成为新中国的一大"文字狱"。直至1979年,该冤案被彻底平反后,《刘志丹》才得以公开面世。  相似文献   

17.
1962年秋,康生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 上对习仲勋搞突然袭击,诬陷仲勋授意李建彤炮制《刘志丹》小说,为高岗翻案,说仲勋是挂帅人物,是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康生还在会上给毛主席写了一个条子:"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毛主席在大会上念了这个条子。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15):31-31
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一批歌颂党的领导人带领劳苦大众开展武装斗争的歌曲,大都是由人民群众自发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便是,赞扬党的领导人以过人的胆略,勇敢、智慧地率领工农群众掀起红色革命风暴的英雄行为。比如,湖南民歌《三湾来了毛委员》《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鄂西来凤民歌《桑植出贺龙》,陕北民歌《刘志丹》等,均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陕籍党史人物群体的革命精神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主的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和广大军民在陕西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优秀品质、思想作风和精神风貌。陕籍党史人物群体的革命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特殊的地域性,是重要的陕西地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张晓娜 《廉政瞭望》2012,(10):62-63
习仲勋的三次致信 1962年8月,康生借小说《刘志丹》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反党集团”。“文革”前后,习仲勋遭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之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