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3亿网民为背景,"主流舆论场"正逐步形成.中国网民关注、诉求、建言国家进步的行为自觉,正由最初的懵懵懂懂发展到如今敢于针砭时弊、理性议政.数量庞大、身份多样的网民群体以及实时互动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观察中国社情民意的最佳场地.近年来,网络民意的作用日益显著.甚至影响着人大立法和公共决策行为.网络巨大的"舆论场"作用,越来越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多做广泛团结、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工作。适应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多做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统一认识的工作。适应代表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多做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解除民忧的工作。充分发挥党的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公安局"百万群众大走访"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和群众最关注的治安问题。民意测验具有政策宣传、舆论导向、舆论监督作用,将民意测验结果作为社会治安工作依据,反映了民意主导警务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运用,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司法民意遗失是司法之殇,挑战司法公信建设。司法民意的遗失既有全媒体的因素,又有司法实践现实难题和相对紧张的"法民关系"的因素。破解司法民意的桎梏需要制度与文化助力司法出离"法外力量"裹挟,需要在畅通有效的社会互动中弘扬司法公信,需要理性应对司法民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系列司法案件都是民意进入司法的悲喜剧,许霆案、药家鑫案、"我爸是李刚"等案件都是在民意的影响下的司法案件。其中,既有因民意进入司法产生的积极作用,也有因民意产生的不良后果。面对民意司法何去何从,坦然接纳或是置之不理,以及司法面对民意做出选择的法理依据,是本文的讨论方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思想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较大转向,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中民本导向特别突出。中国共产党以民本导向为特点的决策思想,在决策理念上强调为民决策;在决策机制建构上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主旨;在决策过程中重视调查研究、了解民意,问计问需于民;在决策参与方面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力度;在决策制度设计上完成了从注重"民情、民意、民智"的三位一体到注重"民情、民意、民智、民力"四位一体的递进,使决策制度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增加了珍惜民力的维度,凸显了决策过程的恤民节俭意识。民本导向的决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收获"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7.
刑事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一种,在犯罪控制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刑事政策制定中应将民意作为一个考量因素,体现最广泛的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呼声。同时要确保民意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并且不能惟民意是从,要对民意做认真分析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期和新媒体崛起的双重背景下,网络公共事件层出不穷,其对司法的影响也日益加深。"法意"如何通过司法涵摄"民意",也成为新时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时代的民意表达虽然有其特点,但未改其本质,"民意"与"法意"这一对范式的内涵亦值重新审视。"良法善治"的法治目标赋予司法以崭新使命,我们应适时对司法主体的法治价值以添附,畅通民意的制度化表达通道,推进开放、透明、可预期的司法体系建设,走规范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群众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为公民的言论自由这一宪法性权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网络民意因为内涵丰富,对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网络民意作为普通民意表达最直接最“原汁原味”的方式,受到了网民极大的欢迎,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但是,不同于立法、行政等活动,司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并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在立法中引入网络民意,既能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又能充分扩展立法过程的公众参与。但网络民意是否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民意,其本身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甄别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网络民意的话语表达特点,发现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意还停留在“大众话语空间”的表达层面,缺乏公共理性的指导和约束,这一态势必然阻碍网络民意发挥其政策价值。因此,把网络民意从大众话语空间的表达层面上升到公共话语空间的表达层面,是网络民意政策价值制度生成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台湾"3·20公投"的结果,一方面表明和平、稳定与发展仍是台湾民意的主流,这一主流民意是导致陈水扁等人策划的"3·20公投"流产的主要原因,是制约台独势力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也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的民意受到了台独思想的蒙蔽,反对"台独"、遏制"台独"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今后我们应当继续高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旗帜,进一步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各项工作,促进台湾民众的民意朝着反对"台独"、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化,形成对"台独"更加有力的遏制.  相似文献   

13.
台湾"3·20公投"的结果,一方面表明和平、稳定与发展仍是台湾民意的主流,这一主流民意是导致陈水扁等人策划的"3·20公投"流产的主要原因,是制约台独势力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也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的民意受到了台独思想的蒙蔽,反对"台独"、遏制"台独"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今后我们应当继续高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旗帜,进一步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各项工作,促进台湾民众的民意朝着反对"台独"、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化,形成对"台独"更加有力的遏制.  相似文献   

14.
如何应对民众日益多元的生活需求是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学者多从政府内部和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讨论这一问题,将民意作为一个整体性和描述性的概念,却未详细讨论其层次性和多样性。从社会内部视角讨论民意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通过将民意按照主体、内容和性质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可将其转化为一个分析性概念。以此分类视角观察北京市西城区"民生项目"个案中民意在民意收集、表达、呈现和监督四阶段中的作用,探索城市基层治理精准化的可能路径,可为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从西到东,民意对法律的设置、执行、遵守的介入和影响,从未停止或间断。随着现代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民众法律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民众对法律实施及个案审理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民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具体的法律活动中来。然而,民众所持的道德的评价尺度和司法所依据法律的评价尺度并不能完美的兼容,二者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和博弈。随着"自媒体"力量不断强大、网络的发展使民众呼声进一步发挥出不可忽略、不可或缺的影响力,民意和法意二者的角力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凸显出来。当这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以谁为准,在法治社会中民意如何存在,如何促进法律的实施和完善就成为完善司法体系、促进整个社会公平正义不得不考量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注重分析网络舆情"。鉴于当前应对网络舆情的诸多误区,地方政府应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理性面对网络负面新闻,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能把网络表达等同完整民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苏、新疆、广西三省(区)的调查信息显示,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多"呈现以下特点: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观念或文化结构多样多元;文化的主流形态多样多元;文化感受与文化评价在在悖论中呈现为多元多样;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的影响因子的多元多样;文化多元多变中的稳定因素结构多元."一"的特点表现为:中国社会伦理型文化的性征没有根本改变;"前示型文化"或"前示型社会"的特质没有根本改变;"五四"以来主流文化的三大基本结构没有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心理和文化意识中地位尤其是文化主导地位"变"了,但意识形态的作用得到一定肯定;传统文化仍得到高度认同;文化时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并不是深刻和持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避免"月是西方圆"或"太阳中国红"的两极陷阱,创建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全球意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的"开门与关门",为当代中国走上正确的"全球意识"之路提供了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重新认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全球意识"中,通过观念转变和在研究实践中的运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其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统一战线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途径多样,要着眼于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要着力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找准凝心聚力、画好同心圆这一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集体行动是民意表达最集中,也是最激烈的方式。在多元化的当代中国,集体行动大量涌现,且呈现出迥异于西方之中国特色。集体行动是公民表达自由的集中体现,却并非民主政治的常态,紧迫性与用尽其他救济是其正当性基础。但在中国,构建良性集体行动的宪政土壤正在培育与成熟之中,集体行动的表现形态呈现出特殊模式。宽容、多元、民主与人权保障的理念将成为未来中国集体行动与宪政精神良性契合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