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为了全面摸清大田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大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外出务工状况调查:大田县共18个乡镇、265个行政村,全县户籍人口36.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08万人,非城镇人口27.82万人。  相似文献   

2.
吴海涛 《政策》2007,(6):38-39
黄梅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劳力资源大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66.56万亩,乡村人口74.7万人,农村劳动力34.63万人。按现在的耕作水平,农村从事种植业仅需14万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近21万人。  相似文献   

3.
长汀是农业大县,全县人口近50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人,每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7000多人,高峰期全县的下岗失业人员达8000多人。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长汀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一户一就业"工作,向外组织劳务输出.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目前,全县向外输出和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户均1.5人,按人均  相似文献   

4.
《新重庆》2007,(2):12-13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正在建设的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全区人口170万,其中农业人口124万,农村劳动力资源80.92万,从业劳动力74.93万,农业人均耕地0.69亩,劳均1.05亩,5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2003年启动实施"阳光工  相似文献   

5.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总面积15698.08平方千米,辖3个县、2个县级市、2个市辖区,总人口226.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8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3.3%。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现对我市劳务经济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做以下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6.
转移之战     
农村人口居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仙游县的县情。如何把农村实有劳动力56.58万人迅速转型,提高收入?仙游县的决策者及职能部门,把目光瞄向了劳务输出,他们借助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速度,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转移之战”。据初步统计,至今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多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1万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和劳务经济的和谐发展。今年4月,该县被劳动保障部授予“第二批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洪洞县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是全省人口大县。辖16个乡镇,463个村委会,902个自然村,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人口73万,其中农村人口64万。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变“就农村抓农村”的旧思路为“跳出农村抓农村”的新理念,变“精耕细作求发展”的传统做法为“劳动力转移求突破”的战略举措,变“人口负担的劣势”为“人力资源的优势”。2004年,全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7.2万人,其中县外转移2.8万人,县内转移14.4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86%。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洪洞农民…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5,(4):96-96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目标是2004—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年培训250万人;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发展进程,繁荣县域经济。从潼南来看,应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潼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一、潼南县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潼南是一个人口大县,全县有劳动力45.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57%,可以转移劳动力近30万人。2005年我县劳动力有21.3万人在外打工,收入10多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9%左右。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的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卢富昌 《政策》2006,(10):30-30
近年来,郧西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发展、大增收”的思路,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打工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转移20万人。2005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11.3万人,实现打工收入6.3亿元,人均54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打工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呈现出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科学谋划打工经济。郧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0%,除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外,还有13万人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07,(4):61-61
一、实现31.96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702万人.  相似文献   

12.
社旗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农业县,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牧和外出务工两个主要渠道。近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创收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为农民外出务工、提高经济收入搭建平台。2010年,全县农业人口59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4.46万人,劳动力转移及再就业20.2万人,实现务工收入21.6亿元。然而,外出务工面临着工作难找、换工频繁、岗位不稳、收入  相似文献   

13.
邓迎春 《重庆行政》2014,15(6):110-111
正近几年国务院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多次下发文件,专门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奉节县委县政府为此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认真总结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中的经验得失,积极探索新的转移有效途经,加大力度并持之以恒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对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民生工作的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奉节县地处渝东地区山峡库区腹心,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移民大县和国家级山区贫困  相似文献   

14.
热词出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万人。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发展促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促进法和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措施,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7,(22):1-1
近几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跨省劳务输出562.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40亿元,今年预计到沿海务工的人员将超过年初预定的560万人目标,达到600万人,劳务收入也将会大幅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新德 《湖湘论坛》2004,17(3):49-50
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4 8亿人。按照不同的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我国农村仍有1 1亿到近2亿处于隐蔽性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状况的剩余劳动力。预计到2 0 10年全国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 35 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队伍能否转移安置,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要害所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  农村剩…  相似文献   

17.
公主岭市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来抓,2006年,共输出农村劳动力17.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2%,劳务输出人员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韩国、日本、俄罗斯等18个国家和地区。劳务输出收入89亿元,农村人口平均增收1100元。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铜梁县现有户籍人口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6.7万人,占全县人口82%,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1.8亩,人多地少,劳动资源丰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势日益明显。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对铜梁县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李新 《江西政报》2008,(19):45-47
就业是政府的“一号工程”。近年来,丰城市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签订二个合同、加强三项管理、建立四个对接机制、落实五项激励政策”工作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29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长汀县人口52万,劳动力27万,是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和全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曾经也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昔日的"火焰山"已变成了"花果山",被水利部誉为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