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问题,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于今天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始——洋务运动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指出由于当时清政府中央不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而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畸形发展最终使得洋务运动"成于地方也败于地方",这一现象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中央统筹规划与发挥地方自主性有机结合,走出中央"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  相似文献   

2.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这种模式自建立开始就体现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之间法定利益格局和调试互动关系,进而塑造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一体多元关系格局。就其实质而言,这种关系既具有一体性,也具有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核心问题是通过中央与地方的有限分权实现对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有效制约。基于权力制约目标设计中央与地方关系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集权模式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只是国家整体意义上权力内部的纵向职能分工,不具有权力纵向制衡意义的分权功能。建立有限政府、实行单一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既是控权模式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划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仅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也是我国行政体制设置与合理划分行政权力的重要内容。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是非常模糊的 ,而借鉴西方典型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对我国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范畴与职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战略性课题──关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考聂希训在当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仅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直接相联,而且关系到保持和发展经济及社会进步的好势头。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继续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选择都会有所不同和有所侧重。我国采用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混合体制的关系模式,从市场经济的内在特性、中央与地方的政府职能配合、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协调、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势互补来看,都具有深刻的合理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主要学者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分类,将其归纳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研究的五个视角。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从而也决定了我国的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关系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政策是人们利益的具体体现.中央政策反映的是国家利益、全局性的利益;地方政策反映的是地方性局部利益.不同的利益关系使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复杂性.我们用Tla圆表示地方政策,其中Tla线为地方基本利益线;用T2b圆表示中央政策,其中T2b线为中央基本利益线.(如图(1))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论述,对转型时期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当代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必要的中央集权和在中央政府有效控制下的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的关系,在体制模式选择上乃是实行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混合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三层互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正和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弈双方的合作程度,博弈可分为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也称零和博弈和正数和博弈.以往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往往是建构在零和博弈的基础上.在这种分析框架下考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很难实现中央与地方的良性平衡,即使实现了也难以长期保持.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范式,即正和互动范式.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实行正和互动范式的可能性,并提出把社会引入到中央与地方当中,形成中央、地方、社会的三层互动.  相似文献   

11.
府际关系即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府际关系多靠政策调整,且随意性大。应当将府际关系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使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地区当前府际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试从法律的角度对横向府际间关系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拥有相对独立的发债权,意味着其必先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政自主权,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地方人大的财政分权关系涉及纵向和横向权力制约的宪政命题。作为本地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地方政府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从权力的法理属性来看,地方政府发债权具有公权力、地方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属性特征。对地方政府发债权进行必要的规制和监督,成为了法治社会和宪政国家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我国加入WTO的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建立已刻不容缓。中央与地方之间权限的清晰界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地方政府自身的角色转变和管理改革是服务型地方政府建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联邦制的启示在于,要实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有必要从宪法上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虽然联邦国家的中央和地方分权历经变迁,但还是有章可循,而联邦国家的立法分权模式为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众有着直接、广泛、密切的联系,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视地方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保证地方政府有效治理地方事务,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真正来源是什么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我国的地方政府权力,可以通过分析我国早期地方政府体制的确立、不同时期地方政府的权力及其来源演变、以及我国新时期地方政府权力来源来揭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立法应定位为介于中央与地方立法之间的又主要依托于地方立法的、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特殊立法形式。区域立法主要由主体、权限、程序和协调机制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以区域立法为视角观察,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央立法过于集权却未形成足够的权威、地方立法权配置失衡以及中央与地方立法权运作缺乏完善的协调机制。区域立法对于调谐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十分重视中央领导集体的建设问题,形成了关于中央领导集体建设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中央领导集体权威观、中央领导集体稳定观和中央领导集体执政能力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建立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加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能力进而提升党的整体执政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WTO:地方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入世后,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正在深入。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者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管理体制、事权关系、利益协调上存在着矛盾,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也需重新界定。深入剖析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的两组博弈关系,阐明当前政府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对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地方政府职能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关系,他对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根据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提出了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了国家整合、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时,他主张学习苏联,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社会主义改造后期,针对经济建设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他开始反思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倡导放权给地方,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毛泽东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处理,既表现出了较强的灵活性,又坚持了基本的政治原则,并注重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教训。他在探索中形成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对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协调西部省级政府间关系,加强相互间交流与合作,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而且协调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