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3):17
中、塔解决领土争端据美联社报道,塔吉克斯坦政府1月12日宣布,同意放弃与中国在帕米尔高原拥有主权争议的一块土地,将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交给中国。塔吉克国会随后予以批准。塔吉克与中国拥有主权争议的这块土地,历史追溯至19世纪,当时塔吉克受沙俄统治,而中国当时是清朝,因双方在帕米尔高原的边界划线不  相似文献   

2.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1,(3):17-17
中、塔解决领土争端据美联社报道,塔吉克斯坦政府1月12日宣布,同意放弃与中国在帕米尔高原拥有主权争议的一块土地,将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交给中国。塔吉克国会随后予以批准。塔吉克与中国拥有主权争议的这块土地,历史追溯至19世纪,当时塔吉克受沙俄统治,而中国当时是清朝,因双方在帕米尔高原的边界划线不  相似文献   

3.
沙俄征服中亚历时百余年 ,其对中亚的侵略扩张虽有经济掠夺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出于地缘方面的思考。中亚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是沙俄在 1 9世纪 6 0年代最终决定以武力征服中亚的最主要的原因。沙俄侵略中亚的地缘思考主要表现在 :它是沙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既定政策的体现 ;它是沙俄地缘战略的体现 ;它是沙俄与其他大国地缘政治争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1945年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斯大林确立了苏联对华政策。他既没有重视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作用,也没有认真关注战后初期远东地区与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形势,而是采取了同美国协调支配远东国际秩序重建的策略,最终实现了美苏在远东的均势。在许多具体安排上,斯大林受到沙俄外交传统的深刻影响,由此形成的苏联对华政策受美苏关系与中国形势的影响甚大。本文利用多国档案文献,重新揭示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形成过程,探讨该政策在形成后数年即发生重大转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崇高的民族意识,十分关心祖国的命运。目睹中国在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下,腐败的清朝专制政府丧权辱国,残酷统治人民,他决心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他积  相似文献   

6.
岳希明  李实 《南风窗》2013,(5):65-67
中国官方首次公布了2003~2012年的基尼系数,数据甫一发布,即引来质疑声无数。在收入分配情况没有得到有力改善的当下,民众对基尼系数的判断便不可避免的受情绪的影响。我们该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10年来的基尼系数?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数,这是10年来官方首次公布新的基尼系数。数据甫一发布,即引来质疑声无数。对官方基尼系数的质疑,也与一些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2015,(7):63-63
<正>记者:中刚两国建交51年以来,双方友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请您谈谈对中刚关系发展的总体评价?您对两国关系的未来有何期待?恩戈洛: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倡议下,刚果(布)和中国建立了团结互助的关系,并且有一揽子的合作计划,这为我们双边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在如果你到刚果(布)去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正处于高速建设发展之中。有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在刚果(布)开展各种  相似文献   

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连横曰:“台湾为海上绝岛,群雄必争之地也,非兵莫守、非兵莫存。故可百年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诚哉斯言。由祖国大陆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建制驻军,是大陆开发和经营台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1683年清朝水师在施琅的统率下收取台湾,完成统一大业。清政府在台湾建制设官施以行政管辖的同时,军事上分汛水陆,驻兵防守。  相似文献   

9.
应阿根廷共和国副总统兼参议长布杜和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副总统阿雷阿萨邀请,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于2013年5月8日至16日对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共十八大之后新一届党和  相似文献   

10.
贪则伪     
吴昊 《法制博览》2009,(2):37-37
贪官多戴假面具,表面廉洁,实际腐败;表面耿介,实际卑劣;表面是人,实际是鬼。越大贪,越如此。 以清朝李鸿章为例。对李鸿章的评价,史家说法不一,但他是贪官,而且是个十分伪善的贪官,大概不错。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沙俄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的忌讳,以中俄共同防御日本侵略为借口,贿赂清政府特使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条约共六条,最核心的内容即是允许俄国在我国黑龙江、吉林修筑直达海参崴的铁路。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21)
正中华书局2016年8月版何为"中国"?元朝、清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清帝国通过怎样的统治政策获得了奠定今日中国版图的疆域?在新的理论视角与新的理论框架的冲击下,中国史研究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姚大力等20位中外知名学者,在本书中展开了精彩的论述与对话。  相似文献   

12.
命价问题     
吴思 《法制博览》2009,(24):28-29
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九月十八日上午,皇帝在北京玉泉山清音斋召见福建布政使张集馨,问起了福建械斗的情景,摘抄对话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前,甲午战争失败,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朝大臣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署了《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为:中国政府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最富有传奇性的股票投资大王非华伦·布菲特莫属了。 去年纽约华尔街股市一直牛气冲天。股票大王布菲特的股票大幅度上涨,由此他个人的财富光去年就增值了40亿美元,他个人所拥有的投票市面价值已近100亿美元。 100亿美元意味着什么?那是1992年所有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总额,相当中国受薪阶层三个月的工资,或中国两年的国防费用。 如果1965年交100元给布菲特的话,现在已值20万元;如果1956年交100元给布菲特的话,现已值70万元了。 华伦·布菲特,从一个沿着华盛顿街头送报纸的小孩,一跃成为  相似文献   

15.
刘秉光 《法制博览》2008,(23):42-43
一提到垂帘听政,人们就会想到发生在清朝的“辛酉政变”,就会想到统治了中国47年的慈禧太后。其实,在慈禧垂帘听政之前,中国历史上这种女人执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她们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女中豪杰,而且也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女强人”;不仅是少见的政治家,而且也是罕见的政变家。在权欲的驱使下,她们成了向封建礼制挑战的急先锋。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们可以说是叛逆的女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革命的整个时期里,中共中央和联共(布)中央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苏联领导人和斯大林本人根据他们领导国家和党的经验,试图通过提供建议的方式来帮助中共领导人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因此苏联和斯大林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问题,迄今仍是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进行热烈争论的问题。1949年12月—1950年2月毛泽东访苏期间,时任联共(布)驻中共中央代表、中长铁路苏方负责人的伊·弗·科瓦廖夫随团同行,这期间他向斯大林递交了一份有关中国问题的秘密报告。该报告的真本一直保存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档案馆中,2004年才…  相似文献   

17.
李多 《法制博览》2015,(8):290-292
清朝末年,随着变法修律运动的展开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法学术语的大规模传入,近代中国第一批法律辞书应时而生;它们多与邻国日本有关。《新尔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该书收录了大量的法律新词,这些法律新词奠定了近代中国法律新词的基础,而《新名词训纂》则对这些日源法律术语进行了汉语词源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读者     
《南风窗》2008,(12):10-10
继承精神,发扬学问(2008年第11期《一个人的离去:悼王元化先生》)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建国以后的知识分子,他的学问和影响力不在于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同行相比较,而在于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敢于多大程度取下蒙眼布,敢于多大程度说真话。王元化先生就是较早取下蒙眼布的人。所以谈到继承和发扬王元化先生:该继承的,是王先生的精神;该发扬的,是王先生的学问。发扬学问,则不应该拘泥于王先生所言,应从全世界兼容并蓄,又像王先生一样结合中国当下国情,做出切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1912年2月,台湾总督府发布第16号令,规定“本岛人、清朝人或本岛清朝人所设立的团体,不得在商号中使用‘会社’的字眼。”这个规定显然是为了压制台湾本地资本。台湾总督府这一新政策与其早先的“殖产兴业”政策有所不同,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它包含何种意义?此外,总督府所关心的并不是台湾传统意义上的合股组织团体。台湾至少在清初康熙年间的开垦中就出现了合股组织,一直到日据时期,举凡土地开垦、商业、水产养殖以及各种制造业中都有传统的合股组织。这是台湾总督府没办法限制的。而日据初。台湾企业开始出现新情况。1905年5、6月间,台湾协会干事门田正经受曾经任第二任总督的桂太郎之命,视察台湾各地.见到了本地人组织的株式会社。在近代东亚转型的大环境下。台湾传统产业及其企业家能成功转型吗?本文拟就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英雄     
未必是"没有英雄的年代"吴思先生在《出售英雄》的文章里极为朴素地讲述了中国人的英雄故事。他考察历史,以为对中国人而言,英雄乃是顺民向暴民转变的催化剂。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旧历二月,浙江宁波府鄞县的农民因两项土政策闹事,放火烧了宁波和鄞县的衙门。挑头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