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客经济学     
一伙人聚到一块吃饭,通常中国人会由其中的一个买单;而西方人则偏好AA制,大家分摊. 这是为什么?一般的回答是因为文化的不同,中国人讲面子、好客气;西方人比较实在,崇尚独立.但要是再问,为什么中国人的文化与洋人不同?有没有什么道理?恐怕就答不上来了. 经济学家们用"流动性"的概念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郗商 《工会博览》2005,(2):71-73
中国在变;北京在变;我们的生活需求在变。这个"变"的背后是什么?各行各业的回答不尽相同。北京西单友谊集团西单商场黄金珠宝柜台的王迎用自己的工作业绩,用自己的心做出了既简单生动又深刻朴实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工人阶级的命运和历史使命问题一直是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争论的基本问題,也是政治斗争的基本问题。现在,在2000年即将到来之际,面对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技术的深刻变化,这个问题更具有重要意义。全世界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对于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工人阶级的作用和历史使命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经常出现对立的观点。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对于在新的科技革命时代,工人阶级是否继续存在提出了疑问。他们对于下列问題有着不同的回答。这些问題是:工人阶级内部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工人阶级的结构以及在生产和社会中的作用有什么改变?工人阶级在新的时代所引起的变革中占居什么地位?劳动本身将怎样变化?新技术和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对人产生什么影响——更多的自由和幸福还是进一步的贫困和迷罔?《今日马思主义者评论》就上述内容,向一些国家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和著名人物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波兰著名学者亚当·沙夫,联邦德国议会党团副主席、社会民主党劳工委员会主席鲁道夫·德雷斯勒,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工人运动专家安德烈·戈尔兹,澳大利亚马克思主义学者,澳大利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卮思斯特·温默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所有制结构更加多元化,经济关系不断调整,利益格局变化深刻,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争议日益增多,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工会组织如何履行维护职能,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每一个工会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怀念孔雀     
一孔雀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谁知道动物园怎么走?我们三个女生面面相觑,原本就不熟悉,又都家在外地,这样的问题,自然没有人回答得出。不等回答,她又解释说,我想去看看孔雀,我还没见过真的孔雀呢。我先笑起来。那笑,是下意识  相似文献   

6.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既趣味浓浓又发人深思的故事:有些事物乍看比较明晰,人人皆知,但一经提出,要你回答,往往茫然,不知从何说起。比如,“什么是人?”就是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漂流”在世界各地的中国诗人,对于故乡、诗歌、中国文学有着怎样的理解?在儒教文化的背景里,怎样“吐露真言”?对此,郑单衣有一份他独特的问卷回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南书房     
赵义 《南风窗》2010,(14):96-96
<正>做五四研究的人非常多,却几乎没有人谈到当时的政治史脉络:这个运动是怎么回事?它到底是怎么运作起来的?和当时政局是什么关系?和当时的政客、军阀什么关系?为什么五四过后北洋就分裂了?本书试图回答以上问题,并证明学生运动只是五四的表面浪潮,其下汹涌的,是那个时代纷繁复杂的军阀政治——各个军阀和政坛派系都在捣鼓五四,而五四最终对于民国政治的走向,起着扳道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嘉詠 《法制博览》2015,(6):114-115
生育权的主体是谁?对该问题的回答多种多样。生育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主体只能是女性?还是只限于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抑或是不限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25)
正读史让人明智,首先就是可以有勇气反思下原来的一些定见。所谓流氓,可能他却是站在了历史进步的一边;而在所谓正派阵营之中,有些人的有些做派,未必就比他们鄙视的流氓高明多少。刘邦和项羽,你更喜欢哪一个?这个问题,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阅历的人的回答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以前喜欢项羽多一点,这还不仅仅是因为对失败的英雄的同情心,以及类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文学描写的感染,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对于刘邦做过的那些事情,比如打了败仗逃跑时把子女都推下车不管,实在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1.
这个时代正在交得越来越多元吗?看起来像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多元一定就是滋生自由的沃土吗?不一定。程巍先生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细节,让人回味。一次,他同几个中国人和美国人在一起讨论问题,讨论过程中,他忽然打断了话题,向美国朋友提出了一个颇让人尴尬的问  相似文献   

12.
一万个声音     
1986年上海市进行了一次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情况的大型调查,在400个单位回收了一万多份调查问卷,其中有几个问题令人深思。您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回答:解决住房困难占18.18%,居第一;进行知识更新(16.93%)居第二;增加工资(15.72%)与有施展才能之机会(10.91%)分别为三、四。您在工作中最感头痛的问题?回答:与各种人打交道(42.21%)占第一;知识老化陈旧(22.87%)与研究设备条件差(13.17%)居二、三。在良好环境下您还能发挥多大潜力?有39.52%  相似文献   

13.
林静 《工会博览》2010,(2):92-92
每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都要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回答决定着不同的理论品格。真正认识一种新的文论,只有将其研究对象弄清楚,我们才能进一步考察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新历史主义围绕着“历史是什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如何?”,作出了与旧历史主义和20世纪其他文论不同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希腊会退出欧元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纲纲 《南风窗》2011,(25):70-71
希腊会退出欧元区吗?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了。更为确切地讲,似乎应该是:希腊何时会退出欧元区?这个问题,谁也不好回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希腊人民现在想退出欧元区,法国和德国也是不会同意的。  相似文献   

15.
妙趣     
《南风窗》1998,(6)
谁说的? 女教师在教室里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 这句话最早出自谁之口?知道的请举手。”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个学生用不熟练的英语回答:“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完全正确。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位日本学生,可生在美国的同学却回答不出,多可怜啊!”  相似文献   

16.
说实话难,这是古人早就知道的。《伊索寓言》中的"旅人和名叫'实话'的女子"正是讲这个道理的。有人在沙漠旅行,发现一个孤单的女子,她的目光凝视着地面。旅人问,你是谁?女子回答,我的名字叫做"实话"。旅人又问,你为什么远离城镇,到这荒凉的沙漠上来生活呢?那女子回答:因为以往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说谎,而如今你和人交谈,听到的全是谎话,再也没有实话的容身之地了。作者评论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美国波士顿南城出版社的编辑与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发生了如下的一段对话——编辑:“你认为你自己本质上是作家?社会批评家?还是未来学家?”托夫勒:“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因为说我是‘作家’、‘社会批评家’或‘未来学家’的这种概念只是从一个方面来谈的。也可以说我是一个幸福的丈夫,自豪的父亲,一个身长六尺的男子汉,一个飞行员,儿子,兄弟,电影观众,纳税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美国人。我的哪个方面适用于你的提问呢?这个问题又是在哪个具体时间里提出的呢?”编辑:“你是如此变幻莫测的吗?”  相似文献   

18.
正每当我们处于一些重要历史节点的时候,总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无往而不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其战略思维。这是我读杨春贵教授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后的深刻认识。总体来说,该书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经济日报》财贸部主任朱建中自1988年以来,先后6次比较长时间到广东采访调查,而集中于“最突出、最鲜明地体现广东发展特点”的顺德。以顺德为代表的广东人与内地人观念上究竟有何差异?顺德“石破天惊”的成功秘诀何在?顺德还有哪些问题和启示?作者进行了颇有新意的回答,并希望引起议论和争鸣。  相似文献   

20.
年轻人如何在事业中成功,做出色的经理人?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长盛而不衰?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先生、平安名誉董事长成了《平安理念》一书,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本刊对他们的回答筛选整理后,形成下文,以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