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司法改革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如今已近20年。试点,一直是司法改革的主要方法。依照现代法治理念设计、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举措是否能适应现实条件,能否获得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支持,是否符合预期都需在实验中试验、评估、纠偏。只有将理念付诸实践才可能全面了解影响制度运作的各种现实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才可能使制度设计方案变得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然而,试点项目却面临着立法上的限制,司法机关本身强调现行法律框架内实施试点改革,中央和地方人大也要求司法机关在制度建构中不得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这不仅对制度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也可能使司法机关在推进试点项目的过程中遇到资源调动和部门协作动员的困难。比如,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项目的推进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笔者试从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在对人民监督员的身份、选任和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上有很大的进步。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规定》未能完全消解制约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的深层因素。在吸取试点实践的经验和借鉴域外制度的基础上,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制化、确立独立的选任主体、形成正当的监督程序、强化监督的程序性效力是进一步完善《规定》、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发展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权利制约权力、主权在民、公众参与司法、司法民主理念的充分体现。它是一种救济程序,也是一种监督程序。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要在宏观上处理好“应然”与“实然”、“渐进”与“嬗变”、“监督”和“独立”的关系;要在微观上健全配套机制,实现人民监督员的独立。  相似文献   

4.
5.
人民监督员制度虽然还存在着种种制度上的不足和缺陷,但从其运行和实践的效果来看,确实有利于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使检察工作更加符合现代司法制度人文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主旨.由于人民监督员制度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尽管高检院对此提出了宏观性的要求,但各地检察机关试行的程度、方法、措施等等还不尽一致.应根据司法理论和实践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进行一定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人民监督员制度具备司法民众参与、检察监督等制度功能,同时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在制约公诉权行使方面,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研究探索检察审查会制度的运作状况,可以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的思路。建议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时将人民监督员制度规定进去,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律化。同时,强化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程序性约束力,促进人民监督员资格的平民化与选任程序的中立化,赋予人民监督员调查询问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矫正制度遇到了一系列瓶颈性问题,如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会影响社区矫正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且,新的形势对社区矫正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之本土化模式,有助于解决目前影响社区矫正的问题。本文选取位列社区矫正工作最先试点区域之一、兼有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新型城镇和老旧城镇特点的北京市大兴区,作为探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之本土化路径的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8.
法制变革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审查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理性地看待建立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制度。我国台湾地区羁押权、搜查权收归"法院"的成功实践表明,司法审查机制能够成为保护被追诉者乃至普通公民免受国家权力无理侵犯的甲胄;俄罗斯建立法院对逮捕、羁押的司法审查机制的艰难实践却证明,司法审查制度最终得以实现需要突破重重难关,尤其是改变旧的权力格局,确立新的权力结构。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并落实司法审查机制,同样需要完善错案追究、国家赔偿制度,实现司法独立、树立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辩护策略,文化辩护又称文化抗辩,是指提出与法律代表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相冲突的文化背景信息作为证据,证明应当减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在青海省的刑事司法实践中,文化辩护在刑事实体法和刑事诉讼中已经适用,对定罪、量刑产生了一定影响,文化证据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文化辩护的适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完善文化辩护在刑事司法适用的构想包括文化辩护应作为超法规阻却违法事由、建立文化证据的举证责任规则和审查规则。  相似文献   

10.
工商行政执法与公安经侦刑事司法衔接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推动两法衔接,需要构建互利互惠的现代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技术基础,并建立立体执法监督体系以确保两法衔接的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工作实现司法的剧场化的重要制度创新,高检院自2003年启动试点工作到全面推行至今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正是该项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在司法的剧场化语境下,以基层检察院为样本,考量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改革的思路,以期在检察院组织法修改时以及更长远的未来逐步得以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建立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创新,是检察机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检察改革,保障检察权正确行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人民监督员制度为研究对象,展现、分析和研究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基本性质,揭示其背后的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并试图以权力与权利的关系理论阐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历程为视角,探究了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大众化与职业化两种司法理念的历史渊源、优劣势、本质及其背后的矛盾的博弈,分析了要走中国特色司法改革之路,必须要正确对待司法独立与司法权威影响因素,提出了中国司法改革需要走大众化与职业化相结合且以大众化为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司法改革过程中,司法部门、科研单位、专家学者都可能成为推进司法改革的力量,遗憾地是却鲜见民间机构的身影。司法改革实现法的过程需要全体民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发挥创造力,民间机构正是一股极具潜力的重要力量。成功典范如美国维拉司法研究所、台湾民间司改会,其对所在地的司法改革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司法改革既要立足中国国情、利用本土资源,也应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改革情况,借鉴其优秀经验。  相似文献   

15.
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典范,是董必武将马克思主义司法学说、中国优秀司法传统文化、西方司法文明成果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发展.“人民司法”的科学内涵及其优秀理论品格对今天的司法建设仍富于深刻启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三个基本途径即民族化、当...  相似文献   

16.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司法审判工作的准则,司法审判实践中的事实认定是适用法律的前提.事实认定正确,适用法律准确,才能做出正确的裁判结果.事实认定不正确,必然会导致适用法律不正确,进而导致裁判结果的错误.所以正确地认定案件事实是公正处理案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就司法行政工作而言,在此四化之中,深入推进司法行政队伍专业化建设无疑起到了框架性支撑作用,而我国此前数十年的司法行政队伍专业化发展历程业已证明,专业化建设绝不可一蹴而就,需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推进。文章在综合分析西部地区司法行政队伍专业化建设瓶颈的基础上,从专业岗位核定、标准制定、保障措施等三方面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法院微博是信息化背景下人民法院创新司法公开模式的主动选择,全国多地的法院系统包括重庆法院也尝试利用官方微博进行民意沟通.通过对重庆法院系统微博进行实证考察,分析发现重庆法院微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法院微博进一步完善的路径,以达到促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公众参与态度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问题的实质是政府和公众之间关系定位问题,而公众参与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参与。采取问卷调查的实证调研方法,能够明确成都市城镇居民公众参与态度的现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政策建议对政府进行公众参与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民族地区的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要在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稳步开展。要以实现当地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重要目标,树立司法权威,增强司法机关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和创新司法队伍管理模式,强化司法机关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