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刘雪 《法制与社会》2012,(25):54-55
刑事和解,是近年来司法机关为促进社会和谐而推出的一项制度创新。自我国引入刑事和解政策,并应用于司法实践,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期间,刑事和解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对刑事和解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2.
许楠  张学  谢晏 《法制与社会》2010,(32):128-129
今年,全国政法机关开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实践活动,在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涵义的分析以及对审查逮捕环节适用刑事和解的可行性、程序的构建进行分析,以达到确实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林霖 《法制与经济》2013,(4):136-137
刑事诉讼法新增的刑事和解制度,为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和刑事诉讼的参与者,应积极探索如何在检察环节下行使刑事和解制度,发挥刑事和解制度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彤 《检察纵横》2012,(6):41-41
刑事和解工作作为一种新的刑事问题解决方式,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如何做好刑事和解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刑事和解,是新时期检察工作深入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丰富的刑事和解案例,明法析理,偏重研究实际做法。期盼理性的研究刑事和解,以期对未来的司法实践提供些许裨益。  相似文献   

6.
李阳 《法制与社会》2014,(14):51-52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恢复社会关系的新型司法制度,在司法实践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得到了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吸收并正式确立。"枫桥经验"指导下的刑事和解实践,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我国刑事和解的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刑事和解制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更好地维护被害人利益、更有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的特点,并对刑事和解实践和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从而提出了设置基层调解员,确认检察机关调解权,确立加害人赔偿与国家补偿相结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刑事和解概念、意义、我国刑事和解司法实践的现状及其如何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接等方面进行分析,将刑事和解制度与检察工作相结合,思考如果更好地把这个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效解决纠纷的新机制贯彻到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之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刑事司法活动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办案,充分发挥司法机关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作用,保证刑事司法公正;另一方面要通过刑事和解程序,调动社会各阶层、各社会组织和社区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化解因犯罪引起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使加害人与被害人从对抗逐步走向和解,最大程度地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和谐。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并立足于传统文化和法治的本土化,对在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与可行性从五个方面作了详尽分析,最终提出了在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刑事和解的理念与程序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犯罪是对社会和谐的严重破坏。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刑事司法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办案,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保证刑事司法公正,另一方面要通过刑事和解程序,调动社会各阶层、社会组织和社区的积极性,参与化解犯罪引起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和谐,刑事诉讼程序设计也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因此,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更新刑事司法理念,构建社会协作型的刑事司法体系,把刑事和解的精神贯穿于刑事诉讼的主要环节,设置相应的程序,发挥刑事和解的司法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是自2006年我国正式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之后、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导向下成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头戏和流行式,同时它又是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和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实践模板和基本路径。当前人民法院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并非哗众取宠或仅是权宜之策,  相似文献   

12.
从被害人权利保护视角看刑事和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是指犯罪发生之后,经由调停人使被害人与加害人面对面交谈,共同协商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司法机关将刑事和解作为一项新型的刑事案件处理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积极解决轻微刑事案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的实践价值,已经得到社会的一定认可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鉴于此,笔者尝试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角度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些许分析,以期对推进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公诉工作中检调对接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调对接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一种创新型工作机制,是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最佳方式。公诉工作中实行检调对接,有利于实现刑罚预防目的,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办案效率;是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体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选择,刑事和解工作的经验总结;其适用范围主要是轻微刑事案件,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的案件和不构成犯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刑事和解作为在司法实践中试行的一种新的刑事案件处理机制,对于及时解决轻微刑事案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关于其适用阶段观点繁杂。本文以逮捕阶段为视角,探讨逮捕阶段中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的刑事案件解决方式,对于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积极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各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各地在司法实践悄然试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与配套措施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这一制度也产生了许多认识误区,致使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规范、有效地实施.因此,深入研究刑事和解制度,对于建立客观、全面、科学的认知体系,完善刑事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在刑事诉讼中建立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作为一项机制创新,刑事和解为多元化处理轻微刑事案件提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的刑事案件解决方式,对于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积极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各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各地在司法实践悄然试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与配套措施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这一制度也产生了许多认识误区,致使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规范、有效地实施.因此,深入研究刑事和解制度,对于建立客观、全面、科学的认知体系,完善刑事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华 《法制与社会》2012,(24):49-50,56
在全球法律文化交流加速和国内和谐社会建设升温的大环境下,刑事和解制度也逐渐成为我国刑事法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刑事和解体现了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主体地位的尊重,寻求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利益价值最大化,在化解社会矛盾,弥补传统刑事司法的不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严厉的惩罚,司法系统和监狱负担沉重、再犯率又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刑事和解制度给了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新的启示.但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20.
连翠美 《法制与社会》2013,(35):116-117
刑事和解制度对于保护刑事被害人和加害人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法律规定不完善,检察机关在适用刑事和解的过程中还需要研究和解决检察机关定位不清晰、影响办案效力、赔偿数额难限定、和解协议效力认定等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刑事和解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