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对内、外资企业实行的是两套所得税制度,外资企业所得税享有诸多“超国民待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是大势所趋,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尽快改革,推进两税合并,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但目前两税并轨仍面临阻力,必须化解人们对两税合并后,会对引进外资和国家税收收入带来多大影响等方面的担心和疑惑。  相似文献   

2.
张建国 《共产党人》2007,(11):37-38
酝酿多年,为社会各界和国内外高度关注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仅适用于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条例》(以下简称“两法”)的合并,终于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完成立法。那么,这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后,对宁夏的经济工作会有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3.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 ,参与企业分配 ,调整企业间收入的一个重要税种 ,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现已形成了一个包括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制体系 ,企业所得税制度也日趋规范。但由于该税种属于不能向外转嫁的“直接税” ,表现为国家对纳税人收益的强制性征收 ;所以 ,如果其征解要素确定得不合理 ,就极容易造成税负不公 ,引发纳税人与国家的直接矛盾冲突。(一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合理。1 .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明确。一个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和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经济政策目标联系起来 ,体…  相似文献   

4.
1、唐代的“两税法”。唐代推行的“两税法”,首开中国费改税的先河,是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次税费改革。两税法的主要内容:一是归并税目,把当时混乱繁杂的税种合并统一起来,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二是集中征收时间,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三是费改税,将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全部改为正税,一同并入两税之中,作为两税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财税管理的角度看,两税法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简化了征收手续,归并了收费项目,集中了纳费时间,改变了过去“科敛之名凡数百”及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取按企业内外资性质分别立法,从而导致内外资税收负担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分配和税收征管模式等方面的矛盾。新形势下,继续采用内外资企业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要抓紧时机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并轨。  相似文献   

6.
新税制是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在旧有税制的基础上主要对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流转税进行改革和完善。新税制实行以来,运行情况正常,整体税负变化不大,但具体到各个地区和每个企业,税负有增有减,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举措     
正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4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减轻税负、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措施,提出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的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进一步较大幅度提高,并将政策截止期限延长至2016年底。  相似文献   

8.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不少人感到有些说法相互矛盾,不好理解。一方面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另一方面遵义会议以后又确定“张闻天负党中央总的责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实上,名义领袖与实际领袖分离,是  相似文献   

9.
许永梅 《世纪桥》2008,(5):69-70
“两税合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有限,但对投资的产业结构将产生影响,并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比重。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其最大亮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时下,农民的税负是减了,但今后增收的问题怎样解决?从长远上看,“减”是必要的,但“增”比“减”更重要,只有找到农民增收的长远出路,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从我省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无疑是今后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内资企业将真正直面国际竞争的考验,一方面有充分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环境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外资企业以其科学、系统化的管理,超前的人才战略,为内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模式。我国财会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财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决策的作用,谋求企业经济效益及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从目前情况看,财务工作这一作用发挥得还很不充分,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附属”地位,甚至沦落为某些经济目的的工具。这就造成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目标的难以实现。笔者通过自身在外资企业的工作实践,对其财务理念,特别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作一简要分析,以期对内资企业的管理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有些人借经济体制改革之名,极力鼓吹在我国搞私有化。私有化都有哪些论点?它们错误的实质是什么?现将近来一些期刊上针对私有化观点的批驳综述如下:一、驳“产权改革论”有人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名义上人人所有,实际人人皆无”。对于这种观点,有人撰文指出,它抹杀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照搬西方产权理论特别是科斯定理,是完全错误的。1、社会主义国家的全民所有制是不同于私人产权制度的新型产权静度,其本质特点就是全国人民这个群体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2、从我国对国有企业所有权的法律规定、收益归属是否明确、产权所有者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国家的税收政策应向西部倾斜,应以着力于支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着力于支持发展特色经济等为基本原则。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应给予企业所得税的减免。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立足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头一年,如何把握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解决好当前扩大居民消费的主要矛盾,对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意义重大。一、当前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一)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上半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3.3%,实际增长12.4%,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均创近年较高水平,城乡…  相似文献   

16.
企业商誉的价值计量是合并方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净资产重估公允价值的差额部分,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两种情形之下;吸收合并确认的商誉为“入账商誉”,控股合并确认的商誉为“报表商誉”;这两种商誉价值量的确认具有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而企业商誉减值的计量则只确认可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减值部分。  相似文献   

17.
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各类企业创造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税制改革同世界经济发展接轨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两税合并也会给在华享受了20多年超国民待遇的外资企业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和立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俞光远 《新视野》2003,(2):34-3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急需加快对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立法步伐。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按照公平税负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按照适度征税原则,适当降低税率;3.按照效益原则,调整优惠政策;4.按照避免重复课税原则,协调好两个所得税;5.按照节约费用的原则,改革征管模式。制定企业所得税法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目标是:1.借签国外所得税立法的有益经验,保证税法的科学性和完备性;2.把握国际上所得税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税法的统一性和前瞻性;3.正确处理简化税制和完善税法的关系,增强税法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4.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增强税法对多重目标的协调性;5.协调好企业所得税法与财会制度的关系,增强税法的规范性和强制性。  相似文献   

19.
于成璞 《发展论坛》2002,(10):76-76
近年来,城阳街道党委、办事处努力构建“第一产业量减质高、第二产业高度发达、第三产业相对繁荣”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赢得了实施“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税收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三项指标名列省市前列。一、坚定不移地抓外强内,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2001年,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60个,合同利用外资1146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45万美元,增长112%;合同利用内资11.3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6.8亿元,增长144%。具体工作中:一是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街道党委、办事处坚持不断拓宽视野,更新…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有何意义?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的机制是什么?怎样才能促进这一转化?这些都是当前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从无锡合纤总厂这几年来“科技兴厂”的发展轨迹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无锡合纤总厂原是由三家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通过两次“弱弱兼并”组合而成的。这几年,他们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先后开发成功国家级新产品“烟用聚丙烯过滤丝束”和“工业用涤纶帘子线”项目,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翻番,年利润增长了数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