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群众路线"思想具有三个构成要素,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共产党的领导,这三个要素恰好符合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的三个本质特征:"民"为根本目的;"民"具根本力量;"民"需"君"与"师"。民本思想中暗含的一个理论前提是人民不能实现自我统治、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人民在政治上需要领导者和管理者,但民本关注的不是少数政治统治者的产生和执政的方式(民主的或专制的),而是对统治者以及民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民本"与"民主"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二者的逻辑重心并不在同一个理论层面上,将两者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偷换了"民本"与"专制"两个概念的内涵。民本与专制的结合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并不是逻辑的必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大基本特征在"群众路线"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两个特征是"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的监督",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是"民本"和"民主"两种思想观念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民主的真义与政治排斥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民主的定义很多,但是主要可以从理论基础、制度安排和实践保障3个方面加以界定。民主的理论依据是人性的不完善;民主的制度安排重在监督和规范权力拥有者的言行,防止权力的误用乃至滥用;民主从实践上严格保护少数,强调少数人的利益不能被所谓的“大众利益”或“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任意牺牲。近年来新出现的政治排斥理论说明,任意剥夺所谓“少数人”政治权利的做法是违反民主原则的。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民主的反讽:美国精英政治是如何运作的【美】托马斯.戴伊等/著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将美国民主政治的现实状况描述为"精英民主",即治理美国的是精英,而不是民众。这些少数精英已经牢牢控制了美国政治,它们所实行的是寡头统治,因而真正的民主制度在美国是行不通的。为了佐证这一观点,全书分14章,逐一考察了美国宪法、民众、媒体、选举制度、政党、利益集团、国会、总统、法院、政府机构、联邦制和其他政治领域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上实行民主,事实上"反而不民主"的现象大观,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一样好东西。有了民主,政治不再是少数精英人士或高尚人物的私家游戏,普通民众的意志也能充分张扬;有了民主,亘古千年的“人治”终于唱响了一曲谢幕挽歌,法治自此拥有了最肥沃的土壤;有了民主,任何强权都不能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即便弱势群体的利益亦可得到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是受西方代议制民主影响,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相嫁接,而产生的既不同于西方近代的人权,又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个亦中亦西的概念。改良主义的民权话语的涵义主要是"人人有自主之权"。与以个人为本位、以调解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关系为目的的人权相比,改良主义者言说的民权主要以群为基础,以重塑君臣关系为目的;与以解决国家权力合法性问题的民主相比,改良主义者言说的民权则力图将儒家的民本主义与民主相调和。革命主义者所言说的民权同样并非西方意义上的人权,亦非公民权,而是指国民权,人民主权被言说成了"主权在民",即人民作为整体被迅速提升为国家主人,同时人民仍然是需要被政治精英所引导的传统意义上的"民"。  相似文献   

7.
政协委员群体人才济济,民主党派也是"群英堂",比如民主促进会,广东就有6000多位会员,70%左右为中、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是教育、文化、出版界别的精英。民主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是国家宝贵的"智囊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曾在广东题词:"南巡谆谆音容在,代表黄钟振聩鸣。粤土腾腾春雨早,我侪能不效群英。"这个题词很  相似文献   

8.
唐国军  李文亮 《传承》2009,(12):124-125
"精英政治"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政治文化的理想政治模式,实现民主集中制的关键是推选"精英"的程序民主,"贤人"是"精英"与大众政治的结合,"精英"的集中与大众的民主是民主集中制正确发挥作用的渠道。程序正义是实践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路径探索:政治社会化,民主集中制正确实践的大众心理营造;制度化、法律化与道德化,民主集中制实现的社会价值观建构。  相似文献   

9.
"精英政治"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政治文化的理想政治模式,实现民主集中制的关键是推选"精英"的程序民主,"贤人"是"精英"与大众政治的结合,"精英"的集中与大众的民主是民主集中制正确发挥作用的渠道.程序正义是实践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路径探索:政治社会化,民主集中制正确实践的大众心理营造;制度化、法律化与道德化,民主集中制实现的社会价值观建构.  相似文献   

10.
童曙 《重庆行政》2008,(1):73-7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推进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小康》2011,(4):8-9
专家点评这次两会我看到的不是"一民",而是"四民"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有人认为这次两会的主题是民生,即一民,我并不这么看。我认为这次两会的主题是民生、民主、民族、民权,即四民。切记不要把民主、民族、民权与民生混为一谈。四民分别对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对于民主,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已经在县和不设区的市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民主执政与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民主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要求,也是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实行民主执政,离不开贯彻民主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的基本原则,也是实行委员会制的决策规则要求,人们对此已达成共识.然而,实践中,实行委员会制的"一把手"不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把"民主"变成个人专断,把个人专断变成"多数人民主",一人可以魔术般地变成"多数",把"一言堂"变为"多数人同意",是长期以来"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经常遭遇的最大挑战.它既有认识和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有政治体制的症结.在民主执政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目标追求的时代里,重新解读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十分必要,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执政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万其刚 《中国人大》2009,(15):51-52
近代以来,西方民主理论经历了“从共和主义到自由主义”的演变,逐渐分化为两大基本的流派。一种是自由主义取向的,即代议制民主理论,主张由经选举产生的“官员”在严格界定的界限内行使权力以代表公民的利益。熊彼特把民主看作是一种政治方法,即为达到政治决定而作出的某种形式的制度安排。而当代主流民主理论认为,只有少数“精英”的参与才是关键的,缺乏政治效能感的冷漠的、普通大众的不参与,则被看成是社会稳定的主要保障,也是避免多数暴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是民主的具体形式。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民"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因此民主一词代表的是"阶级的统治",只在国家制度层面上使用,即政治民主或民主政治。就此而言,党内民主、社会民主以及其他与民主相关的说法,都是政治民主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周克庸 《桂海论丛》2006,22(1):31-33
由“民主”规定“集中”的“多数原则”性质,以杜绝个人或少数人的集权专断;由“集中”将“民主”提升为权威力量并坚定地实行之,以排除分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这就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精神。要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不断推动这一制度的自我完善,就必须把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精神,走出在“民主”和“集中”上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6.
李龙  张静 《求索》2010,(5):85-87
在理想的民主政治模型中,唐斯认为,"民权的平均分配使政治行动趋向于将收入从少数富有的人手中转移到大量不太富有的人手中,从而促进收入均等化",但是由于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理性的政府很可能采取与之相反的行动,实行从穷人到富人的收入再分配。劳动分工的差异、不确定性导致的获取信息的不平等造成了民主社会中政治权力的不平等,收入的不平等分配更加扭曲了植根于民主理论中心的政治平等原则。当他总结说,"民主制度中有差别的政治权力的基础根植于社会的本质中"时,他脑子里存在的必然是这样一种观念,即民主政治因为其实现的规则和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的难题而难以达致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秦海 《同舟共进》2008,(4):32-32
泰国的民主被称为"过渡型民主":上世纪90年代初,泰国基本结束军政府的威权政治,探求全面的政治民主化道路,开始确立并实行了议会制。但由于泰国此前经历了漫长的威权主义阶段,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出现政治民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的完善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民主建设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适应性、凝聚力和权威性,增进社会和谐与开放社会的形成,表征着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党内民主通过党内协商、选举民主的运作过程,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真实表达、确定和维护,为走向法治与稳定政治秩序提供可能。党内民主兼顾规范民主观和经验民主观的双重优势,在精英间协商与竞争性选举的宪政构架下,有利于建构中国民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从"运动式民主"转变为"参与式民主",成为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轨迹。1978年以前,基层民主属于"运动式民主",经常以运动的方式实现民主的目标,缺乏制度支持;1978以后,以公众积极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民主"形成,并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先农村,后城市,再政府,最后扩展到社会,但是立法始终贯穿于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不少人把民主等同于选举。这种看法,历来争议不断。卢梭早就批评过:"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王绍光嘲讽代议制民主只是投票选出主人的"选主政治",也可谓一针见血。在政治冷漠席卷全球的今天,这些批评尤其值得认真对待。然而,在现代社会提倡直接民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代民族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根本不可能聚集到一起议事。代议制几乎是唯一可能的选择。不过,代议民主必须是有根基的,否则如上种种批评就很容易不幸言中。托克维尔考察美国的民主,非常敏锐地看到了美国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