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最近热销的《如何激发创意》,是励志大师鲍威尔·莫特夫的新作。莫特夫在书中指出,我们把创意比作是根火柴,目标受众是根蜡烛,火柴只有先点燃自己,才能点燃蜡烛。所以创意人首先要让好的创意动力点燃自己,才能以卓越的创意点燃观众。  相似文献   

2.
自从人类有了教师这一职业,赞美教师的词句就层出不穷。有的,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有的人把教师比作黑夜的"灯塔",把无知的孩子引向光明的彼岸;还有的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把最后一根"丝"留给学生......这些比喻都是人们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赞...  相似文献   

3.
越战期间,美国男子穆司提每晚都点着一根蜡烛,站在白宫前表达其反战立场、有一天晚上下起了雨,他还是手拿蜡烛站在那里、一个记者忍不住问他:“穆司提先生.你真以为你一个人拿着一根蜡烛站在这里.就能改变这个国家的政策吗?”穆司提回答:“不.我这样做不是想改变这个国家.而是不想让这个国家改变我。”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书,读到了“阅私信不用官家烛”的故事,深有感触。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官清正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信函,他猜想一定是朝廷的公文,马上命令公差点燃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公差把公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后来得知,原来那封信  相似文献   

5.
脑筋急转弯     
1、吃苹果时,咬下一日,发现竟有一条虫,觉得好可怕;看到两条虫,也觉得好可怕,但看到几条虫,才让人觉得最可怕?2、小明拿了一百元去买一个七十五元的东西,但老板却只找了五元给他,为什么?3、一天夜里刮起了狂风,这时一个桌子上总共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由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这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好像太“迂腐”,别说是用官烛看半封信,就是一封信、十封信、百封信,也不会有人去计较。可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 ?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   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这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好像有几分“迂腐”,别说是用官烛看半封,就是一封信、十封信、百封信,也不会有人去“斤斤计…  相似文献   

8.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 烛。 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这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好像有几分“迂腐”,别说是用官烛看半封信,就是一封信、十封信、百封信,也不会有人去“斤斤计较…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教师,历来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三尺讲台,留下了教师们的无数心血和汗水,人们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人们还把教师比作春蚕,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人们也还把教师称作孺子牛,辛勤耕耘,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10.
北宋名将、魏国公韩琦在定武统帅部队时,夜间伏案办公,由一名侍卫拿蜡烛为他照明。那个侍卫一不小心走了神,蜡烛烧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忍着疼没吱声,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又低头写字。过了一会儿一回头,发现拿蜡烛的侍卫换人了,韩琦怕侍卫长对那个侍卫鞭打责罚,就赶忙把他们召来,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的将士们知道此事后,无不感动佩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的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正逐渐被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所取代c这一历史性转变对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面对新形势,新观念,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这首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师德修养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俯首甘为孺于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对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真实写照。人们把教师喻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喻为吐尽最后一根丝的春蚕,也正…  相似文献   

12.
权杖是根指挥棒。但手握权杖的时候别把别人都当猴子耍。国家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三处处长李学智硬是按不住自己的手,非要把别人当猴耍.结果自然只能是身陷图国还留下一脸血印子。  相似文献   

13.
1996年2月2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13岁的男孩邓振广把邻居4岁的小女孩张秀华哄骗到自己的房间,用绳子勒、被子捂的手段,将张害死。并将小女孩的裤子扒下,用手和小木棍抠捅其下体阴部,然后移尸于三楼一间废弃的男厕内。在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后,终于好奇心压倒了恐惧感,邓又先后六次于深夜手持蜡烛和刀片潜入此男厕,对尸体进行解剖,并取出内脏观察,还把小女孩的头发割下来,用打火机烧,在打算进一步解剖头颅时,于2月15日被抓。目前,邓被少管三年。年仅13岁的邓振广为什么会如此暴戾和残忍?为什么一个天真无瑕的少年…  相似文献   

14.
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到领导工作的始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心得陈邦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根红线,也是贯穿于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5.
走向辉煌     
走向辉煌陈丽荣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英国)萧伯纳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是那么平凡,他朴实,敦厚,稳健中透着精明。谁也不会想到,就是他,四年间捧回了两项...  相似文献   

16.
近读史书,被一则故事吸引:话说春秋时,楚国有个庄王,乃五霸之一。一日,庄王在寝殿大宴群臣,有美人陪侍。突然风把蜡烛吹熄了,有人趁机牵了一下美人的衣服。美人于是扯断其系冠的缨索,并哭诉于庄王,定要查名治罪。庄王想,酒后疏狂,人之常情,自己若轻贤好色,怕要惹人笑话,竟然不予追究:“今日饮酒甚乐,在坐不绝缨者不欢。”等蜡烛重新点燃,满座的冠缨都解,自然不知调戏美人的是哪一个了。后来,晋楚交战,庄王为晋兵所困,十分危急时突有一猛将杀入重围,冒死救出庄王。庄王逃脱危难,问救他的是谁,那将俯伏在地:“臣乃昔…  相似文献   

17.
做一支蜡烛燃放光焰曹雪莲小时候,当教师的母亲教给我很多古诗,其中有一首李商隐的《无题》,诗的内容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在给我讲这首诗的时候,把诗人李商隐的儿女之情,比作她对教师职...  相似文献   

18.
人们夜间出行,除非月夜,必得照明;在未有电灯、手电简之类现代科学产品之前,往往要打起松明火把一类燃烧物;古诗所说:“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秉烛就是擎着火把。蜡烛这一物事,文字记载,盖始于东晋初年。那时的蜡烛是奢侈品,平民百姓用不起的。夜晚提着一盏灯笼,柔和的烛光照明了平整的石板路,  相似文献   

19.
齐国有一个叫徐吾的女子,跟邻家的妇人合伙出钱买蜡烛晚上织布。徐吾家穷,不能继续出钱买蜡烛,邻家的妇人就叫她晚上不要来了。徐吾说:“我每天很早来,最后回去,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是因为穷的缘故啊。现在整个房子里边,增加一人  相似文献   

20.
周仕敏 《当代广西》2013,(17):42-43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像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意刊发这组稿件,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