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王博 《各界》2014,(2):55-59
寒门贵子 李子洲名登瀛,笔名逸民。陕西绥德人,其父李元贞,母白氏。  相似文献   

2.
读了今年2期《理论导刊》陈元方同志写的《新编地方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再思考》一文,觉得很有启发.这篇文章,对于地方志该不该记述“文化大革命”以及如何记述“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可以说论述得很全面很详尽了,这也是他多年来领导编写陕西新编地方志关于这个问题的体会与思考.他的意见,我是完全赞  相似文献   

3.
1947年,胡宗南进犯陕甘宁边区的紧张时期,绥德分区群众剧团的全体演职人员都疏散到山西碛口一带继续排练演出.同年秋天,胡匪全军溃逃,解放区军民人人欢欣鼓舞,剧团立即返回陕西,一过黄河,就在佳县螅蜊峪一带,开始为遭受胡匪残害的广大群众进行慰问演出.  相似文献   

4.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入成都,发现明宗室蜀王府端礼门楼上供奉着一尊人像,身穿公侯品服,以黄金涂装.令人惊异的是,这具人像居然有真人皮质,头部和手足都是肉身.蜀王府太监招认说:“这是凉国公蓝玉的人皮.”从明初算起,这具人皮已经供奉了两个半世纪.后来清军入川,张献忠撤离前一把大火烧掉宫殿,人皮像也就此失踪.  相似文献   

5.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自小聪明好学,更为难得的是,他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按说在当时的中国,航海并不是什么热门学科,而且云南也不是出海之地,为什么郑和会喜欢航海呢?  相似文献   

6.
林子 《各界》2008,(4):95-96
杨们常生于咸阳,成长于兴平,创业于成阳,他曾是咸阳永乐氮(肥)一名普通的工人,在永乐氮肥厂工作的十五年,年年都破评为先进工作者,同时又是厂里的技术能手.由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氮肥厂的经营状况一落千丈,他又调到了陕西如意电:视机厂,中专毕业的他由于不慎丢失了文赁,技术工作也就干二不成了,有劲合不上.在他心里很愁闷的时候,葫生一念,凭自己的技术、手艺挣钱吃饭,工作之余他在外开起了一家汽车修理厂.……  相似文献   

7.
杨建德 《各界》2010,(2):83-86
我的父亲杨和亭是个老革命,他1927年夏参加革命,曾任绥德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西北局巡视团团长、延安直属十县管理委员会书记等职。  相似文献   

8.
李乔 《瞭望》1997,(35)
忧国忧民的袁嘉谷李乔民国以前,我的家乡有一句谚语:“云南不点状元,陕西不招驸马”。但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云南却出了个比状元还希罕的“经济特元”———袁嘉谷。因为人们习惯于尊重状元,云南人便在昆明拓东路建盖了一座飞檐卷云,铁马叮咚的状元楼。这当...  相似文献   

9.
公共事件凸显治理脱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媒体推动公众事件凸显社会治理条件的变化,一些基层干部的治理理念、素质与当前民众、执政环境需求存在"治理脱节"新年前后,辽宁、陕西、湖北等地相继发生了西丰事件、绥德事件、天门事件等冲突事件。这三起事件经网络舆论传播放大,造成广泛社会影响,有关专家认为这等同于新型公共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10.
王朴祭     
沈淦 《侨园》2012,(6):47
王朴是陕西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人,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中了进士.他初任吏科给事中,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明太祖朱元璋,被削去官职.不久,朱元璋又起用他为御史.但由于他生性耿直,照样经常与朱元璋争辩是非,一点也不肯让步.终于有一天,朱元璋大发雷霆,喝令武士将他绑出去斩首.到了斩首之地后,朱元璋又将他召回来,问道:"你改不改?"王朴答道:"陛下不因为臣不肖,提拔臣为御史,怎么又如此污辱臣呢?假如臣没有罪,陛下怎么能杀臣?如果臣有罪,又何必再活下去?臣今天只求快点死啊!"朱元璋勃然大怒,喝令将他拉出去,赶快行刑.  相似文献   

11.
云南人认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不可能是博物馆式的、静态的收藏,而只能是动态的。如果 对文化中所蕴涵的巨大经济价值认识不足,那么这种保护也是不能长久的。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10月28日,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在省委党校就陕西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问题做专题报告。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建中主持。在报告中,李金柱详细阐述了陕西工业发展的新使命、陕西工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和搞好陕西工业转型升级政府管理要有新作为三方面内容。他指出,既要认清陕西工业发展的新水平,也要正视存在的工业门类全面不强、发展方式总体粗放以及投资动力和市场需求两个不足的问题。适应新常态、确保中高速、追求中高端是陕西工业发展的新使命。他强调,要围绕"高端、低碳"的发展理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7,(Z1)
正最近,公安部指挥四川眉山警方破获了特大倒卖文物案,涉案金额高达3个亿。该案涉及的倒卖文物就是当年张献忠的"江口沉银"。由此进一步证明:世代传说的张献忠"江口沉银"并非空穴来风。"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2010年被公布为眉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面积100万平方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多少年来,不少盗贼觊觎此地并进行盗掘。  相似文献   

14.
崔廷儒同志是我党在陕西地下工作中的一位杰出的领导干部;曾任陕西临时省委秘书长、西安中心市委军委书记、陕西省委秘书长、宁夏省工委书记等职。他于1941年4月在银川被捕,壮烈牺牲,至今已经四十五年了。但他那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的赤胆忠心,沉着勇敢,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5.
穆易 《各界》2009,(12)
曹聚仁是个很纷繁的人.在他那一代人中,旧学的根底,他很深;由"五四"传递进来的新知,他也获得甚广.新与旧的交织,使他的思想,甚至行为,就来得有些不一般.例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那一身蓝布衫,就传出了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6.
郭润宇同志编著的《陕西民国战争史》(上册)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地方民国史书,这车书以战争为主线,展现了民国年间陕西战乱频仍的场面,选题的角度是很有意义的.诚如作者在前言中写到的“陕西民国年间从辛亥起义到人民政权的建立,几乎年年、月月、天天都在打仗.”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陕西民国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作者抓住战争这条主线,对陕西民国年间双方出动兵力每次总计千人以上的各种战争,包括讨袁的革命战争,各派系军阀的相互混战,地方实力派之间、正规军队之间的战争,剿灭土匪的战斗以及人民群众较大规模的自发武装斗争等,从历史背景、战斗  相似文献   

17.
沈宝祥 《党政论坛》2008,(12):32-32
1964年11月,党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赴任前,中办主任嘱咐他,到任后一年不要说话。那时,所谓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在全国农村进行。这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具体实践。陕两省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搞得很“左”。胡耀邦到陕西上任后,敏锐地发现,运动搞得很过火,打击面过宽,抓人多(1964年全省逮捕6470人,扣留5000多人),  相似文献   

18.
在辽宁省沈阳市有一位叫夏凡的奇人.现年56岁的他不仅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很有造诣,还曾对郭沫若的甲骨文学说进行了大胆质疑.而且,他在甲骨文契刻方面也是世界上无人可比.所以,许多专家学者都称他为甲骨文研究、契刻世界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正北宋时,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陶谷少有才名,史书上记载他"强记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良好的自身条件让陶谷很想有一番作为,成为一个让人仰视、受人尊敬的人,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很沉重的打击。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在宫中闲逛,无意中拿起一面铜镜,发现背面铸着一行小字:乾德四年铸。他大为吃惊,因为"乾德"  相似文献   

20.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紧密联系我省实际,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对于振兴陕西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