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东突”恐怖主义势力近年来不断制造各类暴力恐怖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反恐立法存在明显不足,没有专门的《反恐怖法》。完善我国的反恐法律体系迫在眉睫。在《反恐怖法》出台之前,可以通过修改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以及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的方式完善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法律运行机制,为反恐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突”恐怖组织实施的暴力恐怖活动,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应对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除完善反恐机制和措施外,强化反恐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迫在眉睫。公安院校必须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时俱进,设立反恐专业学院,开设反恐专业,加强反恐理论研究和技能训练,对于反恐人员素质及反恐行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恐怖活动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直接现实威胁。公安机关反恐部门应未雨绸缪、加大措施、积极防御、主动进攻,强化新形势下的自身反恐情报体系建设,为反恐斗争的战略全局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4.
恐怖活动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直接现实威胁。公安机关反恐部门应未雨绸缪、加大措施、积极防御、主动进攻,强化新形势下的自身反恐情报体系建设,为反恐斗争的战略全局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5.
城市反恐警务是伴随着城市恐怖主义的滋生蔓延而兴起的一种警务模式。西方国家的城市反恐警务具有重视信息情报收集与共享、强调反恐力量之合作、工作形式灵活和非常规等特点。可从建立完善的公安反恐情报体系、强化对涉恐人员的属地管控、合成警种力量开展专案侦查及提高公安机关反恐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着力,构建本土化的城市反恐警务机制。  相似文献   

6.
将反对恐怖主义和惩治恐怖活动写进宪法,简称"反恐入宪"。"东突"民族分裂及暴力恐怖势力的破坏活动已经严重破坏了国家安全,损害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恐入宪"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必然要求,是人权保障的必然选择,是完善我国反恐怖法律体系的迫切需要;现行宪法已为"反恐入宪"预留了立法空间,"反恐入宪"完全符合我国修宪的原则及宪政发展规律,国外也有"反恐入宪"的立法实例可资借鉴。所以,应当在宪法序言中明文规定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时在宪法总纲中明确规定惩治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面临的最现实的恐怖威胁是来自新疆的“三股势力”。我国的反恐对策应该是:一、加强反恐情报工作;二、加强反恐力量的基础建设;三、严厉打击与巧用谋略相结合;四、加强对恐怖活动的防范;五、加强反恐立法工作;六、加大反恐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际反恐怖斗争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恐怖主义威胁还将长期存在。全球正迎来恐怖活动的"第四次浪潮",欧洲正面临空前的恐怖主义威胁,恐怖活动高潮呈现新特点,恐怖袭击已形成特有模式,欧洲国家在政治、社会等方面面临恐怖极端组织的现实威胁,国际反恐协作的统一联盟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与挑战。欧美联合打击下的"伊斯兰国"组织实体力量明显衰减,其传统战略已出现新的调整。欧盟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反恐打击工作,充分发挥欧洲反恐中心的职能作用,积极借鉴总结他国反恐情报中心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强欧盟内部的反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打击恐怖活动犯罪不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我国反恐立法在刑事实体法、程序法和立法模式等几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借鉴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立法经验,分析我国反恐立法现状,对完善我国反恐立法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和暴恐事件的复杂特点,客观认识我国公安民警反恐应急的现状,应重点培养情报侦查能力、案件侦办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在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工作日益常态化的形势要求下,完善反恐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反恐应急专业水平,健全公安民警权益保障机制,提高公安民警反恐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隐蔽、分散、独立为特点的“独狼式”恐怖袭击成为恐怖活动的主要方式,并呈现专业化、低龄化、女性化的发展趋势,给社会安全治理和国际反恐合作带来严峻挑战。我国反恐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密切关注“独狼式”恐怖活动新特点和新动向,强化专业力量建设、加强社会力量动员、促进国际反恐力量联合,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独狼式”恐怖袭击防控治理体系,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新疆作为中国反恐斗争的前沿阵地,目前仍面临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三期"叠加的严峻复杂形势。反恐工作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与新疆反恐人才的储备和积累不足、专业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不无关系。因此,反恐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反恐战略体系的一部分,必须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新疆警察学院作为培养新疆公安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在反恐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学院应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思维、贴近实战,充分把握反恐人才培养现状,以校局合作为依托,从优化培养模式、增加实训基地、强化师资力量等方面开拓出一条适合新疆公案反恐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从2013年下半年至2014上半年之间在我国多地发生了影响恶劣的恐怖袭击活动。暴恐案件出现频率高、手段残忍、跨地域等特征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严峻的反恐时代。在目前严峻的反恐形势下,肩负维护国家民族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要职责的公安机关应根据当前反恐斗争的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多警种联动,建立打防管控一体化反恐体系。  相似文献   

14.
社区反恐以具有地理性、集群性和交往性的社区为阵地,通过居民、设施和技术来防范恐怖主义,与国家反恐和全民反恐构成整体性反恐的三种耦合力量。社区反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柔性的和情境性的社会控制,主要依靠有计划的干预措施以制造"障碍"来减少违法犯罪的机会,从而抑制恐怖活动的发生。社区反恐的域外实践显示其优缺点共存。我国在推进社区反恐构建过程中,应当建立群众监管、设施"目标强化"以及技术监控并存的协同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于2004年8月 ̄9月连续发生3起重大恐怖事件,其特点是:高密度、大跨度、高烈度的恐怖活动产生的恐怖效应前所未有;恐怖分子的策划能力明显提高;恐怖手法不断改进。究其原因,俄罗斯在对付恐怖活动的战略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情报工作滞后,防范工作疏漏太多,处置行动的指挥、协调、应变能力明显不足。受此启示,我国应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反恐警惕性,强化情报工作,加强防范工作,抓紧反恐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的建立,推动各项反恐基础建设,尽早出台《反恐怖法》。  相似文献   

16.
在恐怖主义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跨国警务合作与恐怖主义作战成为国际社会警务合作的共同呼声。在公安部反恐局的领导下,由公安部、省(直辖市)、市(州)三级公安机关反恐部门分级组织实施反恐专业训练。并积极做好特别是省属公安院校在公安教育中的培养反恐人才主阵地作用,努力引进与培养双语人才。各国培养反恐专业人才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为自己国家输送处置恐怖事件的反恐专业人才,为反恐事件处置和决策服务,为一线反恐实战服务,反恐国际警务合作专业人才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严厉反恐刑事政策指导下的世界各国反恐立法,呈现出反恐刑事法网日益严密的趋势,但是,在严厉打击恐怖活动犯罪中,存在如何保护人权的问题。应当借鉴国外立法及反恐经验,结合我国反恐实际情况,在严厉反恐刑事政策的指导下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反恐法律体系,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应该在反恐法律框架内进行。而严厉的反恐刑事立法会存在"严有余,宽不足"的问题,应该在反恐刑事政策司法化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以宽济严"的一面,从而实现打击恐怖活动犯罪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恐怖活动犯罪是最具有危险性的一种严重暴力犯罪。当前恐怖活动犯罪有犯罪主体多元化、犯罪动机多样化、犯罪手段科技化、犯罪的后果呈严重化、恐怖活动地区化国际化等特点。预防、减少恐怖活动犯罪应做好强化全民的反恐意识,建立反恐专业队伍,健全反恐怖活动犯罪的法律体系,加强地区、国家间的反恐合作力度等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刑法修正案(九)》和《反恐法》的相继出台,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恐怖活动犯罪的惩治力度。虽刑法在反恐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但仍存在一定缺陷及漏洞,在国家总体安全观视野下仍需明确我国反恐刑法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阿富汗未来局势的发展和中亚地区的力量格局以及区域安全形势正面临深刻和重大变化,我国反恐形势也出现了诸多新的趋势。在新形势下,我国反恐战略应当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精神,置于国家安全战略之下,以群众路线为基础,以打击"三股势力"为核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国际、区域合作关系,加强反恐演练的反恐机制建设;同时还应提高反恐职能部门的情报工作能力、预警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防范恐怖袭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