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魏一民当老师12年来,做梦也想不到这档子事会落到自己的身上——他下岗了。就连许多老师都为他叫屈,学校即使再淘汰十个,也轮不到魏一民呀。他是学校的名教师,教学成绩一流,是古柏一中的一道品牌,可惜这个品牌转瞬之间就被一个冰冷的分数推倒了。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城区教师末位淘汰制》的考核办法,城区学校凡年终考核分数列倒数第一者,要么调离城区,要么只拿基本工资离岗培训一个学期。这办法一经出台,搞得教师人心惶惶。魏一民想:“反正淘汰不  相似文献   

2.
请你别出现     
童年时音乐课教的儿歌,要么唱高调,要么多少有点空洞的抒情,某天偶然听到一首清新有趣、贴近心灵的歌《童年》,不由分说深深喜欢上了它。青涩的成长期,最爱是《野百合也有春天》那支曲,它让失恋变得那么缠绵而柔美。  相似文献   

3.
厂务公开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消除隔阂,凝聚人心;可以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可以实施民主监督,避免暗箱操作。但好事不好好办,便会变形走样。一些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后,职工的意见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厂务公开要么避重就轻,只公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对事关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秘而不宣;要么公开的厂务名不符实,用虚假数字蒙骗愚弄职工;要么虎头蛇尾,前热后冷,热闹红火一阵子后,便偃旗息鼓,杳无声息;要么开空头支票,只公开不整改,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公开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公开后依然如故。如此公开,实…  相似文献   

4.
影响力,即指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一个人,要么被他人影响,要么影响他人。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相互影响之中。只是,在社会群体中,总有一些人的影响力明显大于其他人。这种人,通常叫做干部。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干部并  相似文献   

5.
牟丕志 《工友》2008,(5):64-64
在机关里面混得咋样,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你有多少下基层检查的机会。如果你在机关混了多年,还没有下基层检查的履历,要么部门不好,要么人在圈外。  相似文献   

6.
陈昌盛 《工友》2010,(3):15-15
我们全镇共有46家民营企业,大多数职工代表要么不了解国家关于工资方面的法规政策,要么从心里惧怕老板,不敢谈或者不会进行工资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7.
定性与定量评价各有长短,所以,在实际的评价活动中宜两种评价方式结合使用。目前我国高校院系教学工作评价制度要么属定性评价,要么属定量评价,很少有将两种评价方式结合使用的。与学校三年一轮的聘期绩效考核相一致,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是一种理想的院系教学工作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8.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胡锦涛同志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殷切期望,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工会干部更应情系职工,经常深入到职工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建议,感知他们的冷暖炎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却有少数工会干部患上“感情冷漠症”,与职工的感情日渐疏远,要么高高在上,脱离基层、脱离职工,对职工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要么想问题办事情,不关注民情,不倾听民声,不顺应民意,搞形象和政绩工程;要么嫌贫爱富,攀附权贵,不愿与普通职工交朋…  相似文献   

9.
往年,山东平邑县农民把地瓜切成瓜干晒干,要么自己做煎饼吃,要么煮了喂猪,连粗粮也算不上,而近些年却不同了,平邑县引导农民在种植、深加工上做文章,价格一路走高,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瓜瓜”。  相似文献   

10.
易安 《工友》2011,(6):18-19
主人公:小林 小林刚进公司的时候发现自己比同事们都要年轻,他们在一起讨论的家长里短,自己既不感兴趣也不懂。开会的时候,要么他没办法插话,要么想说的话被人抢了。渐渐地,小林自己也不再与同事主动交流了。  相似文献   

11.
草上飞鸿 《工友》2014,(3):45-45
正辛波斯卡在一首诗里说:"清晨四点没有人感觉舒畅。"是的,拿我自己来说,我很少在这个时候起床,要么是酣然入睡,要么是熬了夜,刚刚入睡;如果有人问我清晨四点是什么样子?我确实一脸茫然,无法诚实地回答。我平时很少看体育报道,今天却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记者问"篮球天才"科比·布莱恩特:"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科比竟然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连勤奋敬业的记者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百合 《工友》2011,(3):30-30
在不少人眼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铁饭碗”、“终身制”,对于喜用劳动者黄金年龄期的用人单位而言,唯恐避之不及。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全国各地的“辞职门”事件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许多劳动者要么被辞退,要么被迫辞职。  相似文献   

13.
男女之间除了爱情、亲情外,到底还有没有真正的友情?这确实是道难解的题,于是,有聪明者早已跳出了这个圈子,寻找一种“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的所谓“第四种情感”。相对于男人来说,能使他产生“第四种情感”的女人称作“红颜知己”,愿意做“红颜知己”的女人这样说: “一个女人要想在男人生命里永恒,要么做他的母亲,要么做他永远得不到的红颜知己”。  相似文献   

14.
尽管没有一个女人会承认自己是嫁给房子的,但几乎所有的女人在寻找男人的时候都会在同一个问题上伤透了脑筋:他有没有房子?房子是如此的重要,以致不少女人说,没有房子就没有家,找房子比找老公还难。如果找到的男人是你所爱的,而他又拥有一套让你称心如意的房子,那当然是天底下最美的事情啦,不过这样的美事不多见,我们见得多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能让你心动的男人没有房子,有房子的男人除了房子之外没有别的地方让你心动。于是二者必居其一:要么嫁给男人,要么嫁给房子。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一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的多,知识层次低的多,他们再就业能力差,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没有固定工作单位、靠打零工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进城打工者或异地打工者。四是从原来国有和集体企业退下来的人,他们当中许多人原来的单位要么破产,要么奄奄一息,企业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为他们缴纳足额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金,使他们退休后生活缺乏保障,后顾之忧较大。弱势群体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弱势和弱能地位。目…  相似文献   

16.
一部机器里面,如果零部件之间“不匹配”,要么机器磨损加剧,功率降低,要么某些零件被换掉。一个不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绝对当不好工会干部。因为,这类工会干部常常凭主观臆断搞活动,与经营者常呈“不匹配”状。虽然,受篇幅和主题所限,本文完全没有触及企业工会的作为,但事实上,祥云集团工会与企业行政的“匹配”堪称典范。本文所述很多“故事”,很多都是工会组织在帮行政“运作”。本期编发此文,意在让工会干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些“套路”、“窍门”,并从中悟出如何“围绕中心”,选准工会工作的“匹配点”!  相似文献   

17.
《工友》2011,(3):30-31
在不少人眼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铁饭碗"、"终身制",对于喜用劳动者黄金年龄期的用人单位而言,唯恐避之不及。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全国各地的"辞职门"事件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许多劳动者要么被辞退,要么被迫辞职。只因《劳动合同法》中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刺痛了用人单位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新法不仅扩大了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而且将签不签的决定权基本上交给了劳动者。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8.
过去,各级工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各类免费服务,对于促进再就业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工会组织却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底本来就不厚的县级工会而言,要么就虎头蛇尾,要么就开不起头。怎么办?大冶市总工会的答案是:为职工服务,也要量力而行,按市场化运作。2002年,大冶市总工会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指导站”更名为“职工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变成了“职工”,“再就业”变成了“就业”,“指导”变成了“服务”;业务由过去指导、帮助再就业,延伸为工友家政、劳务、婚介、房介、科技信息服务等;由过去的免费服务,变为保本服务……诸位,您能从中悟出观念和思路的变化吗?  相似文献   

19.
山城重庆     
去重庆之前,我对重庆的人文等了解不多,印象中最明晰的是“山城”的概念。在我的想象中,走在重庆的街道上,最司空见惯的可能是频繁地上下台阶,因为山城嘛。但来到重庆后我才对重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是乘火车到达重庆的,一下火车,出站口,我就领略到重庆的两个特征:山城和雾都。站在车站广场前就可很分明地看到重庆的山,以及那建在山上被雾所缭绕的建筑。起初我还以为是天气的缘故,使重庆笼罩在雾的氛围中。问过才知道,雾是重庆的一个特有现象,特别在夏天,在雾的笼罩下,地面的炎热不能散开,是使重庆夏季炎热的一个原因。重庆的确是一个山城,无论你走到何处,只可能有两种选择,要么上坡要么下坡,平地是很稀有  相似文献   

20.
田小慷 《工友》2006,(3):36-39
一部机器里面,如果零部件之间“不匹配”,要么机器磨损加剧,功率降低,要么某些零件被换掉。一个不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绝对当不好工会干部。因为,这类工会干部常常凭主观臆断搞活动,与经营者常呈“不匹配”状。虽然,受篇幅和主题所限,本文完全没有触及企业工会的作为,但事实上,祥云集团工会与企业行政的“匹配”堪称典范。本文所述很多“故事”,很多都是工会组织在帮行政“运作”。本期编发此文,意在让工会干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些“套路”、“窍门”,并从中悟出如何“围绕中心”,选准工会工作的“匹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