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能上能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的新陈代谢功能 ,是干部制度的最本质机能 ,因而 ,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是新一轮干部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研究和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 ,对新一轮干部制度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民主、竞争和法治 ,是创新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基本要素(一 )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总是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不断向前推进的。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阜宁县人事局陈齐放、余怀明来稿提出 ,考察和识别干部是选拔干部的前提 ,而看待干部的眼光 ,则是识别干部的关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 ,我们要防治六种“眼疾”。一是“近视眼”。有些领导同志患了“近视眼” ,只看见自己身边的人 ,看不见基层的广大干部 ,出现领导身边的干部用得多 ,基层干部用得少的偏向。二是“色盲眼”。只看干部上班的工作表现 ,不看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所作所为。三是“左视眼”。过去受“左”的影响 ,对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重视不够 ,选拔干部只看干部的家庭出身 ,政治背景 ,不看干部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干部任前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重要环节 ,是选拔高素质干部的第一道“关口”和“闸门”,是一项基础性、超前性工作 ,既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 ,也是难点。新时期组织部门如何与时俱进 ,超前研究 ,建立选拔任用干部任前监督体系 ,是十分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一、任前监督工  相似文献   

4.
实行干部试用制度是坚持实践检验观点的具体体现。实践检验的观点是邓小平同志干部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十五大所阐述的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点。一名干部是否具备真才实学,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实践是最权威的佐证,也是最严格的“考官”。实行干部试用制度,就是要让干部在实践中经受组织上的检验,它一方面为被试用干部提供了一个插旗亮相的主阵地和施展才华的主窗口,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使每一名干部现出了“真身”,露出了“峥嵘”,是好是坏一目了然,从而为试用期满后的正式启用提供科学真实的依据,把住了干部入口关。这种改“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的用人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用人上的主观随意性,对消除用人腐败,保证干部质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干部提拔前已“染病”。二是在“染病”的前提下,组织上失察失误。因此,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首要的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干部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保持整个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这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釜底抽薪”之策。同时必须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人手,把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识人不准、用人不当、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陶波 《党政论坛》2011,(9):57-58
在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的诸多能力素质要求中,具备“两个信仰”是纪检监察干部不辱使命的前提和保证。一是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纪检监察干部忠诚于党的纪检监察事业,赤胆忠心地当好维护党组织健康纯洁“忠诚卫士”的灵魂。二是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7.
根据革命工作的需要和干部的德才素质,组织上对干部的提拔任免原本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现在却有一种反常的说法,如有的领导时常挂在嘴上的是“某某干部是我提拔的”,被提拔的干部也喜欢表白“我是某某提拔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程序,也是决定干部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规范干部选拔初始提名工作,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面临的一项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
干部考察不仅是组织部门的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保证干部工作达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但从目前干部考察的工作实践来看,由于受到主、客体和外来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干部考察往往不能反映干部的本来面貌和工作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考察失真”,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一些甚至为数不少的的干部带“病”上岗。探索建立一种真实、可靠、科学的考察方法和干部识别评价体系,是当前干部考察工作的难点问题。本文拟就如何强化对干部考察工作的“质检”与优化干部考察的操作过程,谈谈推进干部考察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一些基本构想和思路。随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和干部工作民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优化考察主体,改进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是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十五”计划乃至本世纪中叶远景目标的根本保证。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推进干部“能下”。早在 196 2年 11月 ,邓小平同志就在接见参加组织工作会议的同志时指出“多年来 ,我们对干部就是包下来 ,能上不能下 ,现在看来 ,副作用很大。我们面前摆着这个难题 ,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唯一的出路是要能下”。时至今日 ,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仍然是干部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一干部“下”难 ,是目…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把提高干部理论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张全景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述职时要“述学”,评议干部时要“评学”,考核干部时要“考学”,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组织部对抓好干部理论学习的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述学”、“评学”、“考学”,确实是增强干部学习理论积极性,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的重要措施,也对我们组织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各地还没有成型的经验,这里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供大家商榷。 对干部进行“述学”、“评学”、“考学”活动,我们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2.
深化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对部队各级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干部要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努力强化政治信念是各级干部的灵魂的观念,团结是班子建设的生命线的观念,学习是干部的终身任务的观念,恪守执政为民的公仆观念,党的事业是人生第一追求的观念。躬身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标准加强部队全面建设,自觉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一) 强化政治信念是各级干部的灵魂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武汉火线提拔14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火线履新省政府,今天奔赴湖北”“天津拟火线提拔两名女干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多地陆续提拔一批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引起广泛关注。战疫一线,被“火线提拔”的干部犹如大火中淬炼出的真金,是履职尽责好干部的缩影。同时,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疫一线,干部需要什么样的“能”?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位领导同志谈到,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待工作岗位要“三不要”:一不要浪费岗位,二不要“利用”岗位,三不要作贱岗位。思忖再三,觉得很有些道理。不要浪费岗位。岗位绝不仅仅是干部个人养家糊口的“饭碗”,更主要的是党的组织量才使用、代表人民赋予一定权力以使干部为民造福的“阵地”。干部之于岗位就好像哨兵之于哨所,一刻都懈怠不得。每个岗位都重要,每个岗位都寄托着党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正>还是我刚刚提升为干部的时候,父亲给我寄来一封信,信中附着一张照片。他说,“你已经是一名党的干部了。记住,共产党的干部要靠自己的行动带领群众,寄去的照片是告诉你,这是党对每一名干部的要求。咱们家里的人必须先做好”。  相似文献   

16.
有些领导把政令不畅归咎于一些“不好说话”的干部,对言不听、计不从的干部冠之以“不好说话”,借口“不换思想则换人”,动不动进行组织处理,结果贻害无穷。何谓“不好说话”的干部,笔者认为有正反两种之分:一种是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循私情,严格按原则办事,对某些领导来说,这是“不好说话”的干部;另一种是不听党的话,专听某些领导的话,只唯上,不唯实,办事看来头,说话见风头,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颐指气使。对某些领导来说,这是“好说话”的干部,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好说话的干部。因此,对“不好说话”的干部要…  相似文献   

17.
如何搞活国有企业?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尤其是加强人才的开发与管理。也就是说要加强国有企业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的选拔、使用、培养工作。“干部”这一称谓,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泛使用的一种政治与社会身份术语。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中,干部是与工人相对的特殊群体,与工人共同构成企业劳动者阶层。改革开放以来,“干部”称谓及其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国有企业中经营管理职位和专业技术职位的任职者相当于过去的“干部”,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改革将原来一直处在政府庇护下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8.
效桦 《瞭望》1996,(43)
台风袭击某地之后,一位干部到基层了解灾情。跑了一天,这位干部听到基层干部所汇报的灾情大多为“大概是”。有没有房子倒塌?有。倒几间?多少面积?大概是……有没有农作物被毁?有。多少面积?损失多少?大概是……听了一连串“大概是”,这位干部无奈地感叹:“尽是‘大概是’,叫人如何识得灾情真面目?”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的责任”,“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这一论断已早为各级领导干部所熟知并广为引用。这里的“主意”,含义是指“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笔者认为,这里的“德”首先指的即“政德”。所谓政德,即干部在从事政务活动和其他公务活动时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做人要以德为本,做“官”、当干部则应以政德为本。一个德才兼备的干部首先必须是一个具备政德的干部。笔者认为,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干部进行政德考评,贯彻政德有用原则,以使干部政德行为的好坏能够影响乃至决定干部的奖惩、选拔和任用。  一、必须在干部制度中贯彻政德有用原则之所以要在干部制度中贯彻政德有用原则,主要是因为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