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专利法中"禁止重复授权"的规定旨在保障专利制度的合理运行,实现专利法保护发明创造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禁止重复授权"作为一项总原则通过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中针对不同情形的多项具体规定加以规范与细化,从而实现在"禁止重复授权"的大原则下对不同利益需求的调节与平衡。  相似文献   

2.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是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新增加的内容。该原则最早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865年首创,此后成为专利制度中的一项金科玉律。各国专利法都是按照该原则而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我国《专利法》也不例外。但是,在《专利法》中明确写入“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权”规定的国家或地区却为数不多。我国此次修改之前的《专利法》就没有作这样的规定。本文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对禁止重复授权原则作一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3.
充分披露(充分公开)是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阿瑞雅德诉礼来案"的意义在于明确了美国专利法第112节的充分披露包括两个要求:书面描述要求、可实施性要求.1 充分披露是专利制度的本质之所在,是专利制度的最终目标.[1]重视充分披露的实质价值的首要任务便是领悟它是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美国专利改革法案内容及其影响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专利改革法案,标志美国专利法迎来近60年最大的改革.此次专利法改革,内容涉及专利制度实体、程序、行政、司法等多方面,其中专利申请原则更是发生根本性变化,将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专利在中关两国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必要对美国专利制度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后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代法学》2019,(2):91-103
我国专利制度中的捐献原则排除了对在说明书中描述但没有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这一原则的优点是维护了专利的公示性,让法官适用法律比较明确,但不足是对专利权人过于严苛。为克服这一原则的弊端,美国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扩大型再颁专利制度,并在立法中予以承认。扩大型再颁专利可以克服原初专利的瑕疵和捐献原则的僵硬,达致专利的公示性与排他利益之间的动态平衡。我国专利法没有为专利权人设置增加权利要求的救济措施,对那些因疏忽而无法把某些技术方案纳入保护范围的专利权人有失公平,因此建议我国专利法吸收扩大型再颁专利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统一到一体:专利制度国际化进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春 《知识产权》2008,18(5):79-85
近年来,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专利制度国际化,进行TRIPS协调、<专利法条约>(PLT)协调与<实质性专利法>(SPLT)协调,统一各国专利制度各项内容(统一化进程);进行PCT制度及其改革、相互利用和承认审查结果的协调,以促使各国共享申请、审查、授权、无效程序及其法律结果(一体化进程).在SPLT协调完成之后,专利制度国际化重点将集中在一体化授权的制度协调,最终可能会出现"全球专利制度".对此,我国应妥善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7.
胡开忠 《科技与法律》2004,31(3):8-13,67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专利制度产生了极大地冲击 ,它拓展了专利制度的客体 ,改变了专利权的授权标准及授予程序 ,促进了专利保护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我国《专利法》应根据上述发展做出相应的修订。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悉,专利法的再次修改工作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为此,有关方面正在加紧收集、研究修改专利法的各种提案,以使修改专利法的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在这一背景下,回顾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施行情况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以“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为题,谈谈有关的观点与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现状 (一)在三种专利中实用新型申请与授权的情况 自 1985年 4 月1日起至 1998年 12月 31日止,专利局总共受理专利申请 861 50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8370件,实用新型专…  相似文献   

9.
从专利法国际协调看美国专利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光清 《知识产权》2003,13(3):54-59
专利法国际协调已经成为专利制度发展中不可阻挡的趋势,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在专利法国际协调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美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正确把握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方向,以应对新世纪知识产权领域不断出现的新挑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一、 历次专利法国际协调与美国专利法的发展1.巴黎公约和美国专利法自1474年第一部专利法在威尼斯共和国诞生以后,专利法的概念很快从威尼斯传向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等欧洲各国。由于各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舒学章"案的引述,提出新<专利法>实施后给专利重复授权带来的新视角,并在简单介绍禁止专利重复授权的法律含义中,论述了禁止重复授权的法律基础.通过进一步对禁止重复授权进行的现实分析,挖掘出新旧专利法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禁止重复授权的法律制度建设和法律实践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专利授权行为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制度需要改革,譬如我国的专利无效程序因其环节多等原因而颇受学者非议。然,专利制度改革需要理论的支持。专利授权行为的性质是专利法中的重要课题,对专利制度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否弃行政许可行为理论,重构专利授权行为理论,认定其为司法性行政行为,这对专利制度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工具是生物制药产业运营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需要利用专利制度予以保护。但素以保护范围宽泛而著称的美国专利法在实践中对研究工具可专利性的认识并不明确统一。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工具技术内容与自然法则、自然现象和抽象思想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是由于申请研究工具专利常采用的具有"先占"效应的延展性权利要求所致。因此,对研究工具可专利性的探析需从可专利主题范围、授权实质要件和专利申请说明书诸项要件着手,以期为中国专利法在应对研究工具可专利性问题时提供些许借镜。  相似文献   

13.
邵冲  冯晓青 《中国审判》2013,(10):55-57
<正>作为世界上较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美国的专利制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专利制度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发展至今,该制度对于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专利法的修改对于我国正在进行之中的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也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一、修改背景美国1789年宪法第1条第8款第8项为专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立法基础。1790年,美国诞生了第一部专利法——《促进实用技术进步法案》。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专利制度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14.
孙昊亮 《河北法学》2005,23(7):144-147
基因专利保护的问题由来已久,而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基因是发明还是发现的问题上。实际上,基因是发明还是发现并不是基因是否应该受专利法保护的关键。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如果用专利制度保护基因利大于弊,能够更好地促进基因技术的发展,就应该授予基因专利权,否则就不应该授权。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基因应该属于发现,但是以专利制度保护基因利大于弊,所以我国应该授予基因专利。  相似文献   

15.
林秀芹 《现代法学》2004,26(4):110-115
现代专利法均毫无保留地肯定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学家却对专利制度总体上的成本与效益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怀疑甚至否认专利制度的经济效益可能大于其经济成本。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专利制度会引起的巨大经济成本,该成本可能超出专利制度潜在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国专利法应在保护专利权和公共利益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从而减少专利制度的成本。我国的专利法过于强调专利制度的积极作用,对该制度的潜在消极影响估计不足,有待于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16.
专利泛化与专利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利权得到了扩张和强化,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专利竞赛、专利申请和授权膨胀、问题专利增多、专利丛林等专利泛化现象.对专利权的过度保护打破了原有的专利政策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增加了对创新的阻碍作用,走向了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政策目标的反面.虽然经济分析到目前还不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专利保护正确与否的基础,但它为专利制度的各种成分是应当更多还是更少提供了牢固的基石.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正是对其中一些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专利法均毫无保留地肯定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学家却对专利制度总体上的 成本与效益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怀疑甚至否认专利制度的经济效益可能大于其经济成本。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专利制度会引起的巨大经济成本,该成本可能超出专利制度潜在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国专利法应在保护专利权  相似文献   

18.
专利,简言之即国家在法律上授予某一项发明以产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有专利法,尤其在美国,专利制度建立较早,影响较大。美国宪法中就规定了专利制度。美国的专利制度和它的种种保护性措施,为美国国内的投资和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专利法在法律上保障了创新思想,因而鼓励了大  相似文献   

19.
<正> 1.专利制度的目的 日本专利法的目的即专利制度之目的。其第一条就规定:“本法是为了保护、使用发明,奖励发明,以期使产业发展为目的。结合其专利法的基础简单地说:为促进产业的发展。就是对发明人将其发明的新技术授予独占性的专利权借以奖励其发明创造,在  相似文献   

20.
一、实质性专利法国际协调 (一)背景近百年来,为解决专利权地域性带来的问题,国际专利制度不断进行变革和发展。国际社会缔结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和《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等原则,较大程度上统一了国际申请程序。近年来,国际专利制度呈一体化趋势,先后缔结了《与贸易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