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丁娅 《实践》2008,(5):46-4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至此,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证.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经过民主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中国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是科学的结论,是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一)从我国革命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1980年,邓小平说:"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  相似文献   

3.
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求是》2007年第1期发表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第一部分。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为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经过前30年的不断探索,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对生产力的解放,我国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人民终于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这5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5.
<正>在当今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党是我们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国体性质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践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先进性特征鲜明的党,是一个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一个经受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成熟自信的党,始终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是我们党在本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代表大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展望下世纪五十年的发展前景,认真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党和全国各  相似文献   

7.
杨敬麟 《党风建设》2000,(11):13-13
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发展成为初步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我们党还要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4,(13)
<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政治制度是否合理和优越,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确立的,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产生、奠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完善于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我们党把实现我国的现代化作为目标,经过50年的努力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建设规律,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发展经济,规划未来。把不同阶段的不同奋斗目标同中国人民的实际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经过近百年的奋斗与拼搏,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展现了震  相似文献   

11.
《唯实》1991,(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实践的不断探索,才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深深植根于当代中国大地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和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它为我们规划了进一步前进的科学轨道,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为着共同的事业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2.
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旗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13,(6):11-12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基础上,从七个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要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我们必须着重把握好三点: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05,(7)
7月1日,84年前的这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从那时起,这个日子就注定要刻上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纪念丰碑。 今天我们纪念党的生日,最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 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以至改革开放阶段,始终抱定一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这是我们党的一切追求的出发点。正是为了人民,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 座大山”,党不惜牺牲,领导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正是为了人民,为了翻身后的中国 人民过上好日子,党艰苦奋斗,带领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正是为了人民,为了把 遭受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人民引上小康和全面小康,党拨乱反正,引导人民跨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第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数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现实。经过6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国家发展的现有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更高需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求实》1992,(11)
问:怎样认识党的十四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竣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党过去20多年不断探索的一个全新课题。200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小康社会”是我国  相似文献   

18.
从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到1956年的11年内,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接着又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在经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这时,我们党面临的任务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总结经验,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  相似文献   

19.
王伟光 《党建》2013,(8):27-30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并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经过艰辛探索,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实践群众路线的伟大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关键在于继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  相似文献   

20.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共产党,以什么样的面貌、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新的世纪,这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关注的问题。毋庸置疑,我们党经过胜利和挫折、成功和失败、顺境和逆境的反复考验,尤其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锻造,发展得更加成熟和更有战斗力了。但是,我们要居安思危,治不忘乱。江泽民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有忧患意识。而忧患意识最根本的是忧党意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前途,系于党身。本世纪是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