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统一战线史研究评述李青一、统一战线史研究的一般情况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包括: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及其代表人物及其他政治力量的历史基本情况;它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并非虚无以往的所有历史,而是重点放在攻击近现代中国革命,否定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主要包括:美化近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告别革命”,颂扬改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对近现代历史人物进行翻案式的“重新评价”。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引导人们自觉抑制其消极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本质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唯心史观。  相似文献   

3.
再论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共党史研究对象从史学理论层面去认识 ,应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活动、历史事件、历史言论、历史经验教训、历史发展规律、历史人物、历史器物、历史典章制度等。有直接的研究对象 ,也有间接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周良书 《前线》2016,(Z1):107-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党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概括为三个“历史告诉我们”。第一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事业、道路和战略;第三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永远不能忘记党的历史。这是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三个理性认识。它给广大党史工作者提出了一项艰巨任务,就是要把这种理性的认识具体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说明党史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用历史自信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抓住这条红线去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既要反对粉饰历史、掩盖失误,更要反对丑化、妖魔化历史和历史人物.我们还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冷静面对成就与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述党史人物,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具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包含了习近平关于中共领袖人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重要论述及其最新评价;习近平关于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的论述和评价及与时俱进;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对胡耀邦、万里、刘华清等中共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评价;习近平对于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时代楷模及各类人物群体的论述评价。总结习近平关于党史人物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及其对治国理政的借鉴意义,对研究历史人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4):98-102
岸信介既是一个历史人物。也是一个现实“人物”。作为历史人物的岸信介,早于1987年谢世;而作为现实“人物”的岸信介,其思想的衣钵被其外孙安倍晋三继承下来。所以,要搞懂今天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首先需要搞懂昔日的日本首相岸信介——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日本战后右翼势力的鼻祖。  相似文献   

8.
1996年北京现代史研究回顾谢荫明1996年,北京史学界虽然没有举办大的纪念活动,但在平静在气氛中,更显现出了史学界的日趋成熟。尤其在加强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研究;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重视北京地方特色;注意历史理论的分析;研究人物思想的发展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作为记述党史人物革命一生的党史人物传已成为广大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当前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同时,也为撰写当代史提供了大量的翔实的历史资料。而要写好~个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件来写,才能使人物充满活力,有血有肉,耐人寻味,起到教育作用。一个历史人物一生中做过许多事,在他身上发生过许多事件,这些事件所处的历史地位各有不同。有些事件是历史人物生活中的偶然现象,有些则是历史的必然;有些是有关“天下存亡之大事”,有些事件则是生活中的一般现象。那么作为典型事件,它的内涵应该是…  相似文献   

10.
卫金桂 《党课》2010,(8):116-117
汉学流行,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便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中国的历史人物自然也囊括其中。假如让中国人推荐入选教科书的三个历史人物,结论虽然有可能五花八门,但一般跳不出以下几个圈子:帝王将相如秦皇汉武成吉思汗等;  相似文献   

11.
朱美丽 《世纪桥》2008,(6):130-131
研究性学习是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历史学科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更是一个有待研究的新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明确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明确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共思想史研究业已取得重要进展,亦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缺点,需要继续构建更加符合研究对象属性和历史发生场景的实证研究规范。通过识别研究对象的全部属性,可以呈现中共的思想行为活动场景及其运作逻辑,揭示中共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进路。这不仅要求从历史认识论层面推动研究对象的客体化,减免虚造历史现场的“镜像”研究;而且要求加强研究过程的历史学规范,在学术史、议题设置导向、史料批判等环节形成一体化的实证研究操作规程。应当指出,构建历史实证研究规范是提升中共思想史研究科学化水平的中介环节,而非终点。  相似文献   

13.
于永军 《前线》2013,(6):82-83
50集电视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强盛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为鲜明主题,以回眸历史、洞察真谛的大视野,以开辟未来、拥抱未来的大信心,系列综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再现了在社会主义500年的追梦过程中产生的若干脍炙人口的故事,浓墨重彩地讴歌众多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昭示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书海导航     
《学习月刊》2012,(9):56-56
中国改革三步走 改革是中国当前最受关注的主题。作为一项系统的历史工程.任何改革必须具有历史连续性.对改革问题的研究必须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改革必须具有系统性.即各方面的改革都是紧密相关的,某一方面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改革还必须具有阶段性,即各方面改革不可能是同时完成、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15.
何士龙 《党课》2012,(20):102-107
她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她曾经被票选为100位影响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一;她25岁登基,掌管王权45年,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美丽聪慧,拥有数不清的追求者,却最终选择了孑然一身,孤独一生。  相似文献   

16.
幸军 《红岩春秋》2010,(5):27-30
重庆抗战遗址,是指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到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的8年期间,与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的史迹、代表性建筑的本体(尚存或有遗迹存在);具有抗战时期特征(20世纪30—40年代)并在重庆地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形成风格特殊且结构和形制基本完整的建筑;为纪念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建立的具有典型意义或标志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创刊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取得了为党史学界公认的巨大成绩,成为党史研究领域内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讲,《中共党史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或成绩尤为突出:一是对党史研究领域内重大问题的反映比较及时,信息量大,并有重头文章;二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既有某阶段、某方面、某问题的专门研究,又有跨时期的宏观探讨;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民族等各个方面,又深入对某个具体历史事件、人物、思潮进行研究;既有总体的定性分析,又注意数据和定量分析;既有对某些重大决策、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8.
我党的历史人物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大量档案解密和其他各种史料的陆续公布和挖掘,党史人物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党史人物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清醒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在提出这一重大任务的同时.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遵循的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就为共产党员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十八大以来中共党史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向,通过CiteSpace计量软件绘制党史研究相关文献的共现图谱、聚类图谱以及时区图谱,得出新时代以来中共党史领域聚焦于三大研究领域:党内主要领导人重要思想和论述的研究、党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研究、创新党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视角的研究。展望未来,中共党史研究逐渐呈现出六个重要趋向:一是新时代党的历史和理论创新将成为未来中共党史的研究重点;二是要增强问题导向意识,推动党史研究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耦合;三是深化中共党史跨学科研究;四是推动中共党史的研究方法创新;五是学界内围绕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研究将会更加常态化;六是创新中共党史研究话语体系,扩大国际传播,增强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