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胞圆梦记     
台胞圆梦记找到离散多年的亲人,太康县台胞施明庆为此做了半个多世纪的梦。近日,在太康县委统战部和台办的帮助下,他的这个梦终于实现了。3月上旬,太康县委统战部接到通知,帮助台胞施明庆(原名张小孩)先生寻找家乡亲人,并提供了张先生家乡的大致地理位置和父、母...  相似文献   

2.
宝丰台胞踊跃捐资助家乡祖籍河南省宝丰县的台胞为家乡捐资建设公益事业达120多万元、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了贡献,受到了乡邻们的称0。随着大陆对台政策的放宽,祖籍河南宝丰的台胞回乡好奕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回到家乡亲眼看到宝丰各项建设蓬勃发展,纷纷表示要尽绵薄...  相似文献   

3.
商城县观庙乡台胞熊智锐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1995年以来,他先后出资2万美元在商城高中和观庙高中设立奖学基金,以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从1998年起,熊先生每年又出资2万元人民币长期救助失学女童。他的义举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台胞熊智锐捐资助女童@  相似文献   

4.
台胞资助的显忠学校越办越好1991年,台胞秦显忠先生(原台北市中山纪念堂主任)及其于秦茂松先生(现台北市议员)捐资38万元人民币在其家乡——河南平顶山市郊县长桥乡豆堂村建起一所小学,家乡人民为纪念秦先生的义举,将学校命名为“显忠学校”,77岁高龄的秦...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新事篇不忘桑梓情 慷慨助乡里日前,舞钢币枣林乡台胞张重的1000美元捐款该村已经收到。这是他为兴办家乡公益事业第三次慷慨解囊_张先生现【刀}多中、退休后在台开一中药铺维生,生活不很富足。在外10多年的他于89年回乡探亲,亲人的热情接待,家乡的巨...  相似文献   

6.
自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以来,回湖北省汉阳县探亲的台胞已有二百多人,其中经商者占三分之一.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在家乡投资和经商的愿望.姚先生拟投资十二万元,办食品塑料袋厂;王先生和张先生欲开办化工塑料、汽车等生产厂家;还有一些台胞对经营旅游、电子、棉纺织品、罐头、矿产和中药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联碧有限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张的.  相似文献   

7.
自台湾开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以来,江苏接待台胞已超过200万人次。台胞在江苏受到热情接待,许多台胞看到家乡面貌有了改变,亲朋好友生活不错,甚是高兴,激发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自愿解囊,向家乡捐款捐物,为家乡培养人才尽心尽力。台胞捐资兴建的苏州一所高级工业学校、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教学大楼、淮阴市所属县的10余所中学小学、兴化市的8所中学小学等,都已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一位台胞先后向江苏苏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残疾人捐赠了上千辆轮椅。一位老家在六合县的台胞,近年来,除了在家乡六合投资兴办了数家企业外,还先后…  相似文献   

8.
台胞李先生为家乡修路捐款6万元9月17日,民权县北关集镇台胞李世军先生把6万元交给了北关集镇城建指挥长赵书军。李先生现年66岁,台中市三三实业有限公司经理。他离开家乡已有47年,家中有高龄老母和7个兄弟。在台湾他时刻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时刻关注着家乡...  相似文献   

9.
台胞回乡结良缘年届七十的永城籍台胞赵先凯先生,早年离家,在台几十年。近年来,他数次回乡探亲,家乡的建设成就和巨大变化,更加深了老人的思乡情怀。今年春节前夕,老人把未婚的儿子赵名带回家乡。山亲水亲人更亲,赵名一踏上故土,便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温暖。热心的...  相似文献   

10.
现年 73岁的唐河县大河屯镇鄂湾村台胞何恩瑞,离乡 50年不忘故土。老先生第一次返乡是在 1980年中秋节,家乡的巨大变化让他欣喜不已。为传递家乡富裕、祖国繁荣的信息,在随后几次返乡时,他选择了一种颇有蕴意的作法——带家乡菜回台湾。他由带样菜、菜种、邮寄菜到为客商牵线搭桥,使家乡的脱毒土豆、大白菜、西芹等飘洋过海,在宝岛开花。今年元宵节,老先生第九次回乡时负有一个重要使命,受几位老友之托,购买了 50多公斤各类优质良菜种。老台胞九归故里,在家乡传为佳话,家乡菜宝岛扎根,又慰藉了众多暂时无缘返乡的游子。 老台胞…  相似文献   

11.
杨和杰 《台声》2002,(2):47-47
台胞张先生写了一本关于电脑科技的书,2001年1月委托祖国大陆C出版社出版该书。张先生与C出版社商定:张先生按稿费获取报酬,出版、发行、销售均由出版社负责。2001年2月张先生收到稿费16000元。该书出版后销售较好,C出版社又于2001年9月份,经张先生同意后再出版发行,C出版社又支付张先生稿费12000元。张先生来信咨询,二次稿费收入如何交纳个人所得税?关于张先生稿酬所得如何交纳个人所得税事,现答复如下:⑴对稿酬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三、第六条、《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拳拳赤子情兴学报桑梓记台胞王希哲先生为家乡捐资办教育的事迹封丘县台办台胞王希哲先生,1935年出生于封邱县冯村乡西韩丘村。1948年跟随学校至上海后到台湾。在台湾离开军队后谋生不易,所幸王先生幼年在家乡求学时期熟悉中药调制技术,对中医药颇有兴趣。经中...  相似文献   

13.
今年初,湖南常宁县籍台胞张泽云、郭文、詹泽嘉等人,以台北常宁同乡会的名义,发起成立“常宁助学基金会”,在短短的七个月内筹措资金二百万元,打算每年用基金利息奖掖和资助家乡的贫寒学生.八月下旬,张  相似文献   

14.
白录英 《台声》2008,(9):29-29
8月18日中午11点半,中华台北棒球队和韩国队的比赛如期举行,50名在京台胞拉拉队成员满怀激情前往助威。做为在京台胞的代表,拉拉队员们为能有机会亲临赛场为家乡的队员们呐喊助威而感到喜悦和自豪。  相似文献   

15.
台胞献真情捐款为家乡台胞土绍烈先生祖籍河南省延津县城关镇南街人,曾于88年,89k两次从台来祖国探亲,目睹祖国的巨大变化,他感到非常高兴,可他深知自己的家乡延津县是个黄河故道,沙碱薄地的穷县,工业又不景气,当他从现任市政协委员的弟弟王继口中得知,县委...  相似文献   

16.
唱好家乡招商连台戏李金奇,国荣,宋玉5月16日,方城县在深圳市召开招商会。几位台胞思念家乡,应邀赴会,以台引台,以台引港,唱好了为家乡招商引资的连台戏。尚先生患病遇会签协议尚先生在台湾为知名人士,他热爱家乡、报效桑梓。前些年,已在祖国大陆投资两个企业...  相似文献   

17.
新事篇     
已故台胞捐巨资设立奖学金已故封丘籍台胞张靖安先生,生前曾多次回乡探亲,并为村里捐巨资办了不少有益的事。1997年6月不幸病逝。在他弥留之际嘱托亲人,将他一生积蓄的1000万元新台币存入台湾“富兰克林基金会”,将每年近30万元的利息在家乡设“张靖安先生...  相似文献   

18.
新事篇     
《中州统战》2001,(12):24-25
★固始籍台胞董世钟和吴道先两位老先生念念不忘家乡人民和家乡建设。近年来,董先生先后为家乡教育事业及社会公益事业捐资30多万元。在他们的倡导下,台胞们纷纷为家乡奉献爱心,为县里兴建秀水公园捐资20多万元。今年4月,台湾慈济基金会又为固始高中捐资1100万元。近日,两位老先生第六次为泉河乡和张广乡小学的80名贫困生及40名优秀生发放了助学金、奖学金。(刘秀洋郑贵月)★10月29日,日本东京的今井博光受父亲今井寅吉之托来到濮阳,对其父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表示忏悔。今井寅吉每年都捐款10万日元为在侵华…  相似文献   

19.
梦圆故土兴教情记武陟县台胞陆思明先生常红晓李海瑞潘薇五月孟夏,我们驱车越过黄河,奔向武陟县城,采访了古稀年家乡兴教的台胞陆思明先生。说起陆思明先生,在武陟可是名气不小。1996年5月,陆思明阔别故乡47年后回到武陟,成立了“海峡两岸基础数学传播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新事篇台胞左遂山捐献遗产造福桑梓台胞左遂山先生原籍偃师市高龙镇铺刘村,一生孤身独处,漂泊在外,但始终眷恋故土。晚年身患沉疴,久治不愈,遗嘱好友刘振亚先生将毕生积蓄31万元捐献给家乡兴建学校,并将骨灰送归大陆,埋在学校根基之下。1995年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