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2011年5月19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社会管理与社会创新研讨会。来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学术界的代表共4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新时期社会管理与社会创新的一些重大理论、方法和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社会管理与社会创新的概念与议题、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角色、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模式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作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人类社会正常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对社会管理有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社会管理,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进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4.
探究影响犯罪的宏观社会因素,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本质是社会利益分配格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系统复杂性密切关联的社会利益的分化引起了社会结构性系列矛盾,加剧了社会系统内部的资源竞争,以致社会冲突的频度与程度不断升级,这构成了当代我国犯罪的社会基础。鉴于当代流行犯罪学理论中普遍存在的忽视社会分化的持久和显著作用的倾向,必须认真审视当代我国犯罪,尤其是侵财犯罪的社会结构意义,并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确定犯罪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中间人群"的特点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伴随社会转型出现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变化。其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中间人群”的形成和凸现。社会中间人群的存在 ,有效地防止了社会两极分化 ,极大地减轻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摩擦和利益碰撞 ,削减了社会张力。社会中间人群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 ,社会中间人群将会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6.
李乐平 《前沿》2008,(6):112-115
社会保障法作为部门法,其法理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来认识:基于社会成员个体的视角,它体现了社会生存思想;基于社会成员相互关系的视角,它体现了社会连带思想;基于社会利益分配的视角,它体现了社会公平思想;基于防范社会风险的视角,它体现了社会安全思想;基于合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视角,它体现了社会福利思想;基于社会总体状态的视角,它体现了社会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7.
李斌 《今日海南》2011,(5):35-35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我们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针对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如何与社会管理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目的,基于复杂社会系统的基本属性,结合传统社会管理研究的特点,运用可拓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社会管理可拓学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框架。文章介绍了社会管理物元概念、社会管理可拓思维以及社会管理可拓性,探讨了社会管理的可拓协同理论、从非优到优的经验融合管理模式以及对立-偏差-协同社会管理诊断结构。研究表明,社会管理可拓学从理论上建立了社会矛盾系统转换与调解模式,从而设计了一种社会管理策略的生成机制;另外,从非优到优的实践认识角度可以建立社会管理目标的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9.
宋振美 《前沿》2010,(17):103-106
本文从稳态及稳态社会的解析探究了稳态社会能够实现发展之"源";从稳态社会与发展的关系探究了稳态社会能够实现发展之"原"。从稳态社会对社会控制的要求探究了能够实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探究影响犯罪的宏观社会因素 ,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本质是社会利益分配格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系统复杂性密切关联的社会利益的分化引起了社会结构性系列矛盾 ,加剧了社会系统内部的资源竞争 ,以致社会冲突的频度与程度不断升级 ,这构成了当代我国犯罪的社会基础。鉴于当代流行犯罪学理论中普遍存在的忽视社会分化的持久和显著作用的倾向 ,必须认真审视当代我国犯罪 ,尤其是侵财犯罪的社会结构意义 ,并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确定犯罪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政府的功能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西方学界和政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开始逐步走向关注生态与社会和谐发展之路。中国社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要怎样发展才能避免重蹈西方社会的覆辙?中国工业社会将走向何方?生态社会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什么是生态社会?为什么说生态社会是工业社会的必然走向?在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政府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本文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得出结论:生态社会是工业社会的必然走向,然而工业社会不会自发过渡到生态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排斥理论是社会学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及问题引发的新思考。社会排斥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了社会学内涵及拓展了社会学研究领域,使得很多社会矛盾及问题研究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社会排斥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谢正富  江省身 《求索》2013,(2):224-226
中国当前社会管理陷入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社会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所以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社会管理创新不但要学习西方管理经验.更要汲取本土社会管理实践的营养。近代汉口不但创造了历史上中国的商业奇迹.也形成了以社会自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模式。近代汉口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及其在社会管理中功能的发挥将会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社区社会组织推动了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创新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大力扶持、完善社区社会组织,为其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分层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社会分层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国的社会分层有很深厚的历史根源。一方面,社会分层导致了贫富的两极分化,财富的过度集中,低收入群体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脱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但同时社会分层也有其正面影响,它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发展,增加了保障社会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兴海 《长白学刊》2010,(6):123-125
中国社会正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带动着社会各方面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社会深层变革决定了价值观念变动性、矛盾性。社会经济基础革新、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权力转移,从不同侧面导引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西方市民社会内涵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桂斌 《求索》2005,(4):184-187
研究市民社会理论,首先必须明确其内涵。市民社会思想在西方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了多种内涵:市民社会的最初涵义是指与野蛮社会相区别的文明社会;在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家那里,市民社会是指外在于国家的社会组织;在黑格尔、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是社会经济关系领域;而当代思想家则把市民社会的研究指向了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结构视野下的社会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亮 《学习与实践》2009,(7):121-126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增多。但来自于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风险是基础性、深层次性的风险。本文以社会结构为视角,阐述了社会结构层面的各类社会风险,剖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风险所具有的独特性,并指出改善民生是化解现阶段中国社会风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鑫宇 《人民论坛》2011,(11):156-157
社会排斥理论是社会学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及问题引发的新思考。社会排斥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了社会学内涵及拓展了社会学研究领域,使得很多社会矛盾及问题研究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社会排斥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析生态社会的基本要求及建设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赞平  康定华 《前沿》2010,(14):138-141
生态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构建生态社会是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烈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生态社会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生态社会的建设思路,试图为生态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