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茂琼 《党史文苑》2010,(4):30-31,42
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吏上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长征不但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而且在广大落后的西部地区成功地进行了马克思大众化的普及.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对今天我党正在实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5月17日《红色中华》第80期第1版。该版刊发了《在严重的惨败中国民党飞机轰炸苏区和平居民》的报道。报道指出:"十三日上午,国民党派了六架飞机往博生轰炸,十五日又派飞机三架飞来瑞京,乱丢炸弹……这个事实已足以揭穿国民党飞机所散的反动传单上‘把枪口对准日本鬼’,‘中国人救中国’这些谎话。"在报道中配有一幅《国民党飞机轰炸苏区和平居民》漫画。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偏安台湾一隅,国民党空军残余部队的飞机和人员也都全部迁到了台湾孤岛。到台湾后,国民党蒋介石便成了美国的掌中玩物,美军的飞机可以在台湾上空随意飞行,这使国民党空军人员们感觉非常窝火,加之迁台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的亲人多数仍留在大陆,更使他们人心不定,思乡心切。1950年,随着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的相继解放,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犹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整个台湾岛上人心惶惶,风声鹤唳,唯恐解放军打到了台湾。此时国民党空军人员因空域缩小而大部分被闲置起来,这使他们思想更加苦闷,情绪更加消极。相反,他们从收音机中得知祖国大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国泰民安,而且敢于正面抗击美帝国主义,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这犹如一束曙光给苦闷中的国  相似文献   

4.
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是国民党当局用来对付中国共产党的两个主要手段。军事"围剿"是"杀死政策",经济封锁是"饿死政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不仅在军事上展开了殊死搏斗,而且在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货币战、食盐战和贸易战。货币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暴动和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一卷第二十六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4幅,第二幅题为《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漫画表现藏在蒋介石背后的帝国主义,教唆几只国民党军的走狗,打起四次"围剿"的白旗,在帝国主义提供的飞机军舰帮助下,进攻苏区。  相似文献   

6.
总统上任,金元券大幅贬值 1927年4月,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一党专政的全国性政权,全称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经过20年的"训政",到1948年的4月,国民党决定转入"宪政"时期,并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正、副总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中华民国政府",政府机关也就是"总统府"了.总统府大门原有的"国民政府"四个字,是第一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所书,这次"行宪国大"结束后,便请国民党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周钟岳专门赶写了"总统府"三个大字,用木头锯成,贴上金箔,草草地钉在整修过的大门门楼上.由于总统府寿命太短,为期只有一年,因此人们在习惯上仍称其为南京国民政府,简称南京政府.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枚银质五角星奖章。奖章的一面刻有"对空射击手"字样,另一面刻有"红军学校奖"字样,中心是步枪与飞机组成的图案。这是我军第一个用步枪击落国民党飞机的红军战士——王文礼荣获的奖章。王文礼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细柳乡杨柳村。1929年被抓壮丁到冯玉祥部,后来到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第七十三旅任旅长董振堂的  相似文献   

8.
苏区空战     
王卫斌 《党课》2010,(15):120-121
第一次国共战争时期,飞机为国民党所垄断,没有空战和防空能力的红军为此吃尽了苦头。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广大苏区军民群策群力,硬是因陋就简构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空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9.
为争取兵源、保障人民利益及加强党对群众的组织领导,中共于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反征兵斗争.其斗争手段主要包括:对国统区群众进行宣传以激起反征兵情绪;建立群众性反征兵组织以加强党对群众的领导;打入国民党基层政权、争取社会各阶层参与及"顶""拖""避""抗"等具体斗争方式的运用.中共反征兵斗争破坏了国民党政...  相似文献   

10.
刘志民 《党史纵横》2013,(6):30-30,33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我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大炮。"实际上,单凭简陋的步枪装备是难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在解放战争规模最大的战略性决战淮海战役中,我军利用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成百上千门大炮,发射出几十万发炮弹,使得维系蒋介石政权统治的国民党重兵集团灰飞烟灭。杜聿明惊呼:"共军哪里来的那么多炮弹?"  相似文献   

11.
<正>辽沈战役期间,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投入了60余架美制飞机。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斗中,这些"空中蝗虫"整天在我们部队头上狂轰滥炸,我们真是吃了不少亏。攻打义县时,我被飞机扔下的炸弹掀进了弹坑,一只耳朵被震坏,后脊梁嵌入了两块弹片。从那时起,我就跟美国飞机结下了大仇。  相似文献   

12.
高翠 《党史纵横》2009,(8):52-54
陈纳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美国空军将领。抗日战争时期,陈纳德率领飞虎队配合国民党军在空中与日本法西斯作战,与蒋介石结下深交。中国内战爆发后,再次来华的陈纳德站在蒋介石一方,积极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在蒋介石败亡台湾之时,陈纳德继续支持蒋介石。为了防止“两航”飞机落入中国共产党的手中,陈纳德积极争取美国政府的支持,并最终争得了“两航”的飞机财产。  相似文献   

13.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不断派遣飞机对上海市区进行狂轰滥炸。在短短的4个来月里,国民党的飞机对上海的轰炸达30余次,导致军民伤亡,房屋被毁,电力中断,供水困难,工厂停工,商店停业……为了反击国民党飞机的空袭,在陈毅市长的领导下,上海军民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展开了一场保卫上海领空的大决战……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飞机为国民党所垄断,没有空战和防空能力的共产党为此吃尽了苦头。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广大苏区军民殚智竭力,硬是因陋就简地构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空安全屏障,用非对称武器沉重地打击了空中恶魔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15.
1931年8月9日黄昏时分,一架飞机飞临国民党华中重镇武汉上空。尽管它飞得很低,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突然,飞机象天女散花一样撒下了雪片般的传单,人们满腹狐疑地抓过飘落的传单,始而惊骇,继而一片慌乱…… 飞机的来历 1930年3月16日,在鄂豫皖苏区的宣化店上空,一架飞机在萦统盘旋。饱受国民党飞机轰炸扫射之苦的红军战士,听到飞机的嗡嗡声,都本能地隐蔽防空。但是,飞机转了几圈  相似文献   

16.
慕安 《党史纵览》2005,(9):18-19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根据波茨坦宣言精神,向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出了接受日本侵略军投降的命令.但是,日伪军早就与国民党勾结,采取拖延、抵制手法,不肯轻易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国民党和蒋介石一面声称只有国民党军事当局才有资格受降,加紧向日伪施加各种压力;一面调兵遣将,赶紧从大后方朝抗战前线赶来,千方百计伸手,妄图侵吞全部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工作是非常艰巨的.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军队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蒋家王朝的覆灭指日可待。此时,驻扎在青岛的国民党海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士兵们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腐败非常不满。针对这种状况,我青岛地下党组织配合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进攻,积极开展了有力的政治宣传工作。在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攻势下,许多国民党官兵放下武器,弃暗投明。驻青岛国民党海军"黄安"舰起义就是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党反动派为扼杀新生的革命政权,摧毁人民的革命意志,对中央苏区实行了军事“围剿”,并从国外进口大量飞机,对苏区狂轰滥炸。他们甚至投放毒弹,给苏区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党军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环境下,闽西客家妇女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以特有的勤俭、刻苦、坚韧和坚强的毅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支前运动,为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和经济建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45年3月回延安参加“七大”,我是大后方(国民党统治区)代表四川组的成员,“七大”以后,周副主席(当时对周恩来同志的通称)指示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处长廖志高同志,要他抽调一部分七大代表(在国统区没有大暴露的人)到国统区工作,决定派我再回四川工作。当时美国在延安有个美军观察组,常有飞机来往于重庆——延安。1946年1月,我坐美国人的飞机约半天时间到了重庆,来到了中共南方局。南方局组织部长钱瑛和副部长于江震两人同我谈话,决定派我到秀山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