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桂钿 《新视野》2007,(3):52-54
从过去的事实看,儒学并不妨碍经济发展,现代发达国家高层知识分子并不认为孔子儒学没有价值。现在世界不安定、不和谐的毛病,有可能用儒学来化解,说明具有现代价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可以从儒学中获得修身养性的思想资源。修身养性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有益于修身养性的理论就有永恒的价值。以儒学修身,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可以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可以更好地治国平天下,也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保证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韩春霞 《先锋队》2011,(7):29-30
修德正己,修德正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养性,重义崇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把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繁荣进步作为根本利益和不懈追求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内道德建设,把修身养性、提高党性、加强全党道德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必修之课。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党的建设和党内用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高度重视党内道德建设的具体体现。这与目前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精神内涵上是不谋而合、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7,(10):37-37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之道,特别强调一个“静”字、一个“忍”字。如诸葛亮所推崇的“非静无以成学”、“宁静可以致远”等。古人所谓“修身养性”,实际上是通过自我修炼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一而要“修”要“养”,首先就要能“静”能“忍”,  相似文献   

4.
崔树芝 《当代贵州》2024,(12):22-23
<正>为帮助学生修身养性,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即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四句教条,晚年又把心学的修炼方法概括为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人修身养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的建设方面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对阳明心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当前,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已被列入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强调要把阳明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要实现这一结合,首先就要从工夫论角度把握阳明心学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5.
李文海 《学习月刊》2012,(15):35-36
家训是中华文明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以家长对家人及后世子孙在待人接物、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教诲和训示为主要内容。家训最早产生于西周,经历代发展,到明清时达到鼎盛。  相似文献   

6.
学会宽容     
常海 《实践》2005,(6):47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也是为官必备的优良品质。宽容能修身养性, 能促进身心健康,能有助团结和睦,能提高工作效率,能成就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李文海 《学习导报》2012,(18):41-42
家训是中华文明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以家长对家人及后世子孙在待人接物、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教诲和训示为主要内容。家训最早产生于西周,经历代发展,到明清时达到鼎盛。  相似文献   

8.
宋兵 《学习导报》2012,(12):46-46
清代江苏学者朱柏庐所著《治家格言》,从旧时代的道德观出发,规劝人们安分守己、修身养性,被后人称作“朱子家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9.
先秦道家包含有许多积极进取因素的治国思想,诸如无为而治、修身养性、崇俭戒奢、返朴归真、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等。其最大特色是顺从自然的文化价值取向,而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则是先秦道家诸子构建和论证其治国方略的哲学基础。先秦道家的治国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有个娱乐项目——陀螺,旋转是陀螺的生命主题,也是其受人青睐之处。陀螺之所以能够在舞台上演绎出生命中的精彩,在于时时刻刻受到不同侧面的“鞭打”。作为党员干部,在锤炼素质、修身养性中不妨借以鉴之、善以学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早有个娱乐项目——陀螺,旋转是陀螺的生命主题,也是其受人青睐之处。陀螺之所以能够在舞台上演绎出精彩,在于时时刻刻受到不同侧面的“鞭打”。作为党员干部,在锤炼素质、修身养性中不妨借以鉴之、善以学之。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5):19-20
品行,即品格和德行。领导干部重品行,就要心正、言正、身正,就要人正直、讲正义、守正气,“正”字当头,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3.
吃苦是福     
明代奇人洪应明创作的《菜根谭》,总结了中国人为人处事、修身养性、审美情趣的智慧,成书以来,受到历代读者喜爱。这本书取义于一句俗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意思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相似文献   

14.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部智慧宝典,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精髓。时至今日,其中很多闪耀着睿智火花的思想,对于世人,特别是对于组工干部做人、干事、为官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勤俭自强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本文从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高度来认识这一道德规范。进而揭示出它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础上列举大量事实,阐述铺张浪费与我国人均资源少、经济相对落后的国情形成强烈反差,进而提出采取得力措施,将勤俭自强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8,(6)
作为道教圣地,江苏省镇江市的茅山是一处修身养性的洞天福地。登上茅山峰巅极目远眺,峰峦叠嶂,清泉潺潺,令人心旷神怡。如果没有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没有山脚下的新四军纪念馆,几乎没有人会将静谧的茅山与那些惨烈悲壮的战斗、与那支神出鬼没的队伍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南江峡谷静静卧在贵阳市东北面的开阳县境内,碧绿的江水缓缓流动,人行走在峡谷,不知不觉被感染,让你气定神闲,是个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便是南江大峡谷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0,(17)
<正>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德"的作用,提倡修身养性、重义崇德,并把修身正己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厚德载物"、"德行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相似文献   

19.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党性教育加强了党的建设,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本文基于对兵团党性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同时提出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增强学生体质和完善学生人格的学科优势,是促进大学生修身养性、全面发展的必修科目。高校应充分利用竞技体育的正能量,找准体育与立德修身的契合点,不断更新、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艺术性和针对性,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充分发掘和实现大学体育的修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