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博览》2008,(9):15-15
“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  相似文献   

2.
监察制度是古代官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监察机关通过立法监察、行政监察、司法监察有效扼制官吏腐败。清朝是监察制度最为完备的王朝,从部门设置到管理模式、律法和执行效率都对当代行政监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 《法制博览》2008,(20):13-13
一夫一妻制不一定是最终的制度,但却是现行的制度:不一定是最好的制度,但却是最稳定的制度。如果你是一个期望平顺和安宁的人,请支持这个制度并保卫它。我在心理诊所接待过这样一位成功人士,他对我说,他有很多钱,具体的数目他就不告诉我了,因为怕吓倒我,我说,我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胆小,对我来说.无论钱多钱少,  相似文献   

4.
张鸣 《法制博览》2011,(3):47-47
关于明清两代的特色,鲁迅先生在《病后杂感》总结得非常形象:“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清朝有灭族,有凌迟,却没有剥皮之刑,这是汉人应该惭愧的,但后来脍炙人口的虐政是文字狱。”  相似文献   

5.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其监察制度可谓集大成者,博古通今,对于现在的国家监察委很具有借鉴意义。清朝参汉酌金,在治理官员贪污腐败方面大下功夫,改革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各个皇帝都用尽心思,但言官衰落导致皇帝专制加强、监察官整体官官相护、皇帝的个人集权达到封建王朝中登峰造极的程度等各方面原因使得监察制度并没起到实质的监察作用最终让清朝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6.
李开周 《法制博览》2010,(10):71-71
乾隆年间,天津有位个体开发商,姓丁,叫丁予范。乾隆十六年(1751年),丁予范在天津县城(当时天津还是县,不是市)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这四合院占地近一亩,盖了10间房,连买地带盖房,花了丁予范180两银子。丁予范盖这套四合院的目的,就是想高价卖掉,哪知没人买,直到乾隆十九年(1754年),才低价出手,卖了177两银子。丁予范丁老板花了几年工夫,倒赔了几两银子。  相似文献   

7.
同治七年(1868)的科举状元洪钧竟然干了一件“大清版蒋干盗书”事件,不过,他所“盗”的“书”不是信件,而是一份俄制地图。  相似文献   

8.
马勇 《法制博览》2011,(15):58-60
进入民国之后的中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民国政治家或在议会中进行和平辩论,或在疆场上继续厮杀,唯在北京那片紫禁城中,大清国依然存在着,宣统帝溥仪依然在那里称孤道寡,继续宣统纪年,仍有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机构,许多遗老也依然以受到皇上的封赏为荣誉。  相似文献   

9.
黄艾未 《法制博览》2009,(15):48-51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相似文献   

10.
王雪鸿 《法制博览》2011,(17):56-57
善耆是清朝最后一位肃亲王,可谓位高权重。但在世人眼中,熟知他的不外两件事:一是他有个女儿金璧辉,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本特务川岛芳子:二是他主政期间,赦免了企图刺杀摄政王载沣的汪精卫。除此之外,对他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