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深刻认识并论述了青年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与发挥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与肯定了青年.认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先锋队”、“突击队、”“生力军”;是人类的希望,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力量.不仅从时间角度全面揭示了青年的价值,而且从空间维度对青年的价值意义进行了阐释.指出青年不仅具有独特“未来价值”,寄托着“希望”,而且有重要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同时,青年对整个世界与人类有着普遍价值意蕴.它有利于青年准确认识自己,明确社会责任,也有利于我们正确评价青年,发挥青年作用,必须始终为青年投身“中国梦”伟大实践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全局的新高度,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上对青年的社会地位、时代使命和发展前景作了进一步阐释。认为广大青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这些深刻论述和见解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代表了新一届党中央青年思想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社会发展中的个体,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青年价值观总是适应不同时代变化特征,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的价值观初步建构,集体主义与马克思信仰成为青年价值的新追求;改革开放后,青年不断觉醒与反思,在理性和现实激荡中确证自我价值:21世纪初期,经历了冲突与重塑后,青年价值观在多元化挑战中走向整合.进入新时代,青年不断自我调适与超越,其价值观在与社会共振中趋于进步与成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源于伟大的五四运动,贯穿于中国青年运动的整个过程,内涵不断充实,形式历久弥新,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与祖国一起奋进、与人民一起进步"不竭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精神支柱。"永久奋斗"精神的底蕴博大精深,呈现青春底色,体现青春品质,展示青春力量,在新时代的青年运动中必将焕发灿烂光彩,引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努力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永久奋斗,要以远大的理想信念为明确目标,以造福苍生为价值内涵,以与民共进为根本路径,以真才实学为本领支撑,以脚踏实地为践行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为之接续奋斗。当面对不同的时代境遇和历史任务时,中国青年始终紧紧围绕这一时代主题,并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神圣使命驱动之下,对历史任务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认识,对担当奉献有了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对建功立业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路径。因而,使命驱动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鲜明特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对共青团组织在青年运动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将新时代中国青年所肩负的使命更加具体化,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继续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五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深远,影响重大,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宝库的智慧源泉,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在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新诠释五四精神中所具有的先驱力量、精神指引、理论支撑的地位作用,探究其传承发展的方式途径,守住精神核心内容,赋予精神时代内涵,以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将进一步指引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具有理论尺度、历史尺度、现实尺度的客观必然性,是由青年人的价值责任和担当、青年人的杰出性历史地位、新时代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起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的重任,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青年的不懈奋斗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履行时代使命,需要使青年敢作为、想作为,能作为,需要不断加强党对青少年和共青团的领导,教育和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要勤奋学习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克服"本领恐慌",在脚踏实地中用真才实学担负时代责任,实现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一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追梦圆梦,为中国梦增添青春能量,青年运动从一开始就展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和时代亮色。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科学阐释新时代青年理论自信的内在关涉、理论自信的源泉、理论自信的主体、建构自信的路径,是学深悟透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时代更好地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对中华民族来讲,中国梦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特别是近代史开端以来,更是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民的伟大梦想。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中国梦从美好愿景变成辉煌现实,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有为的新青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党校青年教师应锚定人生坐标,找准时代定位,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形成了关于青年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理论逻辑来看,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是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需要,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需要;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青年是党领导人民伟大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关心重视青年团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是肩负时代使命和完成历史任务的需要;从实践逻辑来看,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符合世界发展变革和国际开放合作的客观实际,顺应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明确的实践要求和现实的路径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着眼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青年传承中国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力量就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力量具有历史性,即人民群众的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中国力量具有广泛性,其涵盖阶级和阶层的范围广,并且中国力量的主体——劳动人民,人数多、作用大。中国力量具有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力量先进性最具体、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公共外交是国家的长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青年作为公共外交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力量,就在于它运用特定政策工具和传播技术使得国际及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介入青年群体社会化过程中,对内而言是凝聚中国青年力量、帮助青年接受国际观的洗礼和外交技能历练的手段,对外而言则是培育亲我、知我青年力量进而创造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外部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梦理论研究延伸到对青年学生时代责任培育的提炼发展,是新时代中国梦思想的研究方向.以中国梦理论为基础扩充青年学生时代责任培育的各方面内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在中国梦视阈下青年学生时代责任培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更能够加深青年学生对中国梦思想的认知深度,强化青年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可度,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迪,是实现新时代强国梦的必然选择,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新时代青年队伍的主力,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怎样培养大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既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关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国家进步的关键命题。新时代教育要让大学生摆脱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拥有大爱大格局;要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要引导大学生厚植高尚情怀,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青春理想。  相似文献   

18.
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与新时代脉搏同步跳动的新力量.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领、引导和栽培.切实做好青年政治引领,对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新时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交流交往的国际化程度高,信息获取及时广泛,价值认同多元并存,关注点发散且迁移多变.传统的青年政治引领,面临形式枯燥、吸引力弱化、受外部环境影响和干扰较大等挑战,工作相对乏力.针对青年工作的现实需要,提出做好新时代青年政治引领的对策:一是夯实理论基础;二是营造成长环境;三是突出价值认同;四是创新方式方法;五是践行青春担当.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的共青团工作,需要探索和掌握共青团引导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运行规律。"规律就是关系",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共青团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找出各种关系"本质之间的联系"。总结共青团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需要认真研究的有十大关系:一、政治性、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二、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关系;三、"公转"和"自转"的关系;四、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五、培养教育功能与突击队作用的关系;六、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的关系;七、完善内部机制与优化外部环境的关系;八、共青团与其他青少年组织的关系;九、团干部的思想道德作风与知识能力的关系;十、团和党的关系。以辩证思维全面分析和科学应对共青团工作的十大关系,提高共青团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迫切需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不仅开启了新征程,而且赋予了大学生在新时代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时代使命和中国梦的感召都要求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的担当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首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其次要夯实理想信念"压舱石";再次要做实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政治方向。要把强化责任意识,培育担当精神统一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