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共青团河北省委郭青同志在来稿中认为:青年走向社会后,和处于依赖于家庭的时期相比,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们与过去持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 1.在价值尺度方面,投入社会的青年注重能力,以自己的社会贡献来衡量自己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影响范围的区域性与全球性并存;影响方式的显性与隐性并存;影响后果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认识这些特点有利于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既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全球化时代的共同风险,又需要面对中国自身历史和发展阶段的特殊风险。以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科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发展和社会分配不公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为更好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应克服资本增值悖论导致的现代性自反及其风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构建公正的社会风险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互联网的发展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娱乐提供了更多元、更开放的方式.同时,由于未成年人特殊的身心成长特点,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面临着诸如网络安全、网络依赖、数字鸿沟等多方面挑战.可以通过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研究、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未成年人应对风险的内在潜能、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缩小数字鸿沟等方式加强未成年人的社会心理建设,从而帮助未成年人积极应对互联网风险.  相似文献   

5.
日本社会的结构变化与高等教育的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 ,日本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社会的新挑战。因此 ,日本的高等教育不但一方面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上 ,同时要满足来自于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需求。日本政府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东京大学正在落实的改革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管理 ,包括学校管理和财政。目前 ,政府倡导要求国立大学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给校长更大的权力。虽然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方向 ,但是 ,政府详细的改革计划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二个改革领域是研究。大学采取措施加强与工业界的关系 ,加强国际关系网络。第三 ,教育 ,特别是本科生层次的教育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 ,在一个以研究为中心的大学 ,提高教育质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东京大学已经着手采取措施改进本科生教育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读书习惯正从精读转向“泛读”,这种状况的背后隐含着思维方式和处理信息方法的根本变化,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多媒体时代所展示的动态的知识世界和不可限量的知识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对象、认知条件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情境下,要求教师在教育思路、教学方式、知识结构、自身素质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8.
青年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其党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发展.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接踵涌入和本土社会思潮共潮共涌,对青年党员的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只有科学分析社会思潮存在的条件,发现其影响的规律,才能对症下药,构建一套符合青年党员心理发展特征、遵循党性教育基本规律以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党性教育科学机制,从而实现党性教育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年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和青年农民工自身主体性因素共同作用而促成的。陌生人社会与沉默的公共舆论、个体化进程与婚姻价值观嬗变、底层生活的压力与情感归属需求、同类群体的日常示范与模仿学习促成了青年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的形成。青年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会衍生一系列社会风险,给农村家庭稳定、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临时夫妻"现象解决的关键在于解决青年农民工家庭离散化问题,可以通过引导青年农民工就近城镇化和家庭化进城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社会冲突扮演了社会稳定安全阀的角色,它将激发新的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对于社会冲突,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理性处理和管理冲突,如何用法治思维解决关涉权益的问题。德国在社会稳定风险应对和处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失为一种镜鉴。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青年审美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青年审美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青年审美追求多样化、开放性,在以追求高雅为主调的同时,趋于低俗化。正确分析新时期青年审美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邻避设施规划建设引发的社会风险会对项目建设、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运用网络分析法,以50例邻避事件为研究对象,总结出51个社会风险因子,构建邻避设施社会风险演化的网络模型,探讨网络的结构特征和风险防控策略选择。结果表明,邻避设施社会风险演化呈网络化模式,风险网络中存在关键风险节点以及与民众风险感知密切相关的风险簇,针对关键风险和传导型风险的防控策略能够快速瓦解风险网络和阻断风险演化。将邻避风险链拓展为社会风险网络,发现了传导型风险和部分关键风险因素在风险演化耦合中的重要作用,公共项目建设运营应重视公众感知风险和程序规范性等风险点,提升社会风险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风险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风险社会"的出现正在从制度上和文化上影响和改变着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将矛头指向资本扩张的贪婪本质和割裂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冷冰冰的工具理性。虽然资本逻辑对于中国的影响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非但没能远离风险社会,可能在应对风险社会上还会遇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艰难的问题。但是,"避风险、求和谐"是中国人数千年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国传统思想中应运而生的除了"爱人"还有"爱自然",注重人文关怀,讲求天人和谐等,由此我们相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于治理风险社会、防御现代性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谣言盛行,每每催生或伴生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是为风险社会中的谣言风险。在某种意义上,谣言成为风险社会的重要风险源。谣言具有"社群共享"性质和"非理性"的一面,但是谣言也反映着社会精神状态,是一种表面扭曲但是底层真实的民意表达。近年来,高风险的领域也正是谣言的多发地带,这一契合性体现出大众对风险的感知和不安情绪。风险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媒介化特点使谣言的传播形态有所改变,为公共治理设置了难度和挑战。"辟谣"只是应急机制,积极培养公众对于谣言的"理性的怀疑意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作为能够聚合情感能量、诠释行动实践的重要载体,青年粉丝社群的建构过程受到了环境危机、行为乱象等各种“风险性话语”的影响,并遭遇了被消解的危机。在风险社会的知识体系观照下,以SNH48的青年粉丝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考察其在风险性危机的影响下被消解的生成动因及重塑路径。研究发现,青年粉丝社群在“疫情危机”“经济危机”以及“注意危机”的影响下,遭遇了被瓦解的可能;其凭借“生存阵地转移”“会员身份继承”和“辗转直播场域”等实践路径进行了社群重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投资体制也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办学成本分担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早已成为热门话题。1997年招生并轨,上大学交费,拉开了教育投资多渠道的序幕。高等教育究竟应该政府投资,还是学生交费,或是两者分担,如果是两者分担,政府投多少,学生交多少,这些问题有必要深入细致探讨,本文抛砖引玉,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青年政治心态变化轨迹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年在社会转型期政治心态的变化轨迹,与其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以及青年自身的政治参与息息相关.按照"文革"结束后的反思、改革开放后的激越、市场经济建设的新环境三个不同阶段考察,中国青年的政治心态轨迹,表现为反思与寻找自我-激情高涨而后愤恨不满-理性地追求实用与实效三种不同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青年弱势人群家庭的收入不能支付我国现行标准的高等教育收费,其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强烈受挫情绪和沉重的心理问题带来了新的社会风险。只有避免由于农村青年弱势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不成功而造成的"马太效应",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现有15—29岁的青年2.92亿人,其中未婚青年1.796亿人(男青年1.016亿人,女青年0.78亿人)。全国每年大约有五千万对男女青年处在恋爱阶段。青年的数目之大,恋爱的人数之多,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而研究青年婚恋观念的变化及存在的矛盾,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课题。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地区2000年大学毕业生求职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知识经济对青年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职业选择出现了五个新的趋势,顺利实现就业选择面临五方面阻力,为了给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已作出了积极的应对,这种应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