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恩主义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了以往一切错误的唯心史观。对唯物史观的前提、分工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建设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这一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决定论、社会历史主体理论、利益分析理论、社会结构论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素质队伍,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对我党全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他正确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是马克思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和指南。同时,也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人为本"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和世界的主体地位。它更为深刻的阐述了唯物史观对人的诠释,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同时要求我们以此为标准全面提升人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5.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依据。当前,基层部队法制教育虽开展多年,但受制于各种原因,还未取得更好的效果,法制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我们应当运用实践的观点审视基层部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新的视野和角度寻找问题根源,为破解当前法制教育的困境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郭玲  王瑾 《法制与社会》2012,(17):124-125
本文简要概述了马克思之后唯物史观在西方世界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因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历史观念契合,同时也充当着缓解后发现代化国家历史焦虑的角色,这决定了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和马克思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唯物史观,与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的历史观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方法论革命,具体而言,唯物史观坚持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坚持以实践为中介的历史生成论,坚持人文关怀的主体向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从存在论、实践论和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的社会历史形式等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基本思路。在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深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之一的历史唯物史观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产生以来,经历一段曲折的发展、完善的过程.晚年马克思在研究了人类学资料后,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使唯物史观变革、升华.变革的关键在于晚年马克思揭示了主观目的性并非人类劳动的本质,血亲关系才是人类劳动的前提,人的劳动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同时揭示了,具双重性质的农业公社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进而打破了将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受制于抽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将物质生产领域的自由与人的自觉创造活动统一起来,使社会劳动财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议题之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联系中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地进行对象性活动的"现实的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解放主体、社会主体的统一,是实践与价值、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它实现了主体哲学的深刻变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按照唯物史观主体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主体性的觉醒;"中国特色"表征着社会主义生动的现实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唯物史观意义上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建设中,能否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从这两者的辩证关系以及促进其统一的基本条件,谈谈粗浅的认识。一、经济效益与增长速度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效益和增长速度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经济效益,是从质的方面要求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增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虽然不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贯穿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本文主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辩证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共产党宣言》中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者要对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进行完善。现代科技革命丰富了唯物史观中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的理论,扩大劳动群众的外延,弱化了阶级斗争的作用,使科学技术的作用得到突显。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观察任何一种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依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的出场形态,体现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历史决定论与选择论以及群众史观等基本理论的坚持与发展,成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检察人员学懂弄通哲学原理,掌握其辩证关系,对于搞好法庭辩论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学习和工作中,摸索出运用哲学原理进行法庭答辩的五点做法:一、辩护方提出诸多辩护意见时,运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答辩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新闻自由、司法独立的含义、内容、重要性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却又相互矛盾的辩证关系,最后从介绍美国、我国处理两者矛盾的现行措施入手,补充提出了相关的法理意见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从事物的本质和表象的辩证关系来看,党的作风是党的本质特征的直观表现;从事 物的总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来看,党员的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反映和表现。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是党实践“三个代 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一、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大家知道,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变化发展,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它指导我们在审查起诉工作中,要弄清犯罪原因、犯罪结果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从实践观点和实践方法出发去理解社会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对旧哲学的革命性超越。对马克思的科学历史观的理解。在强调实践基础的同时,还应深入研究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有机联系,研究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统一,超越性和限定性的统一,自然、人和社会的统一,对唯物史观的唯物辩证的本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村民依法选举与依法护权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宝贵 《法学杂志》2001,22(3):8-11
本文着重阐述了村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确处理依法选举村民委员会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辩证关系 ,确保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