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处理“法”与“权”的关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克俭党章总纲讲:“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党法”。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  相似文献   

2.
为使依法治理工作能够健康有序进行,达到由“人治”全面走向“法治”的目标,笔者以为,首先需解决好几个前提性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加强党的领导与树立法律至上思想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充分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把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的主张和政策通过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求党的各级组织不仅要教育广大党员带头模范遵守法律,还应当积极主动地、自觉把党的活动置于国家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3.
2、地方各级党的组织一定要在法律制定的范围内活动。江泽民同志曾指示:"各级党组织,包括人大党组,都要遵守党章关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原则,以及宪法关于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的规定。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也要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乔石同志  相似文献   

4.
坚持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理念,需要做到:正确认识和把握政党的执政活动同宪法和法律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政党同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关系;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兼任党外职务应有严格的限度;执政党应以党章为基础,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在宪法中更清晰、更紧密地确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两项原则的有机结合和辩正统一。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发表的吴邦国委员长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相似文献   

6.
报载北方某法院数次去南方某市执行一经济案件 ,都因种种原因无功而返。其中一次却是因被告所在地的市委的一份文件规定“政法系统……自 1997年 1月 1日起凡因经济纠纷冻结企业账号及财产、传讯企业法人代表 ,必须事先报告市政府”,而导致空手而归。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 ,“市委文件”岂能成为抵制法院执行的“挡箭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李鹏委员长在阐述党和人大的关系时也明…  相似文献   

7.
高锴 《同舟共进》2009,(8):65-67
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余波犹在。这里所讲的“权”,指的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党的领导干部;所讲的“法”,指的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所以,“权大还是法大”争论的实质,是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党在国家和人民之上,还是在国家和人民之中?党的决议、指示、纪律重于国家宪法、纪律,还是党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  相似文献   

8.
一是破人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人治至上的观念是封建社会的残余,必须在实践中逐步破除这种历史的旧观念和习惯势力。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民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只有破除人治观念,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社会才  相似文献   

9.
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与切实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李秋生何绍仁法律若没有权威,则形同虚设。要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最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切实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勿庸讳言,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取决于党能不能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模范遵守执行宪法和法...  相似文献   

10.
三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事业。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只有全社会各个方面都自觉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规定办事,并长期坚持下去,宪法的权威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依法治国才有坚实的基础。首先,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带头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11.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2,(12):64-6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宪政之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要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走宪政之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应当通过宪政路径吸纳、整合、表达民意,并通过立法程序将党的意志和政策变成国家意志和法律;要使党的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但是 ,这种发展不是无条件的 ,而是有所约束的。这种约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宪法和法律本身的约束 ,正如《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规定的那样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同样 ,民主党派也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 ;二是非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例如 ,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受到各党派重点对象分工协作的约束 ,这种约束并不是法定的约束 ,但这是合理而必要的约束。而且 ,非法定的约束往往也是合法的约束 ,例如 ,中共中央规定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中的人大代表 ,在人大中只能以…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正是集中体现了党对于国家政权的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已经十年了。我们要通过对新宪法的再学习,再宣传,在全体公民中,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大思想。 法大于一切,法高于一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准则。《宪法》第五条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这里规定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里规定的“武装力量”,包括国防军、武警部队和地方民兵。这里规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发表的吴邦国委员长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讲话阐明了法制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是全体公民必须无条件遵守的根本大法,容不得任何人以任何手段打一点折扣。  相似文献   

16.
党委要不要接受法律监督,这是一个十分严肃,也是直接关系到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否更好的依法行使职权的关键问题。应该说,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守法、护法、执法的模范,应该而且必须接受人民对自己执法的监督。对党组织实施法律监督,有充分的依据:其一、宪法依据。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其中所言的"政党",包括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宪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  相似文献   

17.
从党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看人大监督职能──关于党组织应接受人大监督的思考韩干荣党组织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仅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原则,也是正确处理政治社会生活中党与各方面关系的重大原则。本文试从这一原则出发,对地方人大监督与地方党委领导...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意味着党的领导方式尤其是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党对国家的领导将从过去主要依靠政策逐步转变到依靠法律。现行党的领导体制不改革,就无法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尤其是执政方式的转变。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要坚持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国家,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法律之后,就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一级党的组织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一后则在现实生活中贯彻有一定的难度,其原因就在于现行党的领导体…  相似文献   

19.
党是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关键□孟基常宪法和法律是否有权威,能否保证实施,关键在执政党。邓小平要求全党直至中央都要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任何党员包括党员干部,都要遵守“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曾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要使民主和法律匍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把立法工作拍到重要日程,尽快建立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二是要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法无权威等于无法,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首先必须培育一个法律权威的社会。树立法律的权威:1.关键在于切实有效地实施法律,不能打白条。2.要重申并坚决贯彻宪法的法制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