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理论价值、道德价值、实践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实践、融入校园等四个方面探究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不仅传承和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而且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兰岚 《世纪桥》2023,(11):54-56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与核心要义进行透彻理解,准确把握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并与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使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3.
探讨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逻辑理路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前提基础在于二者在属性特质、目标价值、方向进路方面的高度契合。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在于以中华文化为媒介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要以“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为关键点,使中华文化以德育资源形式融入育人的各个场域、不同平台与多元主体。  相似文献   

4.
李伟 《世纪桥》2023,(3):21-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政课具有积极意义,不仅使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力地推动文旅融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融入内容上,根据价值维度、政治维度和时代维度,结合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突出精神内涵,选择家国情怀、天人合一、崇德向善的理念融入思政课,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革命斗争遗留下来的文物、文献、遗址、纪念馆等,是我们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基于此,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基础和教育价值入手,分析当前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宣传形式单一,学生了解不深入;实践教学形式零散,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究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直接体现在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之中,体现在以情感为媒介实现由知识向价值的转化过程之中。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丰富"纲要"课的知识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纲要"课教学的价值性。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还存在众多薄弱环节。通过"纲要"课程课堂专题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和课程网络平台等路径将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中,能够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两次深入学校思政课堂与师生交流,进一步强调要办好思政课。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基础属性。我们要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师真学、真懂、真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现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张常青 《当代贵州》2020,(15):56-57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遗余力将贵州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新时代贵州精神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滋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真才实学,担当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刘红蕾  邹永宁 《党建》2021,(9):49-50
湖北省武汉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聚焦青少年群体,着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按照"大思政课"思路,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21,(11)
正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谈到思政课这个课题,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理念,强调的是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更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结合社会大课堂、跟随时代大发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思政课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将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擦亮思政课的理论底色,实现思政课的正本清源,使学生提升理论素养、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实事求是学风。正确把握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的原则,让学生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真学真懂,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在真信真用中自觉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担民族复兴重任。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相似文献   

14.
苏小丹 《世纪桥》2023,(2):24-26
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素材,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资源。通过梳理佛山红色文化资源,阐述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结合高校思政课建设实际,探索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思政课程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既要立足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始终坚持高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要打造融校园、课室、网络、社会于一体的立体课堂,坚持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主动营造良好校园育人环境;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机制;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打造网络课堂;以文化关怀社会,努力构建实践课堂,从而大力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进课堂、进头脑。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21,(5):39-4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由此可见,革命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对革命文化内涵的认知是推进革命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研究认为: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当前,  相似文献   

17.
洪亚飞 《世纪桥》2023,(7):77-79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充分发挥高校课堂的教育实践意义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帮助大学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树立崇高理想,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困境,授课教师应当积极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我国早期建立的航空类高校,南昌航空大学自诞生之日起,血液里便流淌着红色基因。近年来,学校立足办学初心,致力于上好思政课、微党课、实践课,引导师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上好一堂思政课。学校注重寻求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丰富思政课内容,拓展思政课空间。思政课教学计划中,全校师生参与红色体验活动,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学校党委围绕"建军90周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翻转课堂、虚拟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开展"认知实践、体验实践、服务实践"的实践教学改革,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李保国精神、创新创业精神融入其中,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翻转课堂让思政课实践教学"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主要侧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时代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底气和现实指导,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是落实"三个培养"、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渠道",四个自信"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有其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高校思政课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定位与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