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红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社会追加的人口生产性为经济增长贡献一个具有促进作用的人口红利。本文所建立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学模型,以及以其定量地计算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人口红利对1978—2006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由阻碍作用转变成为促进因素,对GDP的贡献量与贡献率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每年实现的GDP中人口红利的贡献份额已超过10%。然而,人口红利的一次性、人口迁移与人口红利的区域间转移、人口红利为谁所得和人口负债由谁承担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依据1978-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于经济增长、收入水平和我国医疗费用的相关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证明经济增长是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对1978-2013年的GDP年均增长率和医疗费用年均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2013年医疗费用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1.17%,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合理值。建议地方政府根据这个方法找到当地医疗总费用的合理增长值,再对地方同病案的平均费用进行调整,继而完成评价医疗服务的DRGs权重、医疗保险预付制的DRG-pps费率,由此建立医疗费用合理增长和医疗保险基金合理支付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山东省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GDP超过13%,然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速。运用大量数据资料,从产业结构优化、所有制结构调整、财政支出增长等方面对山东省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连续几年来,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8年-2002年,我国GDP年均增长7.6%,2002年更是把入世带来的机遇发挥到了最大,把入世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到8%,为中国经济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这样的发展速度让世界震惊,让国人振奋。但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还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更客观地解读中国经济,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本刊专访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  相似文献   

5.
一、苏州产业经济的转型对科技创新及创业人才的呼唤 21世纪以来,苏州经济以其快速的发展赶超中国的其他城市。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01.3亿元,是解放初的437倍,经济总量翻了八番多;经济总量超过99个国家,位居全国城市第5位;人均GDP超过117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1990—1999年间,苏州市的经济年增长速度高达23.57%,远远超出全国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达到或超过亚洲四小龙在高速发展期的增长速度,苏州已成为中国的新兴发展地区。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经济在著名的“雁阵模式”的引领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然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洲的经济在上个世纪末落入低谷。在21世纪里,亚洲各国集中力量恢复发展本国经济,整个亚洲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中国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一直保持良好势头。GDP持续快速增长,从2002年到2005年分别为7.5%、8.3%、9.5%、9.5%,远远高于世界的3%左右的增长速度。2005年,GDP总量达到2.2万亿美元,超…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从 1993年年中开始加强宏观调控措施以来 ,增幅已连续 7年下降 ,平均每年回落 1个百分点。这里有些是正常的 ,但也有些非正常的因素在起作用 ,其中的焦点之一就是内需不足 ,还有供给过剩和供给刚性方面的原因。展望今年及未来 10年的经济发展 ,有利的因素很多 ,但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期望 2 1世纪初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前 2 0年平均每年接近 10 %的增长速度 ,是不现实的。我国中长期规划 2 1世纪前 10年内使GDP总量再翻一番 ,即每年平均增长 7.2 % ,这是一个比较实事求是的考虑。  相似文献   

8.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背景。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表现在多个方面、多个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4%,2004年人均GDP超过1200美元。从我省的情况看,经济发展连续跃上3个大的台阶。1988年、1995年和2002年GDP总量分别达到1000亿元、5000亿元和1万亿元,2003年达到12430亿元,增长速度除5个年份低于10%以外,其他年份均超过两位数。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却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9.
波兰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中的带头羊,也是剧变后迄今为止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国家之一.相比较其它东欧国家而言,其经济转轨比较成功.转轨后的波兰经济在进行了严重衰退、高速发展、发展缓慢后,这两年经济又持续升温.据波兰中央统计局统计,2004年前二季度波兰经济增长5.9%,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6.9%,二季度增长4.8%,[1]大大高于欧盟25国的平均GDP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湖南克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在坚持"一化三基"战略的基础上,经济保持较好增长。去年,全省GDP达到11156亿元,增长12.8%,总量在全国第11位,增长速度在  相似文献   

11.
数字     
《人事天地》2014,(7):5-5
<正>【7.5%】2014年中国有信心实现GDP增长7.5%2014年6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上撰文称,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是正常现象,并不存在问题。今年中国有信心实现7.5%的GDP增速目标,并表示政府已经准备调整政策,以确保政策可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却主要得力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所保持的强劲增长势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在GDP增量中所占份额已上升到54.8%,最终消费增量在GDP增量中所占份额则下降为38.9%。最终消费占GDP比重长期偏低,最近10年平均为60%左右,而世界平均为78-79%。2003年初本来打算致力于扩大消费,国家发改委预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2年16.1%的基础上下降4.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02年8.8%的基础上上升0.2个百分点。不料第二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理论前沿》2002,(17):33-35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一、当前农民收入状况 农村改革20多年来,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呈现出阶段性递减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1978年到2000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43%。分阶段来看,1978-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1985-1988年为4.9%,1989-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二十年,广东发展变化最大,广东人民受益最多,广东对国家的贡献也最大,这得益于什么?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国家对广东的政策倾斜,更得益于广东人民灵活、善变、接受新思想、确立新观念的速度快,创新能力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我国GDP为74770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20倍;广东GDP97年为7315.51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4倍;1978  相似文献   

15.
图们江地区处于日本和欧洲之间的战略位置,它包括俄远东、蒙古、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等。自从1991年 UNDP 向全世界宣布“300亿投入,3亿人民受益”的“图们江金三角计划”以来,该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国际投资场所,世人瞩目。一、图们江地区优越的投资环境图们江地区投资环境指外国投资者对该地区内进行生产经营投资时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综合条件。图们江地区优越的投资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图们江地区是亚太地区新经济增长点。整个80年代,当世界经济平均以3%的速度增长时,亚太地区却以7%的速度飞速向前,而东北亚及图们江地区的增长速度在亚太地区中属前列。中国东北在这10年间和全国一样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9%,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韩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8%,居亚洲“四小龙”的前列。日本在  相似文献   

16.
吴敬琏在谈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问题时指出,就经济增长数量来讲,已经很高了。近几年达到9.5%。其实前些年的增长速度已经是很高了,国家统计局曾经重估算称过“文革”前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结果为6%还多,世界上能够在这么长时间内保持这个速度的国家很少见。当时,世界银行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你们年增长速度达6%以上  相似文献   

17.
信息之窗     
2011年经济走向预测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假定2011年财政赤字保持1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6%左右,新增贷款规模保持7万亿元左右,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规模大于2010年。在这一国际经济环境和政策假设下,我国经济可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与2010年大体相当,国际收支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认识,关系到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客观评价和对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正确选择。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建国以来,尽管我国经济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总的看来,实现了高速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参见《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研究》439页,刘国光主编)中国果真实现了高速增长吗?本人拟提出不同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海南人大》2015,(1):5
全国城镇土地五年增131.9万公顷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日前发布的《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成果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为858.1万公顷,5年间增加131.9万公顷,年均增长3.6%,增长速度总体呈逐渐放缓趋势。报告指出,2009—2013年城镇土地面积增速放缓,土地利用区域结构向中西部偏移。全国大规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用地增量大,而小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各规模等级城市建设用地均呈现增长量持续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是我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率先回升的一年,是宏观调控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在出口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实施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月回升。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能够实现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目标。1—9月份,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21.3%,与前几年出口每年增长20%左右相比,出口波动幅度超过40%。出口大幅度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相当于GDP总量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