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中国社会科学》今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是人类社会赖以运行的两种最根本、最基础、最普遍的机制。而在社会运行机制变动过程中,某种程度的平衡机制欠缺、动力机制失范,就是当今中国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至少需要形成四种健全的社会机制,即利益表达机制、激励动力机制、整合平衡机制和利益救济机制。而促使和保障这四种机制正常启动和运行的最明确、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三大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提升;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对社会动力与平衡机制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4.
在观察中国社会风俗变迁的视角下,改革开放体现为社会风俗变迁动力机制的全面转型.这一转型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体现为一种谋求各动力要素在相互平衡、相互配合中保证整个动力机制协调运作的思路,从而有效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风俗变迁的健康发展,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要素与相应保障.  相似文献   

5.
浏览器     
《乡音》2006,(6)
社会运转需要两种机制《科学时报》: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转,需要两种机制,一种叫动力机制,一种叫平衡机制。任何社会都是如此,没有动力就不能前进,但是没有平衡这个社会就乱套。所以要用法律和道德手段,让社会已经焕发出来的活力继续发展,同时又要对这个活力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6.
王翠绒  邹会聪 《求索》2010,(5):48-50
现代人口健康是个体健康与公共健康的有机统一体。现代人口健康道德动力与平衡机制是现代人口健康最基本的道德运行机制。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是现代人口健康的主要道德动力。平衡机制以社会功利、公众参与、最小侵害、权益补偿为原则,通过个人与社会相互履行义务来实现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动力机制的最高表现在于道德活力,平衡机制的最高表现在于道德和谐。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09,(8):95-95
侯松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在观察中国社会风俗变迁的视角下,改革开放体现为社会风俗变迁动力机制的全面转型。这一转型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体现为一种谋求各动力要素在相互平衡、相互配合中保证整个动力机制协调运作的思路,从而有效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风俗变迁的健康发展,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要素与相应保障。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经典作家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我党关于社会主义性质及属性认识的发展,也是对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认识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从社会动力、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等层面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解答了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问题,既创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平衡机制,也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萍 《前沿》2005,(9):215-2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并需要形成三个健全的机制即激励动力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整合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而政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要实现并保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治和谐,就必须构建与中国政治结构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的和谐.当前中国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格局,除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外,还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外来西方政治文化这两种主要的政治亚文化.只要充分认识到政治文化本身变迁的规律,通过不同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就能够实现政治文化系统内的积极与消极、理智与情感、共识与分歧的平衡,推进政治文化的内在和谐,进而为转型期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1.
李弦 《观察与思考》2022,(11):63-70
市场配置、党政主导、人民主体构成了中国道路的三元结构。市场配置是中国道路的基础性力量,在高度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党政主导构成了中国道路的引领性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道路取得成功的关键性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为中国道路保驾护航;人民主体构成了中国道路的主体性力量,人民既是中国道路的行动主体,也是中国道路的价值主体。这三种力量依赖于两种聚合机制,从其内在聚合机制来看,它包括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聚合、效率机制与公平机制的聚合、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聚合;从其外在聚合机制来看,它包括了方向聚合、引领聚合和目标聚合。  相似文献   

12.
罗筠 《传承》2012,(3):46-46
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权益保护和社会稳定促进机制,有效地平衡维稳与维权二者的关系,既维护民权,又实现社会稳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社会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社会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这样来认识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等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社会平衡机制,民政部门当前的改革创新更要强调防范风险,尤其是防范本身的工作不慎或冒进造成的风险,因为一旦失误,便有可能牵连出"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的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就像一列高速前进的列车,不但要有动力机制,还需要有稳定机制。在稳定机制中,不但要有强制性的安全机制,还需要有非强制性的蕴含在日常事务和平凡工作中的平衡机制。这也就是说,高速列车不仅需要动力系统和刹车系统,更需要必不可少的整体性、平衡性和协调性,不过后者可能并不特别明显。在整个政府工作中,民政工作便属于一种看上去不起眼但却时刻不能或缺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中国需要的不是民主的决心,而是民主的智慧。这种智慧的根本是要在立国政治承诺与现实政治需要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前者主要是喻于义的政治,后者主要是喻于利的政治,两种政治不在一个层面,但其间有交集。健康的政治有机体能够通过某些机制让这两种政治平衡地实现,其中就有民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一、理论价格的两个目标与社会主义生产价格的必然性 在当前的价格体系的改革中,实行生产价格是势所必然的,但是,如果不采取措施,生产价格必将破坏各生产部门间的利益平衡。本文的任务就是分析生产价格所带来的这一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方案。要分析这一问题,必须从理论价格的两个目标谈起。 理论价格的两个目标是:第一,实现利益平衡,第二,促进经济效益。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价格都必须实现利益平衡,资本主义社会要实现资本的利益平衡(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社会主义社会则要实现劳动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7.
何锡辉 《桂海论丛》2018,(3):98-102
着力构建不想腐机制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任务。文章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构建不想腐机制的目标愿景;从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腐败成本、薪酬制度、社会"腐败亚文化"等角度分析了构建不想腐机制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弱化腐败动机、减少腐败机会、打击腐败行为的三位一体不想腐机制。  相似文献   

18.
去年,省委书记李源潮先后两次阐发了建设法治江苏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建设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创最安全省份,并逐步实现我省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这是赋予全省、特别是公安政法战线的重大历史责任。要承担起并完成好这一战略重任,不仅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更需要政法综治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其中,尤须注重构建平安江苏的法治机制。构建法治型的政府行政机制建设平安江苏、法治江苏的内涵十分丰富,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一项重要内容。依法行政是我们党执政方式的重要创新,是政府…  相似文献   

19.
荟萃园     
《人大建设》2007,(3):54-55
政府保障公平要做三件事,平衡机制欠缺 动力机制失范,社会和谐的两个基本前提,反腐新难点:“权力期权化腐败”,应尽快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制度才是国家财富的核心,我国剩余劳动力越来越有限。  相似文献   

20.
胡磊 《理论月刊》2013,(2):151-15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来,我国在推动工会改革和构建中国式集体协商制度、推动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完善劳动法律和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推行企业经营者政治安排与履行社会责任挂钩、推动劳动关系状况纳入党政考核目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释放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正能量。中国探索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逻辑,可概括为完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制度基础、夯实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物质基础、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良性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中国探索还"在路上",需要在完善制度基础、夯实物质基础、健全动力机制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