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总结辽宁省所涉及的3个官话区的语音特点,将省内各县、市归入对应的方言小片,分别从声、韵、调等方面研究各小片的语音特征,并提出了各小片间相互区别的方音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历史上相对封闭落后的流通、交往,使得各个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带有当地特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方言,就是其中最显著、最直接的一个标志性特点。《现代汉语词典》对方言的解释是: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粤方言、吴方言  相似文献   

3.
扬州评话历史的辉煌和目前的衰落形成巨大反差.扬州评话语音演变的历史饱含正反两面经验.扬州评话祖师柳敬亭善于根据听众特点调整语音,他说书的地域范围很广.语音以官话和地方官话为主.清代盛世扬州人口构成和文化特点,决定当时扬州评话语音是官话、地方官话和方言共存.晚清以后扬州人口构成和文化特点,造成扬州评话语音方言化.方言化在本地富有生存能力,但到了更广阔范围却削弱生存竞争能力.扬州评话要继续发展必须变革语音,很多方言文艺也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昆明方言中的特征词汇格一词,探寻格的句法特点,其词的历史来源。指出在昆明方言中使用格的疑问句,实质上是以是为主要动词的疑问句的特珠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作者新研究的L检验方法,对郑州地区及6个省的土壤进行了检验。6个省之间及郑州地区和6个省之间的土壤完全可以区分开。郑州地区土壤之间的区分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6.
关于方言电视节目的讨论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面对一系列方言节目创造的良好收视成绩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天再来审视方言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运用似乎又有了新的现实针对性。本文试图通过对方言电视节目现状的呈现,以及对成功个案重庆卫视《雾都夜话》的分析,来探讨方言电视节目生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衡阳方言属湘语长益片 ,在湘语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学者曾认为 ,衡阳方言兼有新湘语、老湘语的某些特点。衡阳方言的“下”[xa2 1 3]是个兼类词 ,兼动词、量词、副词 ,与普通话的“下”的意义和用法有相同点 ,也有区别 ,下面分别讨论。一、相同点衡阳方言“下”做动词、量词时 ,与普通话“下”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当。1.作动词(1)下船 下楼 (由高处到低处 )(2 )下班 (到规定时间结束工作 )(3)下棋 (比赛 )(4)下面条 下种 (投入 )(5 )下乡 下车间 (进入 )(6 )坐下 走下楼 摘下 取下 (表趋向 )衡阳话“下”做动词的使用范围不及普通话广…  相似文献   

8.
最近,为了掌握青少年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引起社会各界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贪污贿赂犯罪,昆明市检察机关对近两年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中起诉和免予起诉的贪污贿赂犯罪进行了调查研究。调  相似文献   

9.
“检调对接”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昌夫 《河北法学》2011,29(8):198-200
"检调对接"是检察机关在立足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的司法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新名词。"检调对接"是"枫桥经验"在检察执法环节的创新和发展,两者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有相互紧密的传承关系。"检调对接"在职能范围和模式选择上有其独自特点。  相似文献   

10.
言语习惯特征在声纹鉴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言语习惯特征是人们在学习言语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类语音声学特征,它包括:方言、口音、惯用语、俚语、赘语,有的人说普通话时夹杂的地方方言特征;以及言语的速率、清晰度、流畅度、语音喉化、气嗓音、言语缺欠等[1]。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对个人语音特征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发声系统的解剖学形状和发音方法的动态个人特点。从生理、心理学机制来看,言语的形成包括言语神经机制、言语的脑机制、言语的感知、思维和反映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每个人从“咿呀学话”开始,经过千百次“听想说”的学习、校练…  相似文献   

11.
对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研究是多种纠纷方式解决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满足我国目前各地各异实践探索的需要。其次通过对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的研究可以促进多元的纠纷解决体系的完善。最后完善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的处理方式是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案例1: 张海峰等三人与郑州龙腾混凝土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执行案 (一)基本案情 张海峰等三名进城务工人员申请执行郑州龙腾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龙腾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案.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法院判令郑州龙腾公司支付张海峰等三人劳务工资22万元及利息。  相似文献   

13.
1950年代初期,以《文艺报》为中心,展开了一场关于方言问题的讨论。开展讨论的目的是确立民族共同语,以规范化对方言进行统率和改造。这一方向符合时代民族国家统一的要求,国家紧接着也制定了相应的语言规范要求。但是,讨论未能真正平等而充分地展开,特别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对小说中使用方言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因此,讨论对乡土小说的语言方向产生了严重影响,乡土作家们逐渐改变自己的创作习惯,小说中的方言使用迅速而显著地减少。讨论产生的影响持续而深远,一直延续至今天。实际上,方言对乡土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乡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蕴含着深刻的地方文化内涵。对方言的弃置,严重影响到乡土小说的审美特征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4.
泰兴方言属江淮方言的通泰片,《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划归第三区.通泰片在长江北岸,与吴语仅一江之隔,受吴语影响不小,加之它的底层很可能是吴语,又与赣客方言有密切关系,情况颇为复杂,本文旨在探求泰兴方言的本字,对其他方面不加论述。考索方言本字,可以追溯现今方言词的来源和语音的演变规律,例如:泰兴话“侧刀切物使成薄片”叫[p‘i阴平),《广韵》齐韵匹迷切“(卑刂),~斫”,《集韵》齐韵篇迷切“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山西汾城方言紧喉音节与对应普通话音节在司法话者识别时的可比性及该紧喉音的声学特性。方法利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山西汾城方言紧喉音节及对应普通话音节的韵律特性、音质特性等声学特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得出了汾城方言紧喉音的发声态主要为嘎裂声,汾城方言紧喉音对声母没有明显影响,紧喉音韵母与普通话韵母在共振峰频率上的一致性要远高于共振峰相对强度上的一致性等认识。结论为在汾城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司法话者识别以及田野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实践的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是提高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效率的关键,其正当性基础在于当事人自愿.结合知识产权纠纷特点,就地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的完善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7.
张华 《法学杂志》2012,33(10):124-128
检调对接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一种创新型工作机制,是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最佳方式。而纵观检调对接的流程,其工作机制实际是一系列程序的集合体。本文在分析各地检察机关开展检调对接工作的基础上,对检调对接的概念、建立基础、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检调对接的适用范围、必要性进行探讨,对检调对接机制的模式完善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王诗文:藏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甘孜州德格县人。1978年就读于西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本科,1982年毕业留校至今,任教于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主要从事汉藏翻译、藏语方言等课程的教学,研究方向为藏语方言。自1998年至今先后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阳春三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副教授王诗文,在百忙中愉快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山西汾城方言紧喉音节与对应普通话音节在司法话者识别时的可比性及该紧喉音的声学特性.方法 利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山西汾城方言紧喉音节及对应普通话音节的韵律特性、音质特性等声学特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 得出了汾城方言紧喉音的发声态主要为嘎裂声,汾城方言紧喉音对声母没有明显影响,紧喉音韵母与普通话韵母在共振峰频率上的一致性要远高于共振峰相对强度上的一致性等认识.结论 为在汾城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司法话者识别以及田野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谈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一种用于网上交流的社会方言,主要由年轻人群创造和使用的,它具有简单直观、生动风趣、个性鲜明的特点。文章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网络语言的来源和其鲜明的特点。它与传统语言的最大不同是体态语得到符号化的展现。随着因特网的不断延伸,网络语言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的工具,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