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真理力量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境界,因而要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能否用好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发挥的层次和水平,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指引人生方  相似文献   

2.
<正>习主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真"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规律,是教育的基石和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力量,要求教育者深入调查研究、思考分析教育的环境,用心探索真理、感悟真情、掌握真实,把教育要求、内容、过程高度融合,使受教育者真正走心入脑。这既是思想政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真理光辉、蕴含人格魅力、体现知行合一,为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将该思想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彭春梅  李艳波 《学理论》2009,(26):224-22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思想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他们不愿接受现成的真理,讨厌强制性的灌输,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现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性、平等性、开放性和渐进性的独特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凌敦  赵渊 《理论导刊》2023,(1):120-125
自媒体的个性化表达、感性化叙事、碎片化传播,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在追寻“大我”中绽放“小我”,也要在回应“技术变革”中提升“思想境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视域”回归“现实世界”,在生活体验中充分彰显政治引领和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应通过创新自媒体场域下的话语表达,并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气息和真理力量;加强微观叙事基础上的宏观引导,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举旗定向;聚合碎片化的虚拟网络时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渗透与补位升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传播过程与接受机制,聚焦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实现真理精神、时代特色与生活浸润的和谐统一与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6.
何军峰 《学理论》2012,(22):204-205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足、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毕业生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勇  李卉 《学理论》2010,(7):150-151
当前抵制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渗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宗教,认清其本质,引导学生追求科学与真理,树立科学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随着人们对真理、价值和实践等的不断认识和深入发展,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基础,还是它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等都应该予以相应的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再秋 《学理论》2013,(15):324-32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爱学生成长,着力培养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用爱的思想和行动教育、影响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周丽 《学理论》2013,(32):381-383
在当前形势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学生社区成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了提高新疆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探索了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学生社区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指导理念等,从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合力,是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多种内部要素共同集合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人这个中心,做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特别是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探究指明了方向,也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我国各个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政治工作的创新,希望能够为高校的思政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的道德观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基于此,在分析当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先秦儒家道德观的内涵,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而探讨先秦儒家道德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如号召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建立和完善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学理论》2013,(24):393-394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锻炼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实习效果,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及班级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委派到学生班级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专职人员。通过以班级建设工作、强化宿舍管理、提高专业技能等方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进行了分析,以利于指导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何广寿 《学理论》2010,(3):102-104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它源于生活并以生活为归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生生活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生活中的社会性和道德性为切入点,贴近学生生活,融于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7)
思想政治教育以具有多层次规定性的人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关注人、教育人、发展人的特殊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并未对人文关怀有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等方面全面提高人文关怀的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弓晓颖 《学理论》2013,(9):302-30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社会急剧变迁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迫切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一条减压式道路,以学生为本,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近年来,朋辈教育的推广为大学生减压式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学生党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党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素质全面提高和高等教育长足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需要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全程化引导功能、学生党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党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扎实稳固。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之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相关理论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了切入点、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确了科学的教育方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重视人的自然属性,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依据人的社会属性,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立足人的实践属性,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