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大的榕树、樟树,平坦干净的环村水泥路,唯美大气的灯光球场,村道边是一排排桂花树,整个村子统一格调漂亮装修。最近,笔者来到象州县运江镇三里村委鸡冠村,眼前美景让人心动。"这里种上两排桂花树,大家挖树坑时行间距要均匀,整排要成一线。"走进村里,只见村民小组长尹寿奇正在村边忙着指导群众种树。"我们村群众搞生态乡村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都自觉投工投劳,绿化美化家园。你看,这两条鹅卵石路就是大家自发组织砌成的。"尹寿奇自豪感溢于言  相似文献   

2.
<正>"白天村民们都忙着春耕生产,晚上趁着他们有空,我们到村里,跟群众聊聊天,听听他们对开展生态乡村活动有什么想法。"最近,田阳县那坡镇政府领导班子来到那芘村那吉屯,听取村民对生态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听到镇政府干部来夜访的消息,30多名群众自发聚集到屯里的篮球场,七嘴八舌说情况。"要是村里能种植一些有  相似文献   

3.
<正>以"宜居乡村"建设为主线,建设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武宣县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通过治理、改造、建设,乡村环境不断改善,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治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最近,笔者来到位于城镇结合部、209国道入城与出城的交叉口的武宣镇草厂村,看到公路两侧的垃圾不见了,地面干净整洁。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笔者随贵港市生态乡村工作调研队来到覃塘区蒙公乡蒙公村高禁屯,放眼望去,只见屯中水泥路四通八达,干干净净,几乎见不到一点垃圾,看来作为清洁乡村示范屯,高禁屯当之无愧。正当我们为高禁屯出色的保洁工作而啧啧称赞的时候,突然,有人指着路边草丛里的一小块东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叫起来:"看,那不是牛屎吗?"大家纷纷凑上前去,经一番仔细辨认之后,都频频点  相似文献   

5.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13,(14):32-33
<正>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修建垃圾处理池……"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我区农村环境一改"脏、乱、差",焕然一新。干净清爽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旧观念,"农村也可以很干净很漂亮",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共识。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扮靓家园,"巾帼清洁队""夕阳红清洁队""环境小卫士"……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居民,或大或小,或老或少,人人都当保洁员,人人都是监督员;农民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以来,兰考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大局,以"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举措、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把组织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参与"三清一改"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清洁行动,全方位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在宣传发动中作示范。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要求全县13  相似文献   

7.
<正>下村工作难以开展,很大原因是干部和群众的思维方式及关注重点有差异,导致一些工作事倍功半。笔者结合驻村经历,建议乡村振兴工作可以结合以下几点推进。一些群众的思维模式关于"公平"。笔者驻村后,综合多方面考量,将一个自然村作为环境卫生整治、乡村建设的试点村。不料其他两个村的群众意见很大,超出预想。其中,最离谱的言论是,"三个村,凭什么他们先建设?肯定是第一书记有问题"。还有不少村民表示,"我们村规模最大,第一书记、工作队又驻在我们村,怎么能去建设别的村?"这些言论虽然不是全部人的观点,但也代表了部分群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我们向群众解释,建设工作要分步进行,但仍有许多人不理解。  相似文献   

8.
★3月8日,2012年首个"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周四垃圾减量日’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活动走进朝阳区;★4月28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乡村月"宣传活动走进平谷区刘家店镇,这是北京市今年举行的第一个"周四垃圾减量日"进农村活动;★6月1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社区月宣传活动"走进丰台区草桥欣园社区;★6月21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房山区良乡镇南庄子村,活动以互动的形式调动了全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让群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房山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正"太好了,从4月初以来,咱庄堆积的垃圾都没有超过三天,垃圾箱旁再也不像以前蚊虫苍蝇乱飞了。"最近,笔者走访上林县的几个村屯,看到昔日垃圾少则三两天、多则半个月堆积的现象没有了。为破解乡镇尤其是偏远乡村垃圾清运不及时、存在卫生死角等清洁卫生顽疾,上林县大胆创新,年初与清洁公司签约,将县城的清洁卫生工作推向市场,运作几个月来,群众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2日下午,藤县副县长胡敏带队到平福乡仁厚村就生态乡村工作问计于民。"各位乡亲们,今天我到这里来,就是想征求大家意见,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村庄更加靓丽,住起来舒舒服服呢?""我们想在荒山上种点经济林,有什么政策什么扶贫产业开发扶持吗?""我们  相似文献   

11.
卢文斐 《当代广西》2013,(12):27-27
柳城县冲脉镇冲脉村是一个美丽的乡村,若要问村民,为什么?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全靠保洁员陶大爷!村民说的"保洁员"陶大爷叫陶显先,今年77岁,可从前他们称他"垃圾佬"。10年前非典肆虐的时候,陶大爷看到村中垃圾和牛粪鸡屎到处有,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村中的环境卫生,改变村民  相似文献   

12.
重建家园     
南方  黄曙林 《今日浙江》2006,(16):20-21
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温州灾区考察慰问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心系灾区群众,设身处地为灾区群众着想,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做到每个受灾乡镇都有领导干部蹲点,每个受灾村都有乡镇干部下去,每户重灾家庭都有党员干部挂钩,每家受灾企业都有相关部门联系,切实帮助和带领受灾群众渡过难关。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坚定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战胜各种困难,努力把超强台风造成的灾害损失夺回来,重建美好家园。"总有一种力量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诚;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泪盈眶;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口气读完了第21期《当代广西》"本期关注"的《八桂大地的"美丽乡愁"》一组报道,不禁心潮澎湃,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带来的巨变叫好,也为党员干部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高声点赞。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中,广大党员干部不仅动腿动手,不怕脏、乱、苦,用自身行动带动村民积极清洁乡村环境,还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扭转农民群众污水乱排、垃圾乱丢的观念,树立科学文明清洁的生活生产理念。此外,党员干部还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全国各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赞扬,但也不排除有一些喊口号、走过场,引起群众反感的现象。笔者以为,为群众办实事贵在"求真务实"。办实事贵在"求"。此"求"可以理解为需求,就是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急盼什么,我们就先解决什么。群众不需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台州文化,台州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大家都说是山海文化,是山的硬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这样说对吗?当然是对的。但这几个"气"放到中国沿海有山的城市都是适用的,缺少独特性。为此,张鸿铭书记在最近的讲话中又增加了"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和气",这样就有地方特色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用一根主线把这四个不  相似文献   

16.
周惊阳  谢川 《当代广西》2014,(15):38-38
正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通过持续开展"夜访夜谈""一组两会"等举措,构建了干群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13年12月,中和乡获首批"南宁市清洁乡村十佳乡镇"光荣称号。干部带头:甘当"四员"营氛围"这垃圾池建在这里,又脏又臭,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雨天,垃圾池的脏水流到我们的水田,影响作物种植。"在推进清洁乡村活动过程中,前期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较难推进。其中,在中和乡中和社区屯东坡,个别群众对于在村周边建设垃圾  相似文献   

17.
正村屯垃圾成堆,影响环境卫生和村民健康怎么办?建了垃圾收集池和焚烧炉群众不用怎么办?最近,龙州县基层干部通过走访群众,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水口镇洞桂村位于龙州县水口镇西北面,与越南接壤,沿边三级公路贯穿全镇5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自"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为解决沿边公路沿线村屯生活垃圾收集问题,水口镇党委、政府在公路沿线村屯建成了垃圾收集池和焚烧炉。由于  相似文献   

18.
李建锋 《当代广西》2013,(18):36-36
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贵港市覃塘区紧紧抓住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这个核心系统,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通过强化群众主体作用,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强化群众主体作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主体是群众,活动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群众的参与度。如何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覃塘区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大力推广屯级"一组两会"协商自治机制。大岭乡金沙村良岭屯在城乡风貌改造中,在党小组的引导下,群众自发组织、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大家都知道垃圾是由城市环卫部门来收集处置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难免会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随着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如果都能妥善处置生活垃圾,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正>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大方村常常会看到一个年轻人或推着小斗车在村道捡垃圾,或与村民一起清扫垃圾、修剪花草。他叫王锋,曾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博士,现在是自治区科技厅派驻大方村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香粉乡党委副书记。2013年,王锋投身偏远的大苗山,带领当地群众开展"美丽事业"。自行研发"大方牌"垃圾池"王书记,垃圾倒是收集起来了,现在没地方放啊!"刚到村里开展工作,很多村民就向王锋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